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工具書——開啟四庫的鑰匙

  

開吉法師主講  (第十七集)  2021/5/31  台南極樂寺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漢學工具書——開啟四庫的鑰匙》第十七集。

  先前的課程,我們所學習的是紀傳體的史書,也就是正史類。從這節課開始,我們開始來介紹編年類。編年類的史書,首先第一部跟大家介紹的就是《資治通鑑》。說到《資治通鑑》,大家對於它的作者司馬光並不會感到陌生,這是我們很熟悉的一位歷史人物。江逸子老師在《華夏道統源流圖》當中,也繪製了司馬光先生的德相。從這幅畫作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司馬光先生苦心孤詣、孜孜不倦的來編寫這部《資治通鑑》,這個歷程也是非常艱辛的。

  司馬光先生因為和王安石政見不合,所以他就請求離開京城而來到了洛陽,這時候是在宋神宗當政的時期。司馬光先生在洛陽十五年的時間,就完成了這部《資治通鑑》,這是一部編年體的史書。這部書一共有二百九十四卷,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一直到五代後周世宗的顯德六年,它記載了十六朝的歷史,前後有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所以這是一部非常有價值的編年體的史書。這部書他主要是希望為國家能夠提供一個治亂興衰的借鑑,所以《資治通鑑》它既是史書的典範,同時也成為帝王治國的借鏡。

  而為什麼這本書叫做《資治通鑑》?是因為宋神宗覺得這部書「有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所以賜了「資治通鑑」這個書名,而且還親自為它作了序文。我們後面還會介紹到司馬光先生有一篇文章,叫做〈進資治通鑑表〉,這篇文章是非常的感人。

  我們在為大家介紹《三字經》(《聖學根之根》的課程),就有學到一句經文,叫做「兼證經,參通鑑」,其中「參通鑑」這個「通鑑」所指的就是《資治通鑑》這部編年體的通史。在史學界,《資治通鑑》和《史記》並稱為「史學雙璧」。我們在學習《三字經》就曾經介紹過《資治通鑑》這部書。

  大家請看在《四庫全書薈要》當中,《資治通鑑》是被收在史部第七十一冊編年類。我們在前面的目次當中會看到《資治通鑑》,它一共是二百九十四卷,其中有一卷是目錄,是宋朝時期司馬光所撰寫,元朝的時代胡三省作了《音注》。《四庫薈要》主要是收錄在史部第七十一冊,它是屬於編年類。我們如果熟悉《四庫薈要》跟《四庫全書》的分類,要查找我們所需要的典籍就會非常方便。

  下面大家請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這裡就是關於《資治通鑑》這部書的提要。《資治通鑑》有二百九十四卷,是宋朝時期司馬光先生所撰寫的,元代胡三省作的《音注》。司馬光先生是在北宋治平二年受皇帝的詔令來撰寫《資治通鑑》這部書,到元豐七年的十二月,《資治通鑑》才全部完成。因此,按照四庫館臣在這裡所記載的時間,實際上《資治通鑑》前後是經歷了十九年的時間才全部完成。

  後面我們會看到司馬光先生所上的一篇奏表文章,在這個文章當中,司馬光就談到他畢生的精力都投注在了《資治通鑑》這部書上面。而且《資治通鑑》做為一部編年體的史書,司馬光先生在編寫這部書的時候,所採用的參考資料是很豐富的,除了正史之外,正史就是像《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等等,就是宋代以前所官修的正史,除了正史之外,還參考了像雜史類的一些著作,有三百二十二種。

  前面我們也有學習過,在史部的提要當中就有談到,司馬光先生留在洛陽的這些文稿,整整堆滿了兩間屋子。所以從這點可以看出,他撰寫《資治通鑑》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就如同他自己所談到的,他一生的精力都放在了《資治通鑑》這部書上面。「既非掇拾殘賸者可比」,「掇」就是拾取、搜集的意思。「殘賸」這個「賸」是剩下的剩,它和剩下的剩相通,是殘餘的意思。因此和一般的史書相比,《資治通鑑》這部書是司馬光先生蒐集了很多資料,並且下了很大的功夫,才把它編輯完成。同時幫助他一起完成《資治通鑑》的學者陣容也是很龐大,而且每一個人的儒學、史學的功底都是很深厚的。在這裡就有分別談到,像劉邠、劉恕,還有范祖禹等等。這是幫助司馬光先生完成《資治通鑑》,他們在工作上有所分工,譬如說史記、前後漢書是劉邠;三國、南北朝這個時代的歷史就是劉恕來負責;還有唐代、五代歷史,就由范祖禹先生來負責。我們看這些學者,真的都是宋朝時代很了不起的專家學者。「又皆通儒碩學」,「通儒」關鍵就是在「通」字,就是指他能夠對於經典融會貫通,而不是一知半解、依文解義的,叫做通儒。所以這些學者都是通儒碩學,他們的德行學問的功底都很深厚,一起來幫助司馬光完成《資治通鑑》。「非空談性命之流」,說明他們做學問都是腳踏實地的,才能把《資治通鑑》編得這麼好。這麼強大的學者陣容,又加上十九年的時間,又蒐集了如此廣博的資料,可見得《資治通鑑》在編輯的時候,所用的這些人力、物力等等,用的精力都是非常多的。

  下面這句話就是四庫館臣對於《資治通鑑》的一個評價,這句話就很重要,「故其書網羅宏富。」《資治通鑑》它所收集的資料內容是很豐富的。「體大思精。為前古之所未有。」這點是很重要的,雖然像紀傳體的部分是有像《史記》、《漢書》,就等於說是開啟它的先河,可是在編年體史書這個方面,《資治通鑑》真的是一個劃時代的巨作。「為前古之所未有」,可以說司馬光治史的水平,他所用的精神也是超過了古人。「而名物訓詁」,「訓詁」就是解釋古書的意思,「浩博奧衍」,所以在這個方面,它也並不是淺學者所能夠通達的。換句話說,《資治通鑑》本身是有一定的深度的,並不是一般做學問的人很容易馬上就能夠看得懂,必須對於經史還是有相當深度的學習,才能夠通達明瞭。

  司馬光的門人劉安世曾經撰寫過十卷的《音義》,但是可惜的是他的這個註解並沒有留傳給後世。到了南渡之後,正是由於《資治通鑑》這部書有一些名詞還是不容易懂,所以就需要給它作註解。雖然給它作註解的人也不少,但是往往他的水平、在學問上的修養,沒有辦法跟司馬光先生相比,因此所作的一些註解就出現了許多「乖謬」,乖謬就是荒謬反常,違背情理的意思。也就是說,這些註解都是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並不是很理想的註解。而一直到元朝的時代,胡三省為《資治通鑑》作的註,這個註就比較理想。胡三省也是參考了許多典籍,並且作了「訂譌補漏」,就是《資治通鑑》當中存在訛誤的地方,他會對它進行修正;它有缺失漏失的地方,胡三省也會對它進行補充,而成為了這部《音注》。

  元朝時代的袁桷,在《清容集》當中曾經記載,胡三省是天台人,他在寶祐年間考中了進士。「賈相館之釋通鑑」,他作《資治通鑑》的註解也是歷經了艱難,後來經過「三十年兵難」,這三十年兵難就是指的戰爭。我們會看到,往往戰爭出現的時候,對於經典或者歷史這些典籍的保存,就將會是一場很深重的浩劫,對於各種註解經典、文化傳播的工作也是很深的浩劫。我們就看到胡三省也是如此,他為《資治通鑑》作註解,就是因為三十年的戰爭,他生活在元朝的時代,經歷了這樣的一個磨難之後,他作的註解就丟失了,「槀三失」。後來在乙酉歲,在這個時候,胡三省在袁氏家塾當中,「日手鈔定注」,最終才完成了這部《資治通鑑》的註解。

  但是真的是禍不單行,到了己丑年,又發生了這些盜賊賊寇的亂象,還好胡三省這次作的註解,他把它藏在窖中,把它藏起來,最終才能夠倖免於難。所以胡三省,「案」就是四庫館臣在這裡做的說明,胡三省在自序當中就有談到是「乙酉徹編」,就完成了這部《資治通鑑》的註解。這點和袁桷所記錄的是相合的,但是袁桷是稱它作「定注」,「今本」,今本就是四庫館臣現在所看到這個本子,是題作「音注」,他懷疑「音注」的部分就是胡三省自己所改的,他把這個註解的名稱改作「音注」。

  胡三省又有談到他最初是按照《經典釋文》的體例,作了九十七卷的《廣注》,但是因為在戰爭當中他所作的註解遺失了,這也是非常可惜。胡三省又堅持繼續再為《資治通鑑》作註,於是就把他所作的考異以及所註解的內容,就散在了《資治通鑑》的各段文的下面,而曆法跟天文的部分,他就隨著目錄所寫的而作附註。

  四庫館臣在編《四庫全書》所收錄的這個本子,「惟考異」,只有考異散到了各個文章之下,但是目錄當中所有的這些曆法、天文書當中卻沒有附註一條,這個應當就是後人把它刪掉的,或者是胡三省本身就有這個想法。

  《資治通鑑》這部書是文繁義博,所以要前後能夠融會貫通是很不容易的,因此胡三省經歷了這麼艱難,多次的戰爭,還有盜賊的這種動亂,他最終堅持完成了《資治通鑑》的註解。這個註解是相當有價值的,這裡我們看這段文,就是四庫館臣對於胡三省註解的一個正面的評價,說它在「象緯推測、地形建置、制度沿革」等各個方面,「極為賅備」。這雖然只有四個字,但是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對胡三省的註解是充分的肯定,賅備,「賅」就是完備的意思,就是說它是極為完備的。唐紀開元十二年,這裡面註解當中說,「温公」,溫公就是司馬溫公,司馬光,司馬光先生作這部《通鑑》,「不特紀治亂之迹而已」,他不僅僅是把歷朝歷代歷史上興盛與衰敗的歷程記錄下來,而且司馬光先生對於歷朝歷代的禮樂、曆數、天文、地理也記載得很詳細。讀者在讀這個書的時候,就可以對於歷朝歷代的歷史以及禮樂、曆數、天文等等,都能夠充分的去學習跟掌握這些歷史。

  「蓋本其命意所在。而於此特發其凡」,「發凡」就是闡發整部書的要旨,在這裡能夠闡發整部書的要旨,「可謂能見其大矣」。而至於在《資治通鑑》當中,雖然這部書已經編得相當完美了,但是依然是存在一些小小的問題,「牴牾」本來是指牛角相牴觸的意思,引申起來就是相互衝突的意思。這裡面譬如說《通鑑》當中有前後相互不一致的地方,「亦必明著其故」,它也一定會把,「著」就是標示的意思,一定會把它標示得很清楚,把緣故標示得很清楚。

  下面舉的例子就是在《資治通鑑》的註解當中,我們可以看到胡三省是如何來註解《資治通鑑》的。譬如說「周顯王紀秦大良造伐魏條」,註解當中就說,大良造下面應該要有「衞鞅」這兩個字。還有「唐代宗紀。董晉使回紇條」,註解當中就說,這是「韓愈狀晉之辭。容有溢美」。下面所舉的都是例子,舉了好多條例子。

  又譬如說「嚴武三鎮劍南條」,註解當中說,「武只再鎮劍南」,「再」就是兩次的意思,這是因為杜甫的詩裡面產生的錯誤。「唐穆宗紀。册回鶻嗣君條」,註解當中就說,「通鑑例。回鶻新可汗。未嘗稱嗣君」,對於回鶻的新的可汗都沒有稱他作嗣君。在「文宗紀。鄭注代杜悰鎮鳳翔條」,註解當中說,「如上卷所書杜悰鎮忠武」,他是鎮守忠武,而不是在鳳翔這個地方。

  上面就是四庫館臣在這裡所舉的例子,來舉例說明胡三省是怎麼註解《資治通鑑》的。像這樣的例子,他在註解當中都能夠參證明確,他對於《資治通鑑》是一個很好的補充說明,對於一些小小的問題,他也會進行校正,「而不附會以求其合」,他不會附會它的意思,「深得注書之體」。所以四庫館臣對於胡三省所作的《資治通鑑》的《音注》是相當肯定和讚歎的,這就和其他的學者所作的註解就不能夠相提並論了,他這裡說到「尤相去九牛毛也」,差別很大了。因此,就如同說左丘明要給孔子的《春秋》作註解,那是左丘明本身雖然不能夠完全跟孔子一樣的德行跟學問,但是至少也不能差太多,如果差太多,他是沒有辦法為聖賢人作註解的,那我們也就看不到這部《左傳》了。同樣的道理,就像《資治通鑑》這樣的書,如果作註解的人,他本身的德行跟學問跟司馬光先生差距太遠的話,那同樣也是沒辦法把註解作得好。

  雖然是如此,胡三省註解雖然是作得非常之好,但是也難免會有一點小小的錯誤,就是他疏忽的地方。這裡也舉了一些例子,「如景延廣之名。出師表敗軍之事。庾亮此手何可著賊之語」。這裡又舉了很多例子,還有「周太祖詔今兄之作令兄」。這些問題在顧炎武的《日知錄》當中都有把它糾正起來。在「近時」,就是指清朝的時代,也有學者對他所作的註解裡面存在的問題,也有把它舉出來。但是這些問題都不會影響到它本身的價值,為什麼?下面這句話很重要,「然以二三百卷之書」,這個書有二三百卷這麼浩瀚,內容這麼多,而這其中「蹉失」,蹉就是差誤,出現錯誤的地方,也只有這樣一點點,從這裡可以看出「其大體之精密」,就整部書整體來看是相當精密的,「益可概見」,不能夠因為它有小小的問題,而掩蓋了它大的優點。「黃溥簡籍遺聞」,他有談到這部書在元朝末年,在臨海刊刻。「洪武初」,洪武初這就是到了明朝,拿這個書版就收藏在「南京國學」。「其見重於後來」,所以後來的人對於這部書都是相當重視的,「固非偶矣」。

  真的是很不容易,司馬光先生作這部《資治通鑑》,可以說是嘔心瀝血,用了十九年的時間完成。而胡三省在作註解也是歷經艱難,在戰爭的歲月當中,文稿丟失了多次,他又重新再註,才終於把這部註解完成。所以無論是《資治通鑑》這部書本身,還是它的註解,都是很不容易的。

  我們看到文淵閣本的《四庫全書》,這是在史部六十二編年類,可以看到《資治通鑑》這部書,這是收在《四庫全書》當中的冊次,是史部六十二,在編年類當中,我們打開,在目次當中就可以看到《資治通鑑》。《四庫全書》跟《四庫薈要》的分類有些地方是不相同的,它所收羅這個圖書內容也是有所差別,因此我們在從《四庫薈要》以及《四庫全書》要來查找這個書,首先就是對於它的分類要有所了解,這樣再查找起來就會比較容易。

  《資治通鑑》同樣在《四庫全書》當中是收在編年類的,我們看史部六十二,在這裡就可以看到前面就有提要,再翻開到304-2,就會看到「進資治通鑑表」。這個提要,我們會看到《四庫全書》的提要跟《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它內文還是有點不同,收在《四庫全書》當中的提要文就比較短,主要的意思還是差不多的,只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後來又經過了多次的增補以及修改才最終完成。因此,我們在《四庫》跟《薈要》當中所看到的提要,跟《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內容會有所不同。

  這段提要的文就比較短一點,我們看304-2上面的這個部分,這裡有一段對於胡三省所作註解的讚美,在這裡就可以看出跟《總目提要》內容是不太一樣的。「通鑑文繁義博。貫串最難」,《通鑑》這部書真正要讀得懂,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而胡三省所作的註解,在「象緯推測、地形建置、制度沿革」,各個方面是非常完備的。你看下面有一句話,「讀通鑑者奉為圭臬」。圭臬是什麼?它是比喻法度跟典則。圭臬這個詞本來的意思是指古時候測定日影時間的一種器具,就是用它來比喻法度跟典則。也就是我們讀《資治通鑑》的人,就可以把胡三省的這部註解看作是最好的一部註解。你看它下面的這個比喻,就如同是「左傳之有杜當陽矣」,就如同《左傳》有杜預的註解一樣,那就讓我們要讀《左傳》就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所以就像經典一樣,有一部好的經典,同時也一定要有好的註解,這樣我們學習起來才能夠更加的方便。因為畢竟經典離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比較久遠,它很多的用詞、很多的典章制度等等,跟現在平常我們所接觸到的這些資訊差異很大,所以一定要靠好的註解。註解歷朝歷代留下來很多,究竟哪一部註解是比較可靠的,這個也是很重要。同樣的,在史部的典籍,像二十四史,還有像《資治通鑑》,這些史書也是距離我們現在的年代比較久遠,有一些用詞、一些名詞術語也不是我們現代人很熟悉的,所以有一部好的註解讓我們來學習,對於理解這個書本身的內容也是提供很大的幫助。你看這裡就說,「讀通鑑者奉為圭臬」,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四庫館臣對於胡三省的註解是非常讚歎跟肯定的。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大家看304-2,這下面就是「進資治通鑑表」,這篇文章非常感人。以前我們曾經聽過這樣的一句話說,如果讀李密的「陳情表」要是不流淚的人,這個人就不是個孝子;如果讀諸葛亮的「出師表」而不流淚的人,這個人就不是一位忠臣。我想大家看了司馬光先生「進資治通鑑表」,如果不受感動的,這也不算是一個忠臣。確實他把一位老臣對於君王、對於國家這種忠心耿耿的一片心意,在這篇文章當中表達得淋漓盡致,所以看了之後令人特別感動。我覺得學《資治通鑑》,首先就是要把這篇「進資治通鑑表」先讀熟讀透,才知道司馬光是如何用心良苦來完成這部史書的。

  「臣光言」,「光」就是指的司馬光,司馬光對君王上的這一份奏表。他上這個奏表的時候,時光已經經歷了兩代君王了,到他完成了《資治通鑑》上這個表,已經是宋神宗的時代,所以這個表是進獻給宋神宗的。「先奉勅」,敕就是君王的命令,在宋神宗之前,宋英宗的時代就已經下令要編輯這部《資治通鑑》,所以他是奉敕,奉君王的指示來編的,「編集厯代君臣事迹」,把歷朝歷代君臣這些歷史編成一部史書。「又奉聖㫖賜名資治通鑑」,賜名《資治通鑑》是已經到了宋神宗的時代,就已經完成了這部書之後,皇上才親自為這部書起了名字,叫做《資治通鑑》。「今已了畢者」,司馬光用了十九年的時間才把它完成,所以就寫了這篇文章。我們下面這段文,就可以看出司馬光是一位特別謙虛的臣子,真的是把誠敬謙和這種做人的姿態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

  「伏念臣性識愚魯,學術荒疏」,我這個人的資質就是很愚鈍的,而且學術荒疏,也沒有什麼學問,「凡百事為皆出人下」,我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比不上別人,都是在別人之下。我們看他這種誠敬謙和的功夫,這不是說在皇帝面前故意表現出來,其實你看他講這個話,就可以體會到司馬光先生平常處事待人接物就是這樣的一個姿態。師父上人在墨寶當中說,「誠敬謙和,終身行之不變」。我們可以以古人為榜樣,即使自己是才高八斗,你看要是沒有這種曠世奇才,是寫不出《史記》,也寫不出《資治通鑑》的,可是你看他一上來就是特別謙虛,說我什麼事情都比不上別人,我學問也不好,我資質也很差。

  「獨於」,後面就稍微做一點轉折,「獨於前史」,唯獨我對於先代的歷史,「麤嘗盡心」,你看他用的這個字,「麤」,這個麤跟粗細、粗糙的粗是相通的。他說我在歷史也並不是很精通,用一個粗字,這也是體現出他都是很謙虛、很謹慎的來說話,「麤嘗盡心」,盡心於歷史。司馬光是從小,自幼一直到老,他都在歷史上下了很深的功夫,特別勤學。他常常想到,自從司馬遷跟班固以來,所作的這些正史的文字是很多的,我們看一部一部的史書,你要全部把它讀完,那是要耗費很長時間,幾乎是不可能,「自布衣之士」,特別是平常的老百姓,「讀之不徧」,都沒有辦法。你看從《史記》、《漢書》以來,一直到宋朝時期,所有這些正史,如果說要把它讀完,難度是太大了。更何況古時候要得到一部書並不是那麼容易,不像我們現在,現在印刷的技術發達,但是大家都不讀古書了。就是連普通的老百姓要把這些正史的史書讀完都很難,更何況是做為君王,他日理萬機,怎麼可能把它全部讀遍?可是歷史對於一個君王治理國家又是很重要,因為他必須要借鑑前代治國的經驗與教訓。

  「臣常不自揆」,「揆」是揣測的意思,意思就是說,我實在是自不量力,「欲刪削冗長」,想要把史書特別冗長的內容刪繁就簡,只留下最精要的內容,這樣讀起來就容易多了,上下五千年一部書就讀完了,這樣多輕鬆,「舉撮機要」,特別他要選取對於治理國家,攸關國家興衰成敗的這些內容,要把它特別選取在這其中。為什麼?因為作這部史書,他首先的目的就是希望讓君王來做借鑑,因此他所選取的內容,跟國家的興衰成敗,以及「生民休戚」,就是對於老百姓,跟老百姓他們的生活是休戚相關的內容,想要選取這些內容,「善可為法」,如果是歷史當中正面的榜樣,我們就可以效法學習,「惡可為戒者」,如果這段歷史是負面的榜樣,我們就引以為戒,就想要把這些內容選取出來。你看他在編這個書的時候,目的性就是很強的,是為了幫助君王治國平天下而編的。「為編年一書」,成為了一部編年體的史書,「使先後有倫,精粗不雜」,他在編這個編年體史書的時候,就把從古至今的歷史,按照先後的順序一條一條的列出來,非常有秩序,這就是司馬光作《資治通鑑》的目的,以及他選取內容的重點就是在這裡。但是雖然他這個願望很強烈,可是他一個人畢竟勢單力薄,沒有辦法獨立完成這項工作。

  下面他就談到英宗皇帝,英宗皇帝是前代的君王。其實我們在這個文章裡面可以看到,做為一個臣子,他這種知恩報恩,我們說要報恩,首先要知恩,究竟皇上對你有多少恩德,你看他是念念不忘。在英宗皇帝的時代,他是「資睿智之性,敷文明之治」,英宗皇帝也是非常希望能夠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於是他就想到要借鑑和學習歷朝歷代治國的經驗,向古人學習,「用恢張大猷」,「大猷」就是大道的意思,也就是把古人這種聖賢政治可以在現代的這個時代去落實。於是英宗皇帝就下了詔令,「爰詔下臣俾之編集」,「俾」就是使,就下令讓司馬光這位臣子來負責編輯史書。我們想想看,他本來自身就有這個願望,能夠得到皇上跟朝廷的支持,這是一件令人非常歡喜的事情。

  「惟懼不稱」,其實這個行文就看到司馬光他在在處處這種謙虛與謹慎,還有這種真誠的態度,都在他字裡行間體現出來。其實他是學識很淵博的一位大臣,而且編史書又是他長久以來的願望,但是皇帝這一旦下了詔令讓他來負責的時候,他惟懼不稱,我又怕我不稱職,完成不好這麼重要的一個歷史使命。「先帝」,先帝就是指的英宗皇帝,「仍命自選辟官屬」,「辟」就是徵召的意思,就讓司馬光自己來選擇協助他來編史書的這些大臣。「於崇文院置局」,就在崇文院這個地方設置了一個專門編史書的處所。「許借龍圖、天章閣、三館秘閣書籍」,把朝廷當中這些祕藏的典籍,都可以讓他們來翻閱,這樣他們在蒐羅資料的時候就可以有很大的便利。「賜以御書筆墨繒帛」,「繒」就是絲織品的意思,這是皇上賜給他的這些內容。甚至於皇上還自己掏錢,「以供果餌」,「果」是水果,「餌」就是糕餅。這些學者在宮廷裡面編輯史書,平常肚子餓了,要吃一點水果點心之類的,這些錢都是皇帝自掏腰包,賞賜給他。我們想想這種恩德,為什麼司馬光最後他能夠殫精竭慮,用一生的精力來完成這部書?這是受到君王對他的信任,這種恩德、恩情實在是太厚了。因此我們看到這段歷史,也可以體現出古人這種知恩報恩的心。

  「以內臣為承受眷遇之榮」,你看皇帝對他禮遇,這種厚待,這不僅是一個臣子的榮耀,而且對於他來講,也是這種沉重的使命擔在肩上,他即使是付出生命,他也要把它完成,所以他這是感君王之恩。「近臣莫及」,對他的這種恩德,你看其他的大臣都沒有得到這樣的一種恩寵。但是非常可惜的是,當《資治通鑑》尚未完成之時,英宗皇帝就駕崩了。於是神宗皇帝「紹膺大統」,「紹」是繼承,「膺」就是承擔,「大統」指的就是帝位,就是皇帝的位置,是由神宗皇帝繼承了君王的大位。「欽承先志,寵以冠序,錫之嘉名」,就是在《資治通鑑》完成之後,神宗皇帝又賜了名,還寫了序文。

  「每開經筵」,每到經筵,「經筵」就是我們前面常常介紹的經筵日講的制度。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前面我們介紹都是清朝的君王,這個是宋朝的君王,你看宋朝的君王就有經筵日講的制度,也是常常會請這些專家學者來講解聖賢的經典。經筵就是古時候帝王聽經,聽這些學者講經的地方。「常令進讀」,司馬光也常常做為經筵講席當中講解經典的大臣。「臣雖頑愚」,我這個人資質雖然是不好,而且很愚鈍,但是前後兩代的君王,從英宗皇帝到神宗皇帝都對我是這樣的厚待。你看這個文章裡面,這文章雖然很短,但是他所思所念的都是君王對他的恩德,體現出司馬光這種知恩報恩的心。他說這種恩德,即使是「隕身喪元,未足報塞」,就是付出我生命的代價,我也是沒有辦法來報答君王的恩德,「苟智力所及,豈敢有遺!」

  因此我們看到說,他為什麼最後能夠這麼用心,用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可以說是歷經艱難,因為他後來完成這部書是在洛陽。我們看一下後面這段歷史,因為那個時候他和王安石的政見是不相合的,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最後他只好就離開朝廷。最開始是讓他「知永興軍」,但是因為他自己的身體並不是那麼好,所以沒有辦法,就再去從事其他的工作。於是神宗皇帝也「俯從所欲」,讓司馬光自己去選擇,「曲賜容養」。後面「差判西京,留司御史臺」等等,這個過程都是講他和王安石之間,因為對於新法跟舊法這種觀點兩個人差異很大,所以他不得已就必須要離開朝廷。後來他就外出去任官,但是因為他《資治通鑑》尚未完成,皇帝還是同意讓他繼續來完成《資治通鑑》的編輯,所以他就「以書局自隨」,他依然是從事這項工作,「給之祿秩」,「祿秩」就是指的俸祿、職位的意思,「不責職業」。在這種情況下,雖然他最後是離開了京城,但是在君王對他的支持之下,他依然可以繼續完成《資治通鑑》這部書。

  「臣既無他事」,既然已經離開朝廷了,就不在中央任職了,對於他編輯《資治通鑑》來講,這也算是一件好事情,因為他趁著這個機會,就可以專心致志的來從事編輯的工作。「得以研精極慮,窮竭所有」,這句話就可以體現出司馬光他是多麼用心的來做這件事情。「日力不足,繼之以夜」,他是日夜不停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都是在完成這部《資治通鑑》。「徧閲舊史」,這後面講的就是他所參考的這些資料,除了從正史當中去尋找資料之外,還有許多各種參考資料他都會蒐羅,甚至連小說類的資料他都會蒐集在裡面。

  「簡牘盈積」,「簡牘」,「簡」是指的竹片、木片,「牘」則是指木板。古時候還沒有發明紙,所以文字都是寫在簡牘的上面,後人就把簡牘做為典籍的通稱。他作《資治通鑑》這部書,他「簡牘盈積,浩如煙海」,他要從這麼多的資料當中去選取《資治通鑑》所需要的資料,這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抉擿」,「擿」就是挑出來,從典籍當中把這些內容挑出來。「抉擿幽????,校計毫釐」,一字一句他都要仔仔細細的去選擇、去斟酌。於是這部《資治通鑑》最終完成,它是「上起戰國」,從戰國的時代開始,一直到五代,一共有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而《資治通鑑》總共是二百九十四卷。後面他又作了三十卷的目錄,「畧舉事目年經國緯」,作了三十卷的目錄,就便於去查找其中的內容。

  同時,司馬光又參考了許多的圖書去選擇,「評其同異,俾歸一塗」,「俾」就是使,這就作了三十卷的考異。你看這個史書編得就很完備,又有內文、正文,又有目錄,又有考異,合起來總共是三百五十四卷。

  從治平年間開始編輯《資治通鑑》,「迨今始成」,「迨」就是等到,等到,就一直到了宋神宗當政的時期才完成。「嵗月淹久其間牴牾」,「牴牾」我們剛剛說過,它就是相互衝突的意思,「不敢自保」。「罪負之重」,談到他當年因為跟王安石意見不合而離開朝廷,「固無所逃」。「重念臣違離闕庭」,「闕庭」就是宮廷,我離開了宮廷、離開了皇上,前後有十五年的時間。但是下面這句話特別感人,「雖身處于外」,雖然我人是在洛陽,是離開了朝廷,「區區之心,朝夕寤寐」,但是我的心朝夕寤寐。「寤」就是醒著的時候,「寐」就是睡覺的時候,「寤寐」就是表示無時無刻。就是我這顆心無時無刻「何嘗不在陛下之左右」,我的心念念都在陛下的身上。

  其實在這裡,我們讀到這句話的時候,就深深的覺得,我們跟古代的這些學者學習的不僅是他的學問。為什麼他能夠編得出《資治通鑑》?他首先就是在做人方面做得太好了,真正是一個忠臣孝子的典範。即使你想一個人被貶官,這在一般人來講是人生非常落寞、失意的一個歷程,可是做為一個忠臣,司馬光始終念念想著君王。就如同范仲淹先生所說的,處江湖之外,無論他是處江湖之外,還是在廟堂之上,在廟堂之上,他心裡想的是老百姓;在江湖之遠,他所想的都是朝廷、都是君王。就是這樣一個忠臣之心,他不計較自己的榮辱得失,他心心想的就是如何為君王、為朝廷、為國家百姓來謀福利。所以他能夠不畏艱難完成這樣的一個歷史使命,這也是很不容易。

  「顧以駑蹇無施」,你看從頭到尾語辭都是特別謙虛恭敬的態度、謹慎的態度。「駑」就是表示他自己的才識淺薄,很愚鈍又無能,這個是駑。「蹇」也是遲鈍的意思。「而可是以専事鉛槧」,他說我能力雖然很薄弱,我雖然很愚鈍無知,但是,而可是以專事鉛槧,「鉛槧」,「鉛」就是筆的意思,「槧」是木牘,鉛槧都是古人記錄文字的工具。司馬光在這十九年,就是前後他編寫是十九年,但是他離開宮廷是十五年的時間,就是離開朝廷,他念念都想用他的這枝筆來報答君王的恩德,「用酬大恩」。這篇文章從頭到尾都是體現出一個忠臣知恩報恩的心境。「庶竭涓塵」,「涓」就是細微的意思。就好像是一滴水一樣,他形容自己就如同是一滴小小的水滴,能夠「少禆海嶽」,裨就是利益、補益的意思。我即使就是這一滴水,我也希望它能夠利益,「海嶽」就是四海五嶽,我也都希望我這小小的一滴水,都可以利益天下、利益國家。

  「臣今筋骸癯瘁」,這寫了十九年的《資治通鑑》,在完成的時候司馬光的年紀也大了。「筋骸癯瘁」,「癯瘁」就是形容他身體特別瘦弱憔悴的樣子,眼睛也花了,耳朵也聾了,牙齒也掉得剩下沒幾顆了,「神識衰耗」,頭腦也不好用了。前面他真的是殫精竭慮的完成這部史書。「目前所為,旋踵遺忘」,我現在年紀大了,作完這部書之後,我也是老眼昏花了,我所做的事情,剛剛才做的事情,「旋踵」是一轉腳,就是很短的時間,很短的時間,馬上就忘記了。「臣之精力,盡於此書」,真是把一個人年輕的時光,全都耗在編寫《資治通鑑》這件事情之上,所以他一生的精力盡於此書,都在《資治通鑑》這部書。

  「伏望陛下」,你看這後面又是一種很謙虛的語辭,希望陛下您能夠寬宥我「妄作之誅,察其願忠之意」,希望皇上您能夠利用您空閒的時間來看一看、讀一讀這部書。「監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這就是《資治通鑑》這部書,這個詞「資治通鑑」,「鑑」,它能夠鑑察前世,過去的歷史這種興衰成敗的經驗與教訓。「考當今之得失」,它用在我們現前治國平天下,是有借鑑意義的。「嘉善矜惡,取是舎非」,對於善的進行嘉獎;對於惡的,也對它表示憐憫,取是捨非。這就是通過歷史,我們要來學習它,用在現前的社會當中,做為我們的借鏡。「足以懋」,「懋」是勸勉的意思,「稽古」,稽古是考察古事,就是我們去考察前代的歷史,「之盛徳」,「躋」,「躋」就是升上的意思,「無前之至治」,希望我大宋王朝也能夠效法前代的這種盛世之治,可以把國家治理得長治久安,能夠達到「至治」,就是比前代更加好的治國平天下的效果。「俾」,俾就是使,使「四海羣生,咸蒙其福」,讓普天之下的蒼生都能夠得到利益、得到福報。「則臣雖委骨九泉」,我即使是到了九泉之下,「志願永畢矣」,我這一生的願望也就實現了,也就達成了。

  我們看這篇文章真的是特別感人,通過這個文章才能夠體會到,我們現在可以這麼高枕無憂,打開《四庫全書》、打開《四庫薈要》,要讀《資治通鑑》,就是舉手之勞就可以讀得到,可是古人為了編這個書,他是歷經了多少的艱難,才為後人留下了這個寶貴的典籍。因此,我們學習這個史書,要深深的感恩古人這一片良苦的用心。另外就是剛剛提到的他這種誠敬謙和的態度,我們學古人的學問,首先就是學古人如何做人。就像前面所介紹的,像方苞先生,他在清朝能夠做出三禮的註解,他的德行學問也都是感人至深。因此我們學學問,首先就是學做人,先學作者本身是如何來成為一位忠臣孝子,其次才是能夠深入他這個學問的功夫。

  關於《資治通鑑》,我們就介紹到這裡。下面要為大家介紹的也是記載在編年類當中的史書,《御批歷代通鑑輯覽》。這部書我們最初在跟大家介紹史部典籍的時候,就曾經引用過雪公太老師(引用過雪廬老人)所講過的一段話。這也是我們當年在學習《常禮舉要》的時候,印象非常深刻的一段文。在這段話當中,雪公老人就談到了經典跟歷史的重要性。首先談到中國文化是在四書當中,老人就用大樹來做比喻,四書就是樹根,六經是樹幹,而二十四史就是樹條子,老人是用大樹來做比喻的。

  而這個樹根是很重要的,樹根就是四書。四書在前面有跟大家介紹過十三經的註解,這在《四庫薈要》跟《四庫全書》當中都有收錄,大家都可以很容易找得到。首先是樹根,接下來就是樹幹,樹幹就是六經。樹條子是二十四史,二十四史就是我們前面學到正史類的史書,這在《四庫》裡面是有收錄的,史部首先就是收正史類的這些典籍。但是雪公老人就說,二十四史它確實是卷帙浩繁,我們要把它全部讀完,這是不容易做到的。

  而老人家勸導我們,雪公老人在講《常禮舉要》的時候,已經是九十三歲的高齡,做為一個九十多歲的老人,他以他一生的經驗來教導我們,教導我們要重視學習歷史,而且說最低限度我們要把這部《通鑑輯覽》讀完。《通鑑輯覽》就是現在要跟大家介紹的,收在《四庫全書》跟《四庫薈要》當中的《御批歷代通鑑輯覽》。老人家在這裡又做了一個比喻,他說:這就好比我們在吃飯,《通鑑輯覽》就好比是菜湯,我們吃飯如果什麼菜湯都不要,光吃白飯,這是吃不下去的,所以一定要有菜湯配著白飯,才能吃下去。老人家說話就是通俗易懂,用這個比喻讓我們了解到學習《御批歷代通鑑輯覽》這部史書的重要性。

  我們現在先打開《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九十三編年類,在《四庫全書》當中,《御批歷代通鑑輯覽》是收在這一冊。我們看它的目次,這裡有介紹是「清」,清就是清朝時代,「傅恆等奉敕撰」。傅恆是乾隆皇帝皇后的親戚,這是皇親國戚,他是文武雙全。是由傅恆來奉敕,奉君王的敕令來編輯的這部《御批歷代通鑑輯覽》。

  我們再看看,打開「335-1」,從第一頁開始,大家就會看到〈御製歷代通鑑輯覽序〉。在這裡,乾隆皇帝就作了一篇序文,這個序文並不是很長,我們通過這篇序文來了解一下這本書。「編年之書」,就是編年體的史書,「莫備於皇祖」,皇祖就是康熙皇帝,康熙皇帝曾經御批過一部《資治通鑑綱目》,這部《資治通鑑綱目》是很好的。「蓋是書」,這本書是把三編集成一部,它所記載的歷史是從三皇(就是伏羲、神農、黃帝)一直到元朝末年、明代初年。這是《資治通鑑綱目》,是康熙皇帝御批的史書。「振綱挈目」,「綱」跟「目」,「綱」就是指的主要的部分,叫綱,「挈」是提,這是提綱挈領的意思,「謹予嚴奪,足以昭萬世法戒」,就是在開頭的時候,他充分肯定了康熙皇帝御批的《資治通鑑綱目》是很有價值的。做為君王來說,就要「不可不日守其帙」,「帙」,古時候線裝書一套是一帙,「而心其義也」,君王他要治國平天下,除了學習經典之外,歷史也是很重要,學習歷史才知道前代的人是怎麼治國的,他有什麼經驗教訓。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康熙皇帝御批的《資治通鑑綱目》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個問題,他這裡有指出,並不是康熙皇帝本身,而是他所御批的這本書存在的問題。「然皇祖雖嘗抉精微,徵辭㫖,著論百餘首,亦惟析疑正陋,垂教後世耳」,康熙皇帝雖然做了御批,在這裡面也有他本身的著論,但這個部分是他「析疑正陋」,用來垂教於後世,可是做為《資治通鑑綱目》這本書,他是沒有做什麼更動的,對於這本書「則一仍厥舊」,「厥」就是其,還是保持《資治通鑑綱目》這個書本身的舊觀,它原來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無所筆削」,「筆削」,「筆」就是記載,「削」是刪除。因為古人是用竹簡在記載文字的,如果對於竹簡的內容要更改的話,就要拿書刀去把它刮一刮,把它削掉,所以稱作「筆削」,筆削就是修改的意思。所以康熙皇帝對於《資治通鑑綱目》這部書並沒有做修改,他只是做御批。

  因此,這部書雖然篇幅很多,可是它議論的部分是「什倍於事實」。就像前編當中,它前編當中,這下面所列舉的是它存在的問題,像總論、史論等等,「紛不一家」;而正編當中,凡例、發明、書法等等,又「濫觴益甚」,「濫觴」就是比喻一個事情的開端、起源。他說「正誤質實,濫觴益甚」,這並不是康熙皇帝御批的問題,而是《資治通鑑綱目》本身的問題。而續編是明代的臣子所作的,當時《周禮》是沿承著尹起莘,尹起莘字耕道,沿承他例作發明,而廣義的部分則是出於張時泰效法劉友益書法而為之者。「書法」不是指我們一般寫字的書法,「書法」在史學界是指的史家記載事情的體例跟筆法,叫做書法。「夫發明書法」,書法的發明,它對於歷朝的興革、「正統偏安」,什麼叫「正統偏安」?偏安就是古時候的朝代,譬如說它如果失去了中原這個地區,而偏處於部分的領土,就叫「偏安」,在這個時候,「已不能得執中之論」,更何況效而為之者哉!這裡他總之就是列舉了這部書原有的問題。

  另外還有一個什麼問題?就是說他是「本朝之臣」。因為我們知道古時候,其實編史書都是上一個朝代結束之後,到了下一個朝代,才去編上一代的史書,一般不會說是自己這個朝代的人編自己朝代的史書。像《資治通鑑綱目》這個書就是以本朝之臣,以明代自己的臣子,「而紀其開國之事」,他記的是自己這個時代的歷史,「自不能不右本朝」,「右」就是「上」的意思,相對來說「左」就是「下」,「而左勝國」,那他自然會有偏私,他一定會說自己的朝代很好,然後把原有的朝代貶低,這個也是人之常情。

  何況三編當中,《資治通鑑綱目》三編當中,「嬗代崛起之際」,「嬗」就是更替,朝代在演變,舊的朝代結束了,新的朝代又繼起了,「稱太祖而繫以我者,不一而足」,這也是不合體例的。「不一而足」就是不止出現一次,這樣的事情常常發生,也就是他的撰寫有一些不合體例的地方。

  正是因為前面的種種原因,所以使得乾隆皇帝這個時代就覺得,要把史書編得更理想,這是當務之急。因此乾隆皇帝就讓儒臣,讓大臣當中這些在史書上面有下功夫、有學問的這些臣子,「纂歴代通鑑輯覽一書」,來編寫《歷代通鑑輯覽》這部書,那這部書實際上就是清朝乾隆的時代來重新編寫的,「盡去歴朝臣各私其君之習」,把一些原有的問題改正過來。譬如說,每個朝代的臣子當然會覺得自己的君王好,所以在史書裡面他就會特別的去讚歎他,有時候史書就不會那麼客觀。所以他要把這些問題調整過來,「而歸之正」。這部《御批歷代通鑑輯覽》是「自隆古」,我們等一下會介紹到,大家一打開就會看到上古時代的三皇,從伏羲、神農、黃帝開始,這部書就是從隆古以至本朝,一直到清朝時代,「四千五百五十九年事實」,就把這將近五千年的歷史編為一部。

  從這句話我們就可以看出,《御批歷代通鑑輯覽》主要的內容以及它成書的過程。這就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為什麼?我們看二十四史都是屬於斷代史,只能夠了解一個朝代的歷史。可是我們讀《資治通鑑》,它也並不是記載得那麼完整,因為《資治通鑑》是宋朝的時代所編輯的,在北宋時期所編輯的,司馬光先生,我們剛剛有介紹過,他在〈進資治通鑑表〉當中就有談到,《資治通鑑》記載的年代是從戰國時期一直到五代,所以它記載的只有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相對來說,我們看為什麼雪公老人(雪廬老人)會推薦我們要看這部書?真的是很方便,就在這部《御批歷代通鑑輯覽》當中,就已經把中華歷史將近五千年都概括在其中,讓我們學習歷史就提供很大的方便,你不用把那個正史類的書一本一本的去翻,內容那麼多,它都濃縮在《御批歷代通鑑輯覽》當中。

  「全書」,乾隆皇帝下令編這個書,他就是用一個比較公正的角度來看待歷史、來編寫歷史。對於「正統偏安」,正統偏安剛剛有談到過,一個朝代失去了中原地區的領土,它要偏處在部分領土,就是「偏安」。所以對於正統偏安,還有「天命人心繫屬存亡」,他是編這部史書是用一個比較公正客觀的態度來編寫,「惟嚴惟謹」,特別嚴謹,「而無所容心曲徇」,「曲徇」是曲從、順從的意思。因為清代以前,這樣加起來就是四千五百五十九年前後這樣的歷史,大多數的歷史都是清朝之前,所以它並不是自己本朝這個朝代,它在撰寫的時候就可以用一種比較客觀的角度來看待歷史,就不會產生說我自己本朝的臣子讚歎自己本朝的君王這樣的問題,所以它是比較公正、比較客觀的筆法。

  「觀是書者」,讀了這部《御批歷代通鑑輯覽》,「凜天命之無常」,「凜」是代表敬畏,能夠敬畏天命之無常,「知統系之應守」,就要守住我們的社稷江山,統系是指的宗族的系統,守住我們的宗族家邦,是這個意思。「則所以教萬世之為君者」,所以這部《御批歷代通鑑輯覽》可以來幫助這些做為君王的人,他通過學習歷史,就可以用很短的時間了解到歷朝歷代的興衰成敗的歷程。「即所以教萬世之為臣者也」,做為大臣也是如此,大臣也是要通曉經典、通曉歷史,才能夠輔佐君王來治國平天下。

  「書中批論」,所謂御批,御批就是有皇帝在上面所批論的這些內容。這個我們等一下會舉一個例子,讓大家會看到,在這部書當中上面有眉註,眉註的部分有一些就是御批,就是皇帝御批的內容。那它是按照皇祖,按照康熙皇帝的例子,「自述所見,據事以書」,所以把他所寫下來的內容做為眉註放在書上。這是「十之三」,有十分之三。「儒臣擬批者十之七」,是十分之七,有十分之七是由大臣們代批的。「而經筆削塗乙者七之五」,七分之五。「塗」就是塗改,「乙」是上下兩字顛倒,塗乙就是指增刪文字的意思,筆削我們剛剛已經有介紹過,是七分之五。「即用其語弗㸃竄者」,用它的語言而沒有點竄,點竄就是潤飾的意思,是七分之二。

  這段就是乾隆皇帝在這部《御批歷代通鑑輯覽》當中所寫的序文,讓我們了解了這部書成書的歷程,以及他為什麼要編輯這部書,都寫在了這裡面。

  我們剛剛介紹目次的時候有看到《御批歷代通鑑輯覽》是清朝的時期傅恆等奉敕撰,就是撰寫這部史書的大臣,以傅恆為代表。而這些臣子的名字,我們在《四庫全書》和《薈要》當中都能夠一目了然的看到,編輯這部書的就有大學士傅恆,還有大學士尹繼善。這在這部史書完成之後就有一個表,叫做「御批歷代通鑑輯覽告成進呈表」,這裡就有提到,大家就可以看到,參與編寫這部書的學者都有哪些。傅恆,剛剛說過他是乾隆皇帝皇后的家人,也是皇親國戚,他是一位文武雙全的大臣。還有尹繼善,尹繼善我記得以前我們在學習《五種遺規》,就看到陳弘謀先生的傳記是在《清史稿》當中,陳弘謀跟尹繼善是乾隆皇帝時代封疆大吏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大臣,他到後來才又回到了朝廷當中,這之前他一直都是在各省任職的。大家就可以看到編輯這部史書的大臣都有哪些。還有像戶部尚書于敏中等等,這些學者也是清朝時期很有名的代表。

  接著我們再來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當中所談到的《御批歷代通鑑輯覽》這部書,它一共是一百十六卷,一百一十六卷,「坿明唐桂二王本末三卷」。我們來看一下《四庫提要》,《四庫提要》這裡談到,這部《御批通鑑輯覽》是乾隆三十二年所編寫的,這是奉皇上的旨意,乾隆皇帝的旨意來編的。至於為什麼要編,前面這個序文就講得很清楚。這本書就把歷朝歷代的這些事蹟,「起自黃帝」,起自三皇的時代,一直到明朝,用編年的方式進行記載,而且是「綱目相從」,綱目就是書的大綱和細目這樣子依類、依次的來編輯。「目所不該者」,「該」就是囊括、包括的意思,就分別在下面作註解,「別為分註於其下」。「而音切」,音是讀音的意思,切就是反切。因為我們知道古時候讀音是用反切的方式,就是把兩個字拼成一個字的聲音,上字是取聲,下字是取韻,這個是反切。「音切訓詁」,註解要包括讀音,也要包括訓詁,訓詁就是解釋這個字詞的意思,還有「典故事實」,還有相關的考證,也都把它詳細的列舉出來。

  「內府」,就是原本朝廷當中,它有收藏明朝正德年間李東陽所撰寫的《通鑑纂要》這個書。可是乾隆皇帝「幾暇披尋」,他讀了這部書之後,覺得這個史書編得並不恰當,「襃貶失宜」,對於歷史的善惡褒貶的筆法不是很妥當,「紀載蕪漏」,蕪就是雜亂的意思,總之還是不夠理想,「不足以備乙覽」。什麼叫乙覽?乙就是指的乙夜,是指二更這個時候,大概是晚上十點,所以乙覽意思是說在乙夜,就是晚上讀書,就叫乙覽,在乙夜觀看文書叫乙覽。「因命重加編訂」,基於這個原因,乾隆皇帝就下令要重新來編訂史書。「發凡起例。咸稟睿裁。」乾隆皇帝是很關注這部史書的編輯,關於發凡起例這些部分,咸稟睿裁,睿指的是,因為古時候大臣要頌揚天子的明智,所以用睿字來稱跟天子有關的,這些發凡起例的內容都是由乾隆皇帝親自來裁定的。每一卷完成,大臣就「繕稾進御」,繕就是謄寫,完成好一卷,就寫出一卷來呈給乾隆皇帝。「指示書法。悉準麟經。」「書法」我們剛剛提過,它並不是指我們寫毛筆字的書法,書法所指的就是史家記事的體例跟筆法,叫做書法。悉準麟經,它的體例跟筆法是以什麼為標準?是以麟經為標準。麟經是什麼呢?麟經就是指的《春秋經》。為什麼《春秋經》叫做麟經?這是因為孔子作《春秋》,一直作到哀公十四年,這一年因為魯國人捕獲了麒麟,所以孔子知道了這件事情很哀傷,於是就停止了寫《春秋》這部經典,就是這一年停筆的,因此《春秋經》也叫做麟經。這一部《御批歷代通鑑輯覽》,它的體例跟筆法就是依孔子的《春秋經》為標準。

  「又親灑丹毫。詳加評斷」,乾隆皇帝又親自在這部史書的上面寫了批註,寫了眉註。「微言大義。燦若日星。凡特筆昭垂。皆天理人情之極則」,這是臣子對於君王,當然是要特別讚歎,不過也是強調君王所作的批註也是符合天理人情;換句話說,會按照這種倫理、道德、因果的標準來評述歷史,是符合天理人情,是很客觀的。

  「不獨詞臣載筆。不能窺見高深。」當然,他是對於這部史書很讚歎,畢竟寫提要的是清朝的大臣,清朝大臣要讚歎自己的君王,那肯定是讚歎到很高。「即涑水紫陽」,涑水是指山西省的夏縣,宋朝時代司馬光先生生活在這裡,涑水就是代指司馬光先生;紫陽則是朱熹,因為朱熹號紫陽,「亦莫能仰鑽於萬一」,深入研究的意思,這個仰鑽。這是對於這部書的讚歎。

  「所謂原始要終」,什麼是原始要終?就是他能夠推究事物發展的始末經過。「推見至隱者。文成數萬。其指數千。不可一一縷陳」,這就不能夠一一詳細的來陳述。特別是在系統表年,「著筆削」,筆削剛剛提過,筆就是記載,削就是刪除,「著筆削之大旨。予奪進退。悉準至公」,對於歷史的這種評判是採取一種比較客觀的態度。我們可以想見,它的體例是依循孔子《春秋經》的體例,他也希望對於歷史的評判就是可以像孔老夫子這樣子,能夠有一個特別客觀公允的態度來看待歷史。

  「故大業冠號」,這下面舉的就是例子了,「則義等於存陳」,這都是舉例。「至正書年。則旨同於在鄆」,鄆是春秋時代魯國的這個地方。「知景炎祥興之不成為宋。而後遯荒棄國」,「遯」就是逃遁的遁,「遯荒棄國」,遁棄就是失去,失去國家的人,「始不能以濫竊虛名」,濫就是輕率、隨意。「知泰定天順之相繼為君。而後乘釁」,乘釁這個釁就是嫌隙、爭端,「乘釁奪宗者。不得以冒干大統」,大統就是帝位。

  那等於說他評價歷史、看待歷史是有他的一個態度和筆法的,因為他和倫常的關係,就是等於說是和倫理道德的觀念是息息相關的。就是做為君王、做為大臣,他都要是各自在自己的本分。所以歷史就是說,如果這個朝代他不應該這樣子來認定它,認定它就是一個正統的朝代,那在史書裡面是要表現出他的態度。

  「凡向來懷鉛握槧」,懷鉛握槧,槧指的是木簡的意思,懷鉛握槧就是指隨身攜帶筆簡,就可以隨時隨地的來記錄或者是著述,「聚訟不決者」,歷史上對於一些問題,彼此之間,學者之間有爭議,不能夠決斷的,「一經燭照。無不得所折衷」。因為有了這部書,它對於歷史的評判,無論是乾隆皇帝還是編輯的大臣,他們都覺得是用一個比較公正的態度來評價歷史,公正客觀的態度,所以就把前代對於很多歷史有爭論的地方也都平息下來。

  「用以斥彼偏私」,我們要是讀《四庫薈要》跟《四庫全書》的提要,就會發現很多詞常常會出現,譬如說門戶之見,譬如說偏私或者聚訟這個詞,常常都會出現。總之,編輯《四庫全書》的這些四庫館臣,他們還是希望能夠用一個比較客觀而公允的態度來評價和論斷一些問題,不要有學者之間產生一些不必要的爭論這種現象存在。

  「著為明訓。仰見聖人之心體。如鑑空衡平」,鑑空衡平就是指的明察持平的意思。就是說孔子作春秋是以聖人的角度來看待歷史,所以他一字一句的褒貶都是非常恰當的。聖人之心體,如鑑空衡平,指明察持平,就是指它對於歷史的態度和觀點,是一個持平、公正客觀的態度。「聖人之制作。如天施地設」,天施地設就是指這個事情是天地的力量所形成的,是天然所形成的,也就是讚歎這部史書的價值。「惟循自然之理」,就是因為遵循著這種天地自然之法則,「而千古定案。遂無復能低昂高下於其閒。誠聖訓所謂此非一時之書而萬世之書也」。從這裡可以看到說,乾隆皇帝和清朝的這些學者編輯這部史書,《御批歷代通鑑輯覽》,他不僅是希望給清朝的這些君王來做借鑑,而且希望它可以流傳萬世,都可以利益到後人。從這些評價也可以看出,為什麼雪公老人勸我們要讀歷史可以從這部書下手。其實我們在講解漢學課程的時候,也常常會遇到很多歷史的公案的問題,查詢史書,我們除了正史類的書之外,編年體的書,像《資治通鑑》,還有像《御批歷代通鑑輯覽》,這裡面的資料也都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下面這段文就是講明朝的歷史,是舉了關於明朝歷史的記載。「明季北都淪覆」,就是明朝末年北京淪陷之後,明朝的氣數已經到了盡頭。「福王竊號江東。僅及一載」,於是這就開始改朝換代了,清朝人推翻了明朝的統治,就開始了清代的歷史。關於明代歷史要如何來處理,他在這裡就舉了這個例子。譬如說他有談到:「皇上如天聖度」,就是體現出了他的心量,「謂猶有疆域可憑」,明朝末年,因為它還擁有一定的土地,「特命分註其年」,所以在記載歷史的時候有分註其年,「從建炎南渡之例」。下面又是舉了一個例子,像「唐桂二王。蹟同昰昺。雖黜其偽號」,黜就是擯除的意思,「猶軫念其遺臣」,軫是憐憫,還是憐憫他的遺臣,於是乾隆皇帝還是下詔「別考始終」,把它附在這個書的後面,「俾不致湮沒」,湮沒就是埋沒的意思,不至於把這段歷史也埋沒,讓後人看不到。「大哉王言。量同天地」,這就是顯示出君王在下詔編輯這本《御批歷代通鑑輯覽》,他的心量還是非常大的,對待前代的歷史,他也是可以用一個比較客觀公正的態度來處理它,「尤非臣等所能仰贊一辭矣」。

  這一段就是關於這部書的提要,我們就介紹到這裡。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原本我們是要把雪廬老人在《中國歷史綱目表》當中所列舉的歷史,跟這一部《御批歷代通鑑輯覽》的記載,給大家做一下對比,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就學習到此地,後續的內容就留待下一節課繼續來學習。好,那我們今天課程就進行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