聖學根之根—百家姓

  

開吉法師主講  (第一一一集)  2021/1/26  臺南極樂寺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百家姓》,我們從第一冊第五十六頁的第五行開始看起。「晁勾敖融」,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晁姓。

  晁氏,王應麟先生引用的是《風俗通》的記載,「衛」是衛國,衛國的大夫史鼂的後代。漢朝有晁錯,「晁」有兩種不同的寫法,再加上王子朝的「朝」,這三種寫法的讀音跟意義都是可以相通的。古時候,晁錯的「晁」上頭一個曰,下面一個兆,這個「晁」和朝鮮的「朝」這二個字相通,所以後來朝鮮的「朝」逐漸演變成了上頭一個曰,下面一個兆的「晁」。

  晁氏源自於姬姓,我們在上節課跟大家介紹過這一段歷史。這是在春秋時期,周景王非常寵愛他的小兒子王子朝,可是當周景王正打算要立王子朝為太子的時候,非常不幸周景王駕崩了。於是在他駕崩之後的幾年當中,當時的王子都互相爭奪王位,彼此之間的爭鬥非常嚴重。最後是在晉國的干預之下,因為當時各個諸侯國的力量都很強大,使得王子句坐穩了王位,也就是後來的周敬王。於是王子朝帶著周朝的典籍逃到了楚國,他的子孫就稱為朝氏。

  朝鮮的「朝」,它的古字是上面一個曰,下面一個兆,是這個「晁」,所以朝鮮的「朝」又寫作上曰下兆的晁氏,這兩個字是相通的。而晁氏的望族,郡望是穎川郡以及京兆郡,穎川是在今天河南的長葛和許昌這一帶,京兆郡則是在今天的陝西長安以東,這是晁姓的郡望。此外,我們上節課和大家介紹過晁姓的堂號,是「智囊堂」以及「學書堂」,這個典故是出自於漢朝時期的晁錯。

  這節課,我們繼續來為大家介紹王子朝,因為王子朝和晁姓歷史的淵源是息息相關的。在《萬姓統譜》當中也談到,是周景王的兒子朝,他的後代姓「朝」,「朝」有三種不同的寫法。我們看《萬姓統譜》當中的介紹,王子朝的「朝」,還有另外兩個寫法,這三個字都是相通的。

  在《左傳·昭公廿六年》當中,有王子朝的一段文告,我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段文告。王子朝在周敬王得到晉國的幫助而得以復辟的情況之下,他只好攜帶周朝的典籍逃到了楚國。等到王子朝到了楚國剛剛立足之後,他就通告所有的諸侯,並且想要表示他自己才是合乎法統的,因為他的父親最想把王位傳給他,所有他企圖要說服這些諸侯,幫助他回到周朝登上王位。在王子朝的這段文告當中,首先他歴數了先朝的歷史,最後才談到他自己。由於當時大多數周靈王和周景王下面的親貴子弟,都是站在王子朝這一邊的,所以子朝的說詞可以代表王室親貴的普遍觀點。我們看一下它的原文,並且給大家稍微做一下解釋。

  他首先談到:「昔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並建母弟,以藩屏周。亦曰:吾無專享文武之功,且為後人之迷敗傾覆,而溺入於難,則振救之」。這一段所說的是武王滅商,「武王克殷」就是武王滅商;「成王」則是周成王,「成王靖四方」,周成王平定了四方;緊接著是康王,「康王息民」,就是康王與民生息。

  這三代盛世是在周朝的時期,他們都曾經封建母弟為諸侯,為什麼要封建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文武」是文王跟武王,他們的功業能夠和兄弟來分享,這是所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對於兄弟的親愛而不想要獨佔;封建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唯恐後世的子孫不爭氣,會導致王室的傾覆,最終陷入困境而不能夠自拔,所以廣為分封諸侯,到時候能夠得到這些諸侯兄弟的匡扶和幫助,諸侯實在上來說是王室的屏藩。這一段的主旨,主要是強調周朝封建的由來。

  下面這一段「至於夷王,王愆於厥身。諸侯莫不並走其望,以祈王身」,這是周夷王;接著說到周厲王,「至於厲王,王心戾虐,萬民弗忍,居王於彘」,「彘」是今天的山西霍縣,「諸侯釋位,以間王政」;接著說的是周宣王,「宣王有志,而後效官」;「至於幽王」,這是周幽王,「天不弔周,王昏不若,用愆厥位。攜王奸命,諸侯替之,而建王嗣,用遷郟鄏。則是兄弟之能用力於王室也」。這段所敘述的是夷王、厲王、宣王、幽王、平王等等,各個朝代的事情。相對於前面文武、周公時期的盛世來說,以下所講述的大抵就不是盛世而是衰世。首先說到周夷王,周夷王因為身體染上了嚴重的疾病,所以諸侯都對他表示關切,祈求山川神明能夠保佑周夷王平安。這種考量是基於翊衛王室的精神,體現出這些諸侯王都心心念著王室的安危。

  到了周厲王的時代,因為周厲王的心術非常狠戾,毒害百姓,所以百姓的民怨非常深重,可是周厲王並不反省,而是讓衛巫去監視老百姓。如果他發現有老百姓傳出了批評王室的聲音,立刻就把他殺了,這種行為是非常嚴厲的限制人言論自由的政策,使得人民的怨恨越來越深重。所謂「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最終導致老百姓非要起來把他推翻,可是又不忍心殺他。

  這裡有兩個說法,一個是杜預的注解,「弗忍」,意思是不忍心去傷害君王;劉炫的解釋,認為是不堪忍受君王的暴戾,這兩種說法都是可以的,並不矛盾。於是最終由諸侯出面,放逐周厲王於彘,「釋位」是逼迫周厲王下臺的意思,「間」則是參與,意思是由周公和召公這二公共同來執政,這段歷史稱之為「共和時期」。召公在家裡養育太子,等到太子長大之後,確定太子真的有處理國政的品格與能力,就還政與他。「效官」,「效」是授予,「官」是指任官行政的權力,政權本來是歸太子,他即位的時候應該歸還給他,所以這個地方可以解釋成歸還。「釋位」,則是不讓周厲王繼續作惡,免得人民百姓對於周王朝喪失信心。

  文武、周公的時代,姬姓王權好不容易慢慢建立起來,以德政與仁政施於天下的百姓。這時候到了王室衰微的時候,如果王室失去了民心,周朝的王權就沒有辦法再恢復和重整。所以周公和召公在共和時期共同問政,是維繫著國家可以安定的一個很好的過渡方式,效官則是應該有的結局,因為他不可能永遠把持朝政,到時候還是要把政權歸還給周天子。「王心戾虐」是迷敗傾覆,「釋位、間政、效官」是振救,這是維持王室能夠不墜的一個有效措施。

  但是到了周幽王時期,周幽王因為寵愛褒姒,所以上演了一出「烽火戲諸侯」這樣的玩笑。後來也因為褒姒的關係,幽王想要殺掉太子宜臼,宜臼奔申,於是改立了褒姒所生的少子伯服,這是攜王。而周幽王在位的時期,因為這是一位非常昏庸的國君,他的所作所為都不順於正道,「不若」在這個地方是不順的意思。而他的惡事惡行越積越多,使得天地神明不再護佑他,就看著周幽王失去了他的王位,「愆位」是失位的意思。「伯服非嫡」,他並不是嫡長子,他是非法矯奪天命而立為王,所以這裡說是「奸命」。「王嗣」則是指宜臼,也就是周平王,周平王即位之後開啟了東周的時期,這時候他東遷到了郟鄏,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陽。

  周朝到了這個時期,真正是開始了禮崩樂壞的、非常衰微的一段歷史,「衰世頻仍,王室困阨」,最終他們如何能夠轉變這種危機呢?他所仰仗的也是分封在各地的諸侯的力量。所以在西周初年開始了封建的制度,封建兄弟,讓他們成為各個諸侯國的國君,它的好處在周朝王室衰微的時期就體現出來了。這段文是前後相呼應,也是諸侯對於周王室能夠扶危振救的一個小結。

  接下來我們看下面這一段,這是《左傳·昭公廿六年》當中記載的王子朝的文告,我們再跟大家分享這一段。「至於惠王」,到了周惠王的時期,「天不靖周,生頹禍心,施於叔帶。惠襄辟難,越去王都,則有晉鄭咸黜不端,以綏定王家。則是兄弟之能率先王之命也」。最後這句也是一個總結,這段談到了周惠王。

  在周惠王的時期,周朝這時候已經是走向不斷地衰微,「天不靖周」,「靖」是安定的意思,「天」是上天,上天不讓周朝的王室安定、安寧,所以使得周惠王庶叔王子頹起了禍心,稱兵作亂。王子頹稱兵作亂的風波剛剛定下來之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到了周襄王的時代又有太叔帶變亂,「施於是延及」,後面的變亂看起來就像是前面變亂的一個延續。「越」是播越,播越的意思是流亡在外,周惠王跟周襄王這兩個時代的叛亂,這兩位君王都曾經流亡在外去避難,並且遠離王都。而在這個時候,幸虧鄭厲公跟晉文公的幫助,才使得周天子能夠再回到洛邑來安定王室。

  而實際上安定王室的功勞,是鄭國在前面,而晉國在後面,可是王子朝的文告卻是先談到了晉國,然後才談到鄭國。這是因為晉國在東周時期的國力比鄭國還要強大,比較受人注目的關係。「率先王之命也」,「率」是遵循,能夠遵循先王之命,也就是周朝從文武、周公時期所傳下來的,以德治國的、以禮治國的方針,他能夠繼承和遵循,這一段又是一個小結。

  王子朝的文告是比較長的,我們因為時間的關係就節取一部分來跟大家做分享。王子朝帶著周朝的典籍奔楚,逃難到了楚國之後,他依然沒有放棄想要繼承王位的想法,但是最終他還是沒有辦法如願以償。王子朝和我們現在要介紹的晁氏家族,有著不可分割的淵源關係,所以我們在這裡跟大家分享這一段《左傳》的記載,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再把《左傳》這段文找出來,可以看完整的記錄,這是王子朝。

  接下來我們開始跟大家介紹一下晁氏家族,在歷史上都有哪一些重要的代表人物,還有包括他們的故事,我們來跟大家做一下分享。首先我們看《萬姓統譜》的記載,在晁姓這一條當中,首先介紹的是漢朝時期的晁錯。

  晁氏家族有一個堂號叫「智囊堂」和「學書堂」,這個堂號的由來就是出自於漢朝的晁錯。晁錯是擔任太常掌故,漢文帝曾經派晁錯向伏生學習《尚書》,所以後來晁錯被人們稱為「智囊」。在漢景帝的時候,晁錯是擔任御史大夫的官職,所以「學書堂」是他曾經跟隨著伏生學習《尚書》,「智囊堂」是因為晁錯後來被人們稱為「智囊」,所以才有了這兩個堂號。

  關於晁錯,我們在上節課曾經介紹過他的故事《會說話的人面瘡》,但是因為時間關係,所以這段故事我們還沒有跟大家分享完。在《萬姓統譜》當中介紹,晁錯是潁川人,他是學習申韓刑名之學,而晁錯文學、經典方面的修養很深厚,曾經擔任太常掌故的官職。在漢文帝的時代,曾經派遣他跟隨伏生學習《尚書》,後來他又擔任太子家令的官職。他曾經多次向朝廷提出建議,並且朝廷也都採納了晁錯的建議,到漢景帝的時期遷為御史大夫的官職。

  我們來跟大家介紹一下晁錯的故事——《會說話的人面瘡》,這段歷史是發生在漢景帝的時期。在漢景帝時期有七國之亂,我們在學習《三字經》,介紹中國歷史曾經跟大家介紹過。吳楚有七個諸侯國,這些諸侯國勢力都很強大,所以他們相當傲慢,不接受漢朝王室的指揮。這裡以吳王劉濞是最明顯的,他身為諸侯國,有權力去「採礦籌錢」,就是鑄造錢幣,此外他還煮海為鹽,就是製鹽。照理說鑄造錢幣以及製鹽、賣鹽應該都是國家來管的,可是吳王因為勢力太過強大,所以他身為諸侯,從這些方面就體現出有謀反的企圖。同時他招攬了許多天下有才幹的賢士,他的勢力已經強大到足以危及中央的政權。

  這時候晁錯身為漢朝的大臣,他觀察這種局勢相當嚴峻,認為這樣的情況繼續持續下去,漢王室的政權一定會出現問題。所以晁錯建議漢朝的君王,一定要削減這七個諸侯國的封地,這樣才能夠抑制他們各自的勢力,否則當他越加強大的時候,中央政權就很難管控他們。於是這七個諸侯國的封地被中央政府削減了,這時候怎麼辦呢?他們就起來發動叛亂,所提出的口號是「誅晁錯,清君側」,要討回封地,這是他們的口號。

  漢景帝遇到這個問題相當憂慮,他就和晁錯以及各個大臣一起商討,如何來平定這七國的叛亂。因為袁盎曾經擔任吳王劉濞的大臣,因為七國之亂是吳王為首,於是皇帝就招他到宮廷當中詢問對策。袁盎和晁錯兩個人本來關係就很不好,於是袁盎請皇帝讓其他的臣子都先退出去,他私底下給皇帝提出來建議說:「吳國跟楚國這七國,他們所不滿的問題主要是因為晁錯提出建議,要削減他們的封地。現在皇上如果要平定這七國的叛亂,唯一的方法只有斬殺晁錯,同時派遣使者去昭告這七國的諸侯王,告訴他們,中央政府會赦免你們反叛的罪過,並且給你們恢復從前分封的土地。只有這個方法,漢朝的朝廷不需要出動軍隊,就可以平息七國的叛亂」。

  皇帝聽信了袁盎的計謀,於是當晁錯身上還穿著朝服來覲見君王,就在朝廷當中被匆匆帶出去,在東市腰斬。等到晁錯過世之後,有一位擔任僕射鄧公,他曾經參與對吳楚的作戰,這時候他來跟皇帝報告前線的軍情。皇帝詢問他說:「你這一路上有沒有聽說,朝廷把晁錯給斬殺了之後,吳楚就準備要收兵了,有沒有聽到這個消息?」結果鄧公說:「事情並沒有這樣簡單,因為吳國跟楚國想要謀反,已經醞釀有十多年的時間了,現在他們提出的口號『誅晁錯,清君側,討封地』,都只是他們的藉口而已。而且因為這個原因把晁錯誅殺,恐怕從此之後,天下的讀書人跟大臣都不敢開口說真話」。

  皇帝問,這是為什麼呢?於是鄧公跟皇帝報告:「晁錯對朝廷所提出的建議,是念念為大漢朝廷著想的,因為他擔憂諸侯太過強大,而不受到中央的管制,會導致京城不安定。所以他才提出這個建議,把七個諸侯國的土地削減,這對於漢朝的劉氏家族、對於後來千秋萬代都是有利益有幫助的。可是當他提出這個計謀,剛剛要開始實行,馬上就被皇帝給殺了,這種做法一傳出去,就把這些忠臣想要勸諫朝廷的路給斬斷了,所以這是內杜忠臣之口,外報訴侯之仇」。換句話說,你殺錯人了,你該懲罰的不懲罰,你懲罰了忠臣。

  皇帝聽了之後也很後悔,可是人已經死了,就已經來不及了。你想晁錯身上還穿著到宮廷見皇帝的朝服,我們看《二十四史》當中的記載,他幾乎是在不怎麼知情的情況之下,就被殺了,所以他的怨恨一定是很深重的,這是漢朝時期所發生的歷史。

  而到了唐朝,這個故事還沒有結束,為什麼?因為我們人不是只有這一世,佛家說「因果通三世」,有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既然人有前世、今生還有來世,袁盎跟晁錯之間的怨結沒有解開,到了唐朝懿宗皇帝的時代,這個故事就還繼續延續。

  在唐懿宗的時期,皇帝有一位國師叫作悟達國師,這位悟達國師,當他還沒有被皇帝尊封為國師,曾經在京城遇到了一位出家的僧人。這位僧人的身上患有嚴重的疾病,所以每個人看到他都很討厭他、害怕他,都躲得遠遠的。可是只有悟達國師,對待這位生病的出家人特別恭敬禮遇,他照顧這位出家人,臉上沒有一絲毫厭煩的神色,他是非常慈悲的。等到後來這位出家人病好了要回去,他對於悟達國師內心非常感恩,於是就跟他說:「如果你將來遇到任何的困難,可以到西蜀彭州的茶隴山來找我,在茶隴山上面有兩棵松樹,我就住在附近」,這是生病的出家人臨走之前跟他交代的話。

  後來悟達國師在長安,因為受到唐朝皇帝對他的尊重,所以他的聲望跟德行一天比一天高,後來唐懿宗因為對他非常禮敬,禮請他擔任國師。這等於是皇帝的老師,還賜給他沉香寶座,我們知道,沉香是非常貴重的一種木材,平常我們所看到的沉香都只是一點點,按錢、按兩來算的。而他的沉香寶座是做成了一把椅子,這是代表無上的恩寵,這麼貴重的椅子,皇帝親自賜給他的國師。

  結果想不到,當他接受了沉香寶座之後,他的傲慢之心就生起來,突然間在他的膝蓋上長了一個人面瘡。這個人面瘡有鼻子、有眼睛、有眉毛,還有口齒俱全,平常要是給它東西吃,居然還能吃東西、喝東西。這個人面瘡一旦發作起來,是撕心裂肺,非常疼痛。皇帝的國師害了這麼奇怪的病,所有的御醫都來幫他想辦法。可是這些醫生都辨別不出來這到底是什麼病?一種很奇怪的病,當然在佛門裡面講是屬於冤業病,並不是比如傷風、感冒所得的這種病,和這種情況是不同的。

  悟達國師非常痛苦,有一天他突然想起來,那位生病的出家人臨別時候曾經交代他的話,於是他趕緊動身前往西蜀彭州的茶隴山,這是在四川一帶。等到悟達國師趕到了茶隴山,這時候已經是傍晚,夜色朦朧,他在山上到處看也找不到什麼人。正在他感覺到很彷徨的時候,突然他遠遠地看到,在雲霧之間有兩棵松樹挺立在那裡。因為僧人曾經交代過他,你要是找不到我,茶隴山有兩棵松樹,我就住在松樹的附近。於是他就順著松樹的方向去尋找,果然遇到了先前他曾經救過的出家人。

  他把身上長了人面瘡的事情跟這位尊者報告,於是這位尊者跟悟達國師說:「這個事情沒有什麼妨礙,在我們的山巖底下就有泉水,明天你就到山巖下的泉水去好好洗一洗,你的膝蓋就會好起來」。於是第二天的早上,有童子帶著悟達國師來到了泉水邊,當他正要把泉水捧起來洗他的膝蓋,突然間人面瘡開始說話了:「且慢,我還有一段宿世的因緣要跟你說」。於是人面瘡跟悟達國師詢問:「國師,您是一位博古通今的高僧,你有沒有讀過在《西漢書》當中曾經記載的,袁盎殺晁錯的歷史」?國師說:「有的,我曾經讀過」。人面瘡就跟他說:「國師你就是漢朝時期的袁盎,而我就是晁錯,當年被你在東市腰斬了,這種冤屈是多麼的深痛!我生生世世都想盡辦法要報復你,可是因為你十世都是高僧,戒律非常精嚴,所以我無從下手」。

  你想漢朝時期的這種殺業,被他殺的眾生,生生世世都跟隨在他旁邊,想盡辦法要報復他。但是因為他戒律持得很嚴,有護法神,所以不得其便,沒有下手之處。「到了唐朝的時代,因為你成為了大唐的國師,並且受到了唐朝皇帝對你的尊敬和寵信,又賜給你沉香寶座。你坐上這沉香寶座,整個人的名利之心全部都起來了,這種好名、好利、傲慢的心,在德行方面就有所虧失,所以我才有機會在你的身上報仇。從前生病的出家人,他是一位證得阿羅漢的尊者,既然承蒙這位尊者用三昧水來洗我,用佛法的方法來化解冤仇,並且在尊者的加持之下,也可以得到超拔。從今天開始,我們之間的冤仇就從此結束,我再也不跟你互為冤仇了」。

  結果悟達國師聽了之後,真的是毛骨悚然,他趕緊拿水去洗人面瘡。結果一洗之後,真的是痛徹骨髓,非常地痛苦,他就疼昏過去了。等到悟達國師再醒過來了,果然人面瘡就好了。

  我們想想看,這個瘡長得像一個人臉的樣子,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情,更奇怪的是,居然還能夠跟悟達國師說了十世的因緣。晁錯當年在漢朝,因為袁盎的關係被斬殺之後,他是想盡辦法要報仇。所以我們真的要小心謹慎,我們的起心動念、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天地的鬼神都看得很清楚,真是儒家經典當中所說:「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這天地鬼神看得很清楚,那麼諸佛菩薩看得就更清楚了。所以想到這一點,我們對於自己平常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是不是都要特別小心謹慎呢?

  而像悟達國師,他是十世的高僧,而且他的戒律相當精嚴。但是到了唐朝的時代,因為他受到皇帝對他的尊重,結果貢高傲慢的心、名利之心一下子起來了,這在德行上是一種很嚴重的虧失。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的傲慢和名利心,貪圖名聞利養的心生起來之後,他過去世的有緣眾生,跟他有怨結的人,這時候才能夠有機會下手,有機會來報仇。晁錯也因此找到了機會,使他得了人面瘡,真的相當痛苦。

  所以名聞利養對於一個人的傷害是很大的,這位病僧原來是迦葉尊者,是一位得道證果的尊者。有的時候我們遇到這些大修行人,他們的本蹟因緣,也是我們肉眼凡夫所沒有辦法看得清楚的,但是這當中的因果報應是真實不虛的。

  師父上人曾經在一幅墨寶當中,寫下了這樣一段重要的開示,很多人對於三世因果報應的道理都會產生疑惑,但是他不知道,因果是絲毫不爽、真實不虛的。「為善不昌,必有餘殃,殃盡乃昌」,一個人不斷在做好事、行好事,可是為什麼並沒有馬上見到好的果報呢?這是因為他過去世的惡因所結的惡果,也就是餘殃還沒有報盡。當惡業報完了之後,他的善業就現前,善因遇到善緣,就會結善果;「為惡不滅,必有餘德,德盡則滅」,很多人做盡了惡事,為什麼他還活得好好的,為什麼他沒有馬上受到報應呢?這是因為他還有過去生的善業沒有報完,當他善業、善緣結成的善果,善的部分報完了之後,他的惡業就會現前。

  所以佛說:「歷盡千百劫,所作業不亡」,我們所造作的善惡之業,它的因就如同一個種子一樣,這顆種子經歷了千百劫還是不會消失的。「因緣遇會時,果報還自受」,當種子遇到了一個緣,比如說善的種子遇到了善的緣,它將來善的果報一定會現前;同樣的道理,如果是惡的種子遇到了惡的緣,惡的果報一定也會現前的。所以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是真實不虛的道理。師父上人勉勵我們:「應當信奉無疑也」,我們對於善因善果、惡因惡報,因果報應的事實,應當是要深信不疑的。

  接下來我們介紹的是南北朝時期的晁清,他是遼東人,他的祖上叫作晁暉,是魏濟州刺史,被封為潁川公。晁清繼承了祖上的爵位,由公降為伯,因為古時候爵位是可以世襲的,他擔任梁城戍將,這是他的官職。因為他生活在南北朝時期,宋、齊、梁、陳,梁朝軍隊攻打進來的時候,晁清堅守城池,但是最後彈盡糧絕,於是城池就被攻破了。晁清在對抗梁朝軍隊時忠義不屈,最後壯烈犧牲,到了宣武帝的時候追贈他為道陵太守,他的謚號是忠。我們知道,謚號體現了對於一個人一生的評價,用一個字來代表,謚法在中國的歷史上淵源也是很悠久的,忠就表示晁清具有忠義的節操。

  下一位是晁崇,字子業,他是擅長天文術數,後來被拜為太史令。下面我們接著看《萬姓統譜》後面的記載,到了宋朝時期有一位名臣,叫作晁迥。晁氏家族有一副楹聯是這樣寫的:「兄弟五進士,父子兩尚書」,這裡所說的「父子倆尚書」,就是北宋初年有一位名臣晁迥,以及他的兒子晁宗慤。

  晁迥字明遠,河南清豐人,晁迥是北宋時期一位著名的文學家和藏書家,是一位有名的官員、名臣。他在太平興國年間考中進士,在宋真宗當政時期,他的官位做到翰林學士、工部尚書。所以這裡說,「父子倆尚書」,父親是在北宋的朝廷擔任尚書的官職。宋真宗還是東宮太子的時期,「諭徳楊礪,稱其學行」,皇帝對於晁迥是很讚歎的,特別是他的學問、德行這些方面,真宗皇帝稱他為「好學長者」。

  當時他是擔任翰林學士的官職,北宋朝廷修禮文之士,朝廷有很多的詔令都是出自於晁迥之手的,他在學問、文章方面很有專長,後來他擔任太子少保和工部尚書。在晁迥八十二歲的時候,朝廷召見晁迥,「召燕太清樓」,並且向他請教,關於《洪範》這裡面的學問。諡文元,「文元」是晁迥的謚號。晁迥擅長吐納養生之術,這都是道家的數術,而且他生性是「樂易寛簡,服道履正」,換句話說他為官相當正派,而且是很灑脫的性格。平常做官的期間,處事待人接物,「未嘗挾情害物」,他為官是很公正的,所作所為都符合天理、人情、王法,「未嘗挾情害物」,官做得很好。

  他還留下著作,有《翰林集》、《道院集》、《法藏碎金》這些著作,所以他在北宋時期,是一位著名的文學家跟藏書家,這是他學問方面的成就。他不但是自己的一生政績很特殊,學問也治得好,而且他的兒子晁宗慤繼承了父親的風範,這裡說,「父子倆尚書」,就是兒子也是擔任尚書的官職。

  晁宗慤字世良,他是晁迥的兒子,晁氏家族的家教也是很好,他從小稟受父親的德行與風範,這對於他的影響是很深厚的。晁宗慤在朝廷當中,因為父親的庇蔭,他也擔任了秘書省的校書郎,後來朝廷賜進士及第。在康定年間,他擔任翰林學士,在天聖年間,晁宗慤累遷尚書祠部員外郎知制誥。當時他的父親晁迥是翰林學士,所以父親跟兒子在北宋的朝廷當中,是對掌內外制,當時的人們都覺得這是很榮耀的事情,父子官位都做到這麼高。

  古時候的朝廷政府,常常要有一些文書需要傳達下來,有一些將相制誥,皇帝常常會頒發詔書來處理行政事務。這些詔書的文字,都是需要有大臣來起草的,所以晁迥和晁宗慤父子二人就是負責文書的工作。他曾經「一夕草將相五制」,他一天就擬了五封詔書,詔書一傳達下去都不得了,因為有的人封官拜相,要任命官職,都是要靠著皇帝所頒發的詔書。

  詔書我們如果是看《全唐文》、《全宋文》,就會看制誥的文詞都寫得非常優美精準。比如說對於一個人,為什麼要任用他,他的優點、長處,在制誥當中都會表達得很清楚,而且文詞相當優美,這是需要很高的文學方面的修養,才能夠寫得好。他一個晚上就寫了五封詔書,「褒揚訓誡,人得所宜」,朝廷要任命官員,當然對於這位官員的優點各個方面,都要把握得很精準,這是晁氏父子所負責的工作。他做到了工部尚書,謚號是文莊,他的父親晁迥謚號是文元,都有一個「文」字,剛好他們父子二人的文學修養都相當的高。

  在北宋時期有文學家晁補之,還有晁詠之是北宋詩人,他是晁補之的從弟。因為宋朝是文化水平相當高的一個時代,像晁補之就是北宋的學者,是一位文學家,他的從弟叫作晁詠之。晁氏家族的楹聯說:「經術深治,雄文天下第一」,就是北宋文學家晁補之,他的文章相當好;「詞鋒銛利,奇才海內無雙」,這是晁詠之。

  晁補之是山東人,我們知道山東的文化水平是相當得的高,他在十七歲的時候,萃錢塘山川、風物壯麗作了《七述》,錢塘是浙江杭州,我們曾經去過錢塘江,以前常常到錢塘江去放生。當時他去拜謁了蘇軾,蘇軾正好在杭州擔任通判,關於錢塘,浙江杭州山川、風物的壯麗,本來蘇軾也想寫一篇賦。但是他看了晁補之所寫的《七述》之後,他說:「吾可以擱筆也」,蘇東坡也說,這文章寫得這麼好,我都可以不用寫了,晁補之也因為這個原因特別出名。

  後來他考中進士,是開封府和禮部的考試,都是第一名。古時候科舉考試,從鄉試到會試到殿試,鄉試是在地方考,會試在禮部舉行,一直到殿試是皇帝主持的考試,他都考中第一名,可以看出他的才華確實是在當時數一數二。他的文章寫得特別好,渾然天成,這是晁補之,字是無咎,所以《晁無咎詞》就是晁補之的文集。

  晁詠之是他的從弟,他的詩寫得特別好,蘇東坡曾經讚歎過晁詠之,稱他是「海內奇才」。所以這副楹聯才說:「奇才海內無雙」,這說的是弟弟晁詠之。我們看晁氏家族從晁錯以來,在朝廷當中出了許多著名的官員,也看出了在這個家庭是書香門第代代傳承。

  接下來我們開始跟大家介紹下一個姓氏,「晁勾敖融」,我們來介紹勾姓。「勾」有不同的寫法,有勾子的「勾」,還有像句號的「句」,也有一個讀音是gōu。本來這個姓氏是寫成句號的「句」,讀成gōu,但是到了宋高宗的時期,為了避諱而改,改成了勾氏,勾子的「勾」,我們到後面會跟大家做一下介紹。

  現在先來看一下勾姓的歷史的淵源,勾姓是出自於以官名作為姓氏,在《山海經》當中有記載,「困民之國,勾姓」,這是勾氏的起源。「勾」又寫作句子的「句」,《山海經》當中說:「困民之國,勾姓」。此外,少昊帝有一個兒子叫作重,他死了之後被封作「木正」,這是五行金、木、水、火、土當中的一位。「木正」所掌管的是天地萬物的生老病死,號稱為「勾芒」,於是他的後世子孫就以「勾」作為姓氏。

  到了南宋的時期為了避諱,為了避宋高宗趙構的名諱,就改成了其他的寫法。不同的寫法,我們後面再跟大家做介紹,也讓我們瞭解到古人為了避諱,這種改姓可以說是改得五花八門,什麼樣的改法都有。這也是很有趣的一種文化現象,我們要學習古籍,對於避諱,是一定要充分瞭解的文化、歷史的常識。所以為了避君王之諱,在南宋的初年,為了避宋高宗趙構的名諱,於是就要開始改姓。這個改姓我們留到學習《萬姓統譜》的內容,有一段介紹很詳細,我們後面再來跟大家介紹。

  在古時候有少數民族的姓氏句龍氏,在東漢時期,南匈奴有句龍氏,這是炎帝神農的後裔,他擔任顓頊帝的土政。句龍氏的後裔有一支進入了北方,成為了匈奴的一個大族。在東漢的時期,南匈奴大人句龍無私,他歸降了漢朝的朝廷,後來改為了漢姓「句」,是句子的「句」的寫法。

  所以勾姓的得姓始祖,是跟少昊帝金天氏有關,少昊帝金天氏的第三個兒子重,他是擔任勾芒木正的官,從這裡可以看出,這個姓氏也一個很古老的家族。而「勾」字和句子的「句」,在古時候是通用的,所以這個姓氏曾經改過姓。句子的「句」,它的讀音還是讀成gōu。《路史》當中記載,少昊的叔父子重,擔任勾芒官這個官職,是負責管理森林的世襲官職。他的後世子孫以這個官職為榮,就以「勾芒」作為他的姓氏,世世代代相傳,後來再加以簡化,改成了勾姓。勾氏的郡望是平陽郡,平陽郡是在今天的山西臨汾這一帶,所以勾氏的後人把擔任勾芒官的子重奉為祖先。

  我們來看一下《萬姓統譜》當中,在這裡有一段記載可以讓我們看出,勾氏家族到了南宋時期,宋朝建炎以來,為了避宋高宗趙構的名諱進行了改姓,這種改姓的改法也是五花八門。我們來看下《萬姓統譜》,《萬姓統譜》說:「勾是勾芒氏之胤」,也就是出自於勾芒氏這個官職的。原本勾芒氏的「勾」就是勾子的勾,可是為了避諱,宋高宗叫作趙構,所以讀作gōu的姓就要為了避諱而改姓。

  首先避諱的方法有很多種,我們以勾姓為例,有的人把姓的「勾」字改掉,比如說紹興進士勾聲,他就把勾姓改掉;此外還有更改讀音的,比如說史館修撰勾濤,他改姓的時候改了它的讀音;另外還有一種改法,就是加上了金字邊,在原來勾字的「勾」,左邊加上一個金字旁,像鈎光祖就是這樣改的;還有一種改法,是在句子的「句」旁邊加上了絲字旁,絲字旁再一個句子的句,這個字讀作qú,就是絇紡,這是又一種改法;還有一種改法是加上了草字頭,比如說芶諶,芶諶是把「勾」上面加了草字頭,這又是一種改法;另外還有加了一個字變成複姓,由勾姓變成勾龍,比如說如淵是也;還有把勾改成句子的「句」,實際上句子的「句」作姓的時候,還是讀gōu,句思就是這樣改的。

  這是在宋高宗趙構的時代,是這樣子避諱的,所以改姓改得五花八門。但是「累世之後,不復別矣」,過了幾代之後就不再改了。為什麼呢?因為避諱也是有一個時限的,比如說皇帝當政的時候,當然這個音要避。可是改朝換代之後,皇帝輪流當,後來不再是趙氏家族的天下,比如說到了元朝、明朝、清朝,改朝換代之後,之前的皇帝避諱的問題就不再明顯了,不用再改了。下面我們開始來介紹一下勾姓在歷史上的代表人物,我們看《萬姓統譜》的記載。周朝時期有勾井疆,這是春秋時期的衛國人,字子疆,他是孔子的弟子。勾氏家族有一副聯說:「聖門高弟承道學,精闕忠臣上疏章」,其中上聯所說的就是春秋時期的衛國人勾井疆,他是孔老夫子的弟子。我們看到在故宮博物院當中,有至聖先賢半身像,其中我們在這裡給大家引用的是勾井疆的像,這幅像的右側就是勾井疆。他後世有被封侯,上面是他的爵位,下面是他的名字。這繪製至聖先賢的半身像,可以讓我們瞻仰孔老夫子時代的古聖先賢,他們的相貌、衣著服飾,在這裡都能夠看得出來。

  到了三國時期有勾延慶,他曾經注解《錦里耆仙傳》八卷,這本書我們在《四庫全書》裡面能夠看到,有收錄這本書,可以查找到《四庫全書》的版本。到了南北朝時期,有一部《周易廣說》,它的作者叫作勾徽。五代的時期勾景延,他是井研人,擔任湖南從事。

  宋朝時期的勾濤,字景山,他是南宋初年的名臣,「精闕忠臣上疏章」,所說的就是這位南宋初年的名臣。勾濤字景山,他是新繁人,是今天的四川成都這一帶的人。在崇年年間他考中進士,官位做到史館修撰,後來又曾經擔任湖北宣撫使,知潭州。在宋朝的時期,我們知道有一位當朝的宰相,也是一個奸臣,就是害死岳飛的秦檜。秦檜看到勾濤這個人,對他的才華、能力也是很欣賞的,所以他曾經派人跟勾濤致意,想要和勾濤共同來執政,但是被勾濤拒絕了。因為他是一位正直的大臣,不願意跟奸臣同流合污,於是他上疏給朝廷評論時事之害政者,當奸臣、權臣當道的時期,危害忠良,對於整個朝廷的傷害是很大的。宋高宗聽了勾濤的上疏諫言,他也覺得這是一位忠臣,敢於說真話,也不願意跟當權的奸臣同流合污。勾濤的相貌是相當莊嚴的,「長身偉貌」,在古時候很多人善於看一個人長相,通過一個人的長相,也可以對這個人有所瞭解。比如說「長身」,上身跟下身,如果是上身長,則是「見君王」,他的身份地位就比較高;「偉貌」是形容他的相貌。你觀察一個人的五官相貌,因為我們知道「相隨心轉」,他的眼神、五官、長相,明眼人一看,就對於這個人各個方面的情況,可以大致看出一個大概,所以相貌也是很重要的。

  「以忠亮,自許料邊情如在目前」,勾濤是一位忠臣,正因為是一位忠臣,所以他對於憂關國家興衰、安危的事情,他看得相當準確。我們知道宋朝這個朝代,是偏安在南方的時期,因為一直都會受到北方少數民族的侵犯,所以對於這個局勢,勾濤是看得非常清楚的。「知名之士,多所薦進」,這是他所推薦的人才。同時,他也有很多文集、奏議等等,這都是他的著作傳世,這是勾濤。「精闕忠臣上疏章」,是這樣的一位忠臣,他曾經給朝廷上疏,同時也表達了他不願意跟奸臣同流合污的決心。關於勾姓,我們就介紹到這裡。

  下一個姓氏是敖姓,「晁勾敖融」。關於敖氏,在《姓氏急就篇》當中有記載,敖氏是顓頊帝大敖之後,大敖的後代,宋有敖陶孫。

  我們先來看一下敖姓的歷史淵源,敖姓是源自於上古的時期。在上古時期,顓頊帝高陽氏的老師叫作太敖,「太」也有寫作「大」。太敖的子孫就以祖上的名字,當中的「敖」來作為他們的姓氏,這是敖姓的由來。

  此外敖姓還有出自於羋姓的,在春秋時期凡是國君被弒,弒是殺的意思,國君被廢弒,這位國君就沒有得到謚號,這樣的國君都稱之為「敖」,這位國君的後人就以「敖」作為姓氏。敖姓的郡望,是在我們今天的安徽亳縣,這是它的郡望。

  敖姓的堂號則是「寀庵堂」,「寀庵堂」跟南宋時期一位敖姓的代表人物敖陶孫有關的。敖陶孫從小很有志向,但是他也不受管束。在宋朝時期,有一位當權的奸臣叫作韓佗胄,正是因為奸臣當道,所以當時有許多儒家的代表人物被貶官,比如說大儒朱熹就在被貶的行列當中。那時候敖陶孫正在太學讀書,於是他率先寫詩給朱熹送行。此外還有趙汝愚,他也是被貶官之後,死在了被貶的地方,結果敖陶孫又跑出來寫詩,來哭趙汝愚。韓佗胄是當時的奸臣,他聽了之後很生氣,下令逮捕敖陶孫,結果敖陶孫只好改名換姓逃跑了。後來敖陶孫考中進士之後,擔任了南宋的溫州通判,《寀庵集》是他的著作,所以敖氏家族的子孫就以「寀庵堂」作為堂號,這是敖姓堂號的由來。

  敖氏家族有一幅楹聯是這樣寫的:「名列江北二傑,姓啟楚國一王」,其中下聯所說的,是敖姓源自於春秋時期楚國的君王,所以說「姓啟楚國一王」。接下來我們開始跟大家介紹敖姓,在歷史上的都有哪些代表人物。在《萬姓統譜》當中說,是顓頊帝的老師太敖,「太」也有寫作「大」,是太敖的後代。

  在晉朝的時期,有一位敖真人叫作敖仙。宋朝時期,則是有敖陶孫。敖陶孫字器之,他的號叫作曜菴,我們剛剛跟大家介紹過他的故事。我們看《萬姓統譜》對他的記載,有談到他「懐才挾氣」,這個人很有才華,同時也比較喜歡打抱不平,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有點這種氣質。他曾經寫過這樣的詩:「蟠胷二萬卷,落筆五千言」,這首詩體現出了他讀書和文學方面的修養,可以體現出他是才氣縱橫的一個人。在宋寧宗當政的時代,敖陶孫考中了進士。

  到了慶元年間,韓佗胄奸臣當道的時期,貶趙忠定於永,這時候敖陶孫剛好在上庠讀書。什麼是上庠呢?上庠可以說是古時候的國立大學,所在的地方是在京師,所以位於京師的國立大學,就叫作上庠。敖陶孫剛好在上庠這裡讀書,他看到奸臣當道,許多忠心耿耿的大臣、讀書人都被貶官,於是敖陶孫就寫詩來哭訴,表達他對這些人同情。他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狼胡無地歸姬旦」,「姬旦」就是周公,「魚腹終天痛屈原」,屈原是被人家陷害,最終投到汨羅江而死,所以「魚腹終天痛屈原」。這首詩寫出來之後,韓佗胄這個奸臣就很生氣,於是下令要逮捕敖陶孫,「編管嶺南」。此外敖陶孫還作了一篇《詩評》,從魏晉一直到唐朝的詩人都品題。關於敖陶孫,我們就介紹到此地。

  下一位是敖仲實,號且齋,他是萬載人。在延祐年間,他是擔任新昌州的地方長官,曾經修建羣賢祠,「祠」是祠堂,這裡供奉的是古聖先賢,「增祀知縣」。在古時候,其實祭拜、祭祀的禮,應該是由地方的行政長官來主持,有的祭禮是君王、中央主持的;地方這些祠堂的祭拜,則是由地方的行政長官來主持。所謂「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對於歷朝歷代的古聖先賢我們都還能念念不忘,這對於社會的安定、民風的淳厚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祭禮,古時候無論是祭祖,還是祭拜孔老夫子,像這樣的活動,使得教化人民百姓孝親尊師,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甯麟狀元姚勉各為讚」,有祠堂,當然讀書人就會寫讚文。

  大觀中知南安軍,這是敖知言。還有吉水人敖經武,他是紹興年間的進士。到了元朝,我們要介紹的敖繼翁,可能大家還不一定對他很熟悉,可是他的學生趙孟頫就很著名了,趙孟頫是拜敖繼翁為師。

  敖繼翁字君夀,他是福州人,寓居在湖州,「邃通經術,動循禮法」,他對於經典當中的禮都是很精通的,所以趙孟頫拜敖繼翁為老師,跟他學習。「平章髙顯卿薦於朝」,向朝廷推薦他,因為古人很重視人才,對於國家能夠真正有貢獻的人才,他有德行、有才幹,一定要把他推薦出來,所以敖繼翁擔任信州教授,命下而卒。他有一些著作傳世,有《儀理禮集説》,這是他的著作,他是元朝時期一位很有學問的讀書人。到了明朝,有髙安人敖和,在天順年間考中進士。

  下面我們特別要介紹的是,明朝時期有一位文學家叫作敖山。我們剛剛介紹的這副對聯:「名列江北二傑,姓啟楚國一王」,其中上聯所說的,就是明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敖山。敖山字靜之,他是山東莘縣人,在《萬姓統譜》寫作萃縣,是在山東。他是成化年間的進士,官位做到山西提學副使,在弘治年間以翰林編修,擔任山西提學副使。他賦才雄爽,他的文章寫得洋洋灑灑,如奔峽騰川,池放橫溢。他在文學方面的造詣,跟河南郡縣的王越是齊名的,所以人們稱他作「江北二傑」,這裡說「名列江北二傑」,所說的就是敖山。

  他性資剛毅,學問又很淵博,像這樣好的官員特別喜歡提拔讀書人,惜才愛才。晚年他還精通數學,所以他不僅是在文學方面很有造詣和修養,在其他的領域也有他的專長。所以敖氏家族另外一副聯說:「詩風雅緻,韻似鳴琴繞谷;賦才磅礴,文如奔峽騰川」,下聯所說的就是明朝時期的文學家敖山。他賦才磅礴,這是講他的文章、詩詞、歌賦,文如奔峽騰川,洋洋灑灑的詩文作品,都寫得很好。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給大家介紹了幾個姓氏,「晁勾敖融」還有一個融姓,這個姓氏我們就留待下節課,再來跟大家做分享。這節課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