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工具書——開啟四庫的鑰匙

  

開吉法師主講  (第十六集)  2021/5/29  台南極樂寺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漢學工具書——開啟四庫的鑰匙》第十六集。

  在之前的課程當中,我們學習了史部的二十四史,為大家介紹了《史記》,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漢書》。首先來介紹一下二十四史當中的《漢書》這部史書。我們之前在學習《三字經》的時候,有看到這樣的一句經文:「史雖繁,讀有次。史記一,漢書二。」因此讀史,繼《史記》之後就是《漢書》這部書。《漢書》又稱作《前漢書》。這個稱呼,在《四庫》當中,例如我們看到史部七正史類,這是文淵閣本的《四庫全書》,這本就收錄了《前漢書》,在目次當中它的稱謂就叫《前漢書》。之所以稱作《前漢書》,它是跟《後漢書》相對而言的,否則一般這部書只稱作《漢書》。

  《漢書》這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的斷代史,它的作者是誰?《漢書》的作者就是東漢初年的班固。但這部書並不是由班固一個人獨立完成的,首先他是在他父親班彪所作的基礎上把它編寫出來,可是在班固過世之時,這部《漢書》還沒有全部完成,於是《漢書》後續的工作就是由班固的妹妹班昭繼續來編寫的。而編寫這部《漢書》前後經歷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到了建初年間才完成。做為一部紀傳體的斷代史,《漢書》記載的是漢朝建國一直到王莽新朝滅亡整個西漢的歷史。《漢書》這部書有八十多萬字,講述的是西漢時期二百三十年的歷史。它的體例是分作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這是因緣生老師關於《漢書》這部書的介紹。

  我們上次在介紹《史記》的時候就有談到,《史記》司馬遷開創了一些體例,在班固作《漢書》的時候,就對《史記》的體例有所繼承和發展。《漢書》當中的「紀」,這是從漢高祖到漢平帝的編年大事記,這是跟君王有關。而「表」,《漢書》當中的「表」,它大多數是依《史記》舊表,但是又增加了漢武帝之後的沿革。而《漢書》的「志」分作十篇,《漢書》的「志」則專門記載的是典章制度的興廢跟沿革。那學習文獻學,最常見到的就是《漢書.藝文志》,通過《藝文志》,我們就會了解到在漢朝時期都有哪些典籍,這在史書當中都有記載。而《漢書》的十「志」,它是在《史記》八「書」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例如說:《史記》有「禮書」、「樂書」,而到了《漢書》這個時期就把它改成「禮樂志」;還有《史記》的「律書」、「曆書」改成了「律曆志」;《史記》的「天官書」改成了「天文志」;《史記》的「封禪書」,到了《漢書》的時期則改為「郊祀志」等等。同時,《漢書》又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還有「藝文志」,「藝文志」是我們常常聽到的。這個在史書當中就有這樣的體例,也就是說在這個時代都可以看到哪一些典籍,這在「藝文志」,還有後世有「經籍志」,這當中都有所記載。

  像這些內容,因緣生老師就有談到,它不僅僅是限於西漢這個朝代的歷史,它的內容會貫通古今。在《漢書》當中,「列傳」有七十篇。那它按照《史記》所留下來的這種體例,是以公卿將相為列傳。同時它是以時代的順序為主的,先是專傳,然後是類傳,再來是邊疆各族傳、外國傳等等。而傳的篇名,除了諸侯王傳之外,就一律是以姓或者是姓名做為標題。到了唐朝時期,顏師古覺得《漢書》這部書內容很多,卷帙繁重,所以顏師古就把《漢書》當中篇幅比較長的內容,分成上、下兩卷,或者是上、中、下三卷,這就是我們現在所通行的《漢書》。這是《漢書》的體例。

  對《漢書》做了簡單的介紹之後,我們就開始來看文淵閣本的《四庫全書》史部七,來看一下正史類。看到這冊的目次,就可以看到說,《前漢書》就是從史部七這冊開始,在目次當中就標註得很清楚,《前漢書》是由漢朝時期班固所撰寫的,而《前漢書》的註解,則是唐朝時代顏師古所作的註。我們要是查二十四史,在《四庫全書》裡面它是收在正史類,因此我們就順著正史類依次查找,就可以找到正史類的這些書,譬如說《史記》、《漢書》、《三國志》等等,就是順次查找,就可以找到我們所需要的這部史書。

  接著我們再打開這本書249-25,這個書影也給大家放在PPT的上面,這篇則是關於《漢書》的提要。《漢書》這部書,首先《提要》當中是談到它的卷次和作者,《漢書》是一百二十卷;它的作者是漢朝時期的班固,是由班固所撰寫,但是班固沒有完成的部分,則是由他的妹妹班昭續寫完成。而這個撰寫的過程,前後的始末是在《後漢書》當中可以查得到,《後漢書》就有關於班固的本傳。

  下一句話就是四庫館臣對於《漢書》這部史籍所作的一個非常肯定的評價,「是書厯代寳傳」,就是歷朝歷代代代相傳,把《漢書》同《史記》一樣,當成是史部類正史的一部寶典,「咸無異論」,人們對於這部紀傳體的斷代史,對它的評價是很高的,基本上沒有什麼不同的看法。但是,在下面這個提要的內容,用了很長的篇幅,主要是來批駁劉之遴錯誤的記載。

  我們來看一下這段文。在《南史.劉之遴傳》當中就有記載,有人得到一部叫做《漢書真本》,說這個《漢書真本》是班固所撰寫的,把《漢書真本》獻給皇太子,於是就下令讓劉之遴等人來進行校對,就是把《漢書真本》和歷史上所流傳的《漢書》來進行比較。劉之遴就把它進行比較之後,查找到了有幾十條不同的地方。

  因為我們知道《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提要的撰寫可以說是代表了清朝時期考據學的一個重要的成就,因此在《提要》當中,針對很多歷史所留下來的問題,都進行了比較細緻的考證,對於《漢書》這個問題也是不例外的,他經過考證,發現《南史.劉之遴傳》所記載的這些內容「則語皆謬妄」,也就是說它都是非常荒誕無稽的這種言論,是不可靠的。於是下面的這個內容,主要就是來考證為什麼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

  他這裡就有談到,據劉之遴所說,古本的《漢書》是永平年間由班固所上的,是「永平十年五月二十日己酉郎班固上」。但是「今本」,「今本」就是《漢書》一直流傳到清朝時期所看到的通行版本,並沒有「上書年月日子」。「案」,「案」字就是四庫館臣對於這個問題的陳述。就是班固從永平年間接受朝廷的詔令,開始撰修《漢書》這部史書,是一直到建初年間才完成《漢書》。另外《班昭傳》當中也有記載,《漢書》當中的「八表」還有「天文志」,這兩個部分班固都沒有完成,之後他就過世了。於是漢和帝(就是漢朝的君王)又下詔讓班昭來續寫《漢書》,讓班昭「就東觀藏書」,根據東觀藏書「踵成之」,「踵成之」意思是說讓班昭繼續完成她的哥哥班固沒有完成的工作。因此《漢書》這部書是經歷了班固到班昭這樣的撰寫過程陸續的完成,而且前後是隔著兩個朝代,並不是由同一個人所完成的。劉之遴所見到的所謂《漢書真本》(古本),它有紀、表、志、傳,並且是說在永平中表上,這個跟《漢書》這本書成書的時間就有出入。

  另外劉之遴有談到說:「古本叙傳號為中篇。今本為叙傳。又今本叙傳載班彪事行。而古本云。彪自有傳。」「彪」就是班彪。這又是一個問題,下面這段文就是四庫館臣對待這個問題的一個辯證。他有談到說,古書的敘都是記載在卷末(這個書最後的部分),這是班固「自述作書之意」。這是作者的自述,把他作這部《漢書》,「意」就是用意,是這個意思,就記載在敘當中,所以才叫做「敘」。「追溯祖父之事迹」,所以叫做「傳」。這樣的一個體例,就是歷朝歷代編寫史書的人,都延續著班固所留下來的這種體例。所以通過這點就可以看出劉之遴所說的是很有問題的,不符合事實。

  至於他有談到「彪自有傳」,「彪」就是班彪,「語尤荒誕」。那我們看他這篇《提要》是用了很長時間,很長的內容都是在辯證劉之遴他的說法的一些問題。

  班彪是生活在光武之世,他舉茂才,擔任徐令(這是他的官職),後來因為他生病了,所以才沒有繼續擔任這個官職。後來他又應朝廷的召請,「應三公之????」,實際上他是東漢人。「惟附於叙傳。故可扵况伯」,這個字(斿)念遊,它這是遊覽的遊沒有左邊的部首,「斿穉之後」,可以看到他的生平。如果他是自為一傳的話,那麼他生活的時代就要列在西漢這個時期,所以在時間的斷限上就出現了問題。在敘傳當中就有談到:「起元高祖,終于孝平王莽之誅。」

  而劉之遴又談到說,「今本紀」,還有「表志列傳,不相合為次」,但是古本是「相合為次」,所以總共是三十八卷。「案」,這個後面還是四庫館臣的論斷,他說,班固自己就有談到,《漢書》當中的紀、表、志、傳有百篇,「篇」就是卷,也就是百卷的意思。這就說明劉之遴所說的三十八卷,這是一個錯誤的說法。同時班固又有說到「述紀十二」,這是談到《漢書》的體例;「述表八」,這個「表」有八;「述志」,「志」有十;還有「述列傳」,「列傳」有七十。這就足以證明它是各為次第的,又可以證明劉之遴的說法是有問題的。

  再來「隋志」,這是《隋書.經籍志》當中是作一百一十五卷,而「今本」,也就是現在所看到的《漢書》版本是作一百二十卷,「皆以卷帙太重」。「卷帙」指的就是書籍,可以捲的叫做「卷」;什麼是「帙」?就是古時候拿布或者是布囊把它裝起來,有目次的,這個叫做「帙」。就是因為它內容很多,卷帙太重,卷帙浩繁,所以把它「析為子卷」,才會有這樣的做法。如果是按照劉之遴所說的,是併成三十八卷的話,那麼它的卷帙就更重了。這個也是一個客觀的事實,因為古時候,在沒有發明印刷術之前,這個書都是拿竹簡、竹帛把它記載下來,是非常重的。它跟後世發明了紙、發明了印刷術之後,紙本的書籍重量是不同的。因此竹簡、竹帛重量很重,所以一卷一卷你這樣分,一定是分的卷數愈來愈多,而不是分的卷數愈來愈少,如果分的卷數愈來愈少,那你的竹簡就會一卷就是很重了。他通過這點考證了他這個三十八卷的說法也是存在很大的問題。

  再來,劉之遴有談到,「今本外戚在西域後。古本次帝紀下」。再來,「今本高五子。文三王。景十三王。孝武六子。宣元六王」,是雜在諸傳當中,這是今本,而古本的諸王「????次外戚下。在陳項傳上」。這是劉之遴的記載,下面我們看四庫館臣怎麼陳述的,他說《漢書》的紀、表、志、傳,它的次序班固已經講得很清楚,如果按照劉之遴的說法,就變成傳是在紀的後面,「傳次于紀」,而表跟志反而是放在了傳的後面,這個順序就存在問題。

  再來,這些「諸王既以代相承」,應該總題為諸王傳,為什麼敘傳是作「高五王傳第八、文三王傳第十七」,還有後面他依次列舉,「景十三王」一直到「宣元六王傳」,為什麼敘傳是這樣子?我們知道《史記》是把項羽記在「本紀」,而陳勝是記在「世家」。其實班固對於司馬遷有一些做法是存在著不同的觀點,在《漢書》編寫的時候,班固就把原先司馬遷的做法做了一些改正。譬如說《史記》當中項羽是記在「本紀」,陳勝是記在「世家」,而到了《漢書》編輯的時代,他統統都把他們的生平放在「列傳」當中。這個我們是可以理解的,就是說班固的考量是以儒家的一個正統思想來考量的,所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種倫理的次序不能夠紊亂。這一點他和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思想是不同的。因為司馬遷本人的思想並不完全是侷限於儒家,因此他在看待歷史的時候,有他做為史學家一個獨到的眼光。而班固則是在一個儒家比較正統的思想當中來看待歷史人物,所以他會把項羽跟陳勝都放在「列傳」的部分。這是《漢書》,它在《史記》的基礎上做了這樣的一個修改。

  它「自應居列傳之首」,怎麼能夠移在諸王的後面?再來,它記述像「外戚傳第六十七、元后傳第六十八」等等,還有「王莽傳第六十九」,這就非常明顯的體現出「王莽之勢成于元后」。就是說班固在作《漢書》這部書的時候,他也有史家的筆法以及史家的微言大義,就如同是孔子在作《春秋》一樣。孔子在作《春秋》,他在寫歷史的時候,他是會用他特有的一個筆法,來體現出他對於歷史善惡褒貶的態度,這一點班固在作《漢書》,同樣也有孔子這種記述歷史的微言大義。既然是如此,如果是按照劉之遴的說法,把「外戚傳次於本紀」,這個跟史家的體例跟筆法完全是背道而馳的,就可以證明劉之遴的說法這個地方還是有問題。

  再來劉之遴又引古本述云,說:「淮陰毅毅,仗劍周章,邦之傑子,實惟彭英,化為侯王,雲起龍驤。」「驤」這個字大家比較不常見,它的意思是,「驤」字是指一種馬,這個馬牠的右後腳是白色的,是這樣的馬。「然」就是然而,然而在今本(就是現在通行的《漢書》本),在「今芮尹江湖句,有張晏注」,張晏所看到的就是今本(就是現在所流通的這種《漢書》的版本)。更何況,下面又舉出了一個例子,就是昭明太子。昭明太子曾經作過《昭明文選》,在文學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一部著作。劉之遴所說的「獻太子者」,他記載這個太子,說這太子是誰?這個太子就是昭明太子。可是要是查《文選》(《昭明文選》),《昭明文選》所記載的《漢書》的「述贊」,它的內文是怎麼樣?它是說:「信惟餓隸。布實黥徒。越亦狗盜。芮尹江湖。雲起龍驤。化為侯王。」也就是昭明太子在《昭明文選》當中所記載的《漢書》的「述贊」和今本是相同的,並不是和劉之遴所說的古本一樣,從這裡也可以證明,昭明太子也知道劉之遴所說的古本完全是不可信的、不可靠的。這個在歷史上是經常出現的一個現象,就是從漢朝張霸開始撰寫偽經以來,後人就有偽撰的古本。但是這些古本是經不起考證的,經過考證之後就會發現,它是「紕繆顯然」,「紕繆」就指的是錯誤跟過失,是非常明顯的。

  而顏師古在《漢書》的註解當中,他本來是「冠以指例六條。歷述諸家。不及之遴所說」,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在顏師古作註解這個時代,他已經知道劉之遴的說法是錯誤的,他所說的所謂「古本」是屬於偽書。「李延壽不訊端末。遽載於史。」這就是因為他沒有判斷出這些偽造的古書,所以李延壽才會做出這樣的一個做法。

  另外下面就有談到班固在作這部《漢書》的時候,也是有遭到人們對他的毀謗,所謂「受金之謗」,這一點在劉知幾的《史通》當中都有記載。可是《文心雕龍》在〈史傳〉篇當中就有談到說:「徵賄鬻筆之愆。」所以通過這段文就可以知道,人們對於班固的毀謗,並不是事實,《文心雕龍》這段文已經講述得很清楚。再來,有人對於班固的毀謗批評,還有關於「竊據父書之謗」。但是根據韋賢還有翟方進和元后三傳,都說「司徒掾班彪曰」,顏師古的註解發例,在「韋賢傳」當中也說,《漢書》當中的這些贊,都是班固本人所寫的。「其有叔皮」,「叔皮」是誰?叔皮就是班固的父親班彪,叔皮是班彪的字,班彪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父親。這個家族可以說是在漢朝時期出了這麼多人才,也是非常了不起。其有叔皮,叔皮就是班固的父親,「先論述者」,班固的父親班彪有些論述的內容,「固亦顯以示後人」,班固也把它標註得很明顯,這就是我父親所作的。因此有人批評說班固,這裡用「盜」字,「竊盜父名」,這個說得就很重,就是說他把他父親所寫的,他就偽稱是自己所作的,這是有人對他曾經有過這樣一個批評,但是實際上這種情況也是不存在的,「是亦無其事」,就表示這種事情都是無中生有,對於他的批評。

  再來,講到《漢書》的顏師古的註解,四庫館臣對它的評價也是很高的,他說顏師古所作的註解是條理很精密,所以這個註解是很有他獨到的見解,而且它內容是很有條理、很精密的,但是唐朝的時代,唐朝人大多數都不採用他的說法。故《猗覺寮雜記》這裡面談到,顏師古註解《漢書》,說:「魁梧音悟。票姚皆音去聲。」這是談到聲韻學的問題,就是裡面這個內文的讀音。杜甫(唐朝時代杜甫)他用魁梧票姚都是作平聲,平上去入這個平聲。楊巨源的詩裡面有一句話說:「請問漢家誰第一。麒麟閣上識酇侯。」他也不用音贊這個說法。

  後面這句就是對於顏師古所作的註的一個非常正面的評價,他說:「殆貴遠賤近。」自古以來都是這樣的,譬如說我們同樣這個時代的人所提出的說法,人們往往都覺得好像並不是很認同;可是如果是很古的時候的古人說的,人們都會覺得說:「這個好有價值!」這個就是「貴遠賤近」,自古以來都是這樣子。可是顏師古為《漢書》所作的註解是很有價值的,「要其疏通證明」,使得《漢書》內容得以通過這個註解,讓人們更好的能夠去理解。因此,顏師古可以說是班固的功臣,「究不愧班固功臣之目」,他所作的註解對於人們理解《漢書》,能夠讀懂《漢書》,它還是起了相當重要的歷史作用。因此,不要因為它裡面存在的一點點缺點,而認為說這個註解就沒有什麼參考價值,不要這樣認為。

  這一段就是我們在《四庫全書》的總目當中所看到《提要》的文,它主要的內容,首先它是肯定了班固所作這部《漢書》的歷史價值,以及顏師古所作註解的歷史價值;另外,它比較大部分的篇幅,是把歷史上有一些偽說,所謂古本的這些偽說、錯誤的說法,都一一進行了考證,這在版本上就不存在所謂古本、今本的這個問題了,劉之遴所偽造的《漢書》,就可以確定它是一部偽書。

  我們再來看一下,為《漢書》來做續寫的工作,這個歷史任務就是由班固的妹妹班昭所完成的。我們所看到的這幅圖,同樣是江逸子老師在《華夏道統源流圖》當中所畫的班昭的德相。班昭在歷史上是以女德著稱的,因此我們現在看到《五種遺規》當中的〈教女遺規〉,大家就能夠讀到班昭所寫的這部《女誡》。所以在歷史上,班昭不僅是學問好,而且她德行更是好。因此,在漢朝時期,她被請到宮廷當中,而成為了這些皇后和妃子的老師。從這裡可以看出,如果她不是在德行、學問上有非常深厚的功底的話,那她怎麼能夠得到漢朝皇室家族的人員對她這麼大的恭敬?而班昭,在歷史上人們是稱她作「曹大家」,這個字(家)不念「加」,不是叫「曹大加」,而是叫「曹大姑」。

  她父親和哥哥班固著作《漢書》,哥哥作《漢書》沒有完成就不幸離開了人世,於是班昭就奉朝廷的指示跟詔令,進入了東觀藏書閣,繼續來完成她的哥哥沒有完成的歷史任務。她把父親和哥哥所撰寫的《漢書》內容進行了分類整理,還有修訂。同時,《漢書》當中的「八表」和「天文志」的部分,就是班昭把它補寫進去的。也正是因為班昭繼承了父親和哥哥的遺志,才最終完成了《漢書》這部偉大的史書。從這一點,我們就要深深的感恩班昭對於這部史書所做出的歷史貢獻。

  除此之外,她在女德教育方面對後世的影響很深,特別是她這部《女誡》。雖然《女誡》的文章並不是很長,可是正是因為班昭深厚的德行,這種巨大的影響力,就使得《女誡》對於後世的女子造成了巨大影響。她這裡面所談到的德、言、容、功(婦德、婦言、婦容、婦功),這都是女德教育非常重要的內容。

  我們通過江逸子老師所繪製的班昭的這幅德相,就可以看到這樣一位女子,她的德行學問、她的氣質都躍然紙上,讓我們見賢思齊,也希望能夠像班昭這樣子,可以把一個女子的德行落實得這樣完美。

  關於《前漢書》這個介紹,我們就為大家分享到此地。接下來,大家看一下《後漢書》。在《三字經》當中有說:「後漢三,國志四。」這樣和前面的《史記》、《漢書》合在一起,這就是前四史。因此,繼《史記》和《漢書》之後,我們接著要來看的就是《後漢書》和《三國志》。

  《後漢書》是記載東漢時期的歷史。從漢朝時代光武帝建立了東漢政權,一直到東漢末年曹丕廢掉了漢獻帝為止,《後漢書》所記載的一共是一百九十五年當中的歷史。而《後漢書》在《漢書》的基礎上也開了一些先例,譬如說它增加了〈宦者傳〉、〈黨錮傳〉、〈列女傳〉等等,一共有七個傳類。

  在南朝的劉宋時代,學者范曄「廣集學徒」,學徒就是他的門生(門人、弟子),「窮覽舊籍」,這就是他所查找的資料,他所參考的資料,「刪繁補略」,這是他所做的整理的工作。范曄對前人所作的後漢時期的史料就進行了比較系統的整理工作,這就是《後漢書》的編寫。

  而《後漢書》這部書的體例也是有沿承了《史記》、《漢書》的傳統,它有十紀、十志、八十列傳,合成百篇,十加十、加八十,就是一百篇。但是不幸的是,因為後來范曄參與了謀反的事件之後,就被關到了牢獄當中,因此《後漢書》的「十志」他並沒有完成。

  在蕭梁時代,學者劉昭取西晉史學家司馬彪《續漢書》當中的八志進行註解,並且把它分成了三十卷,來補上了范曄的《後漢書》當中所留下來的缺憾。在唐高宗的上元年間,章懷太子李賢召集學者,為范曄的《後漢書》作了註解,所以歷史上就稱李賢的註解叫做「章懷注」,「章懷」就是指的章懷太子,「章懷」是李賢的謚號。

  到了北宋時期,就有學者把劉昭註司馬彪的《續漢書志》,跟范曄的《後漢書》章懷註合在一起,這就完成了《後漢書》這部史書的最終定本。所以它從劉宋時期(就是南朝劉宋時期)范曄開始編寫,一直到北宋時期才最終完成定本,這前後也是經歷了非常長的一個歷史歲月。

  我們請看文淵閣本《四庫全書》史部十,正史類。請打開這本書,翻到「252-28」,在這裡大家就可以看到關於《後漢書》這部史書在《四庫全書》當中的提要。這段提要我們來看一下,《後漢書》這部書一共是一百二十卷,它是「本紀十卷。列傳八十卷」。再來看它的作者,作者是「宋」,「宋」並不是指的北宋、南宋的宋,這個宋,我們剛剛介紹過,是南朝劉宋,所以他是南北朝時期的人。「范蔚宗」,范蔚宗就是指的范曄,《後漢書》是由范曄所撰寫的,唐朝時期章懷太子李賢作了註解。范曄范蔚宗的生平事蹟在《宋書》當中就有記載,而章懷太子李賢的事蹟在《唐書》的本傳當中可以查到關於他生平的記載。關於這部《後漢書》的卷數,在《隋志》(也就是《隋書.經籍志》)當中記載是九十七卷,可是《新唐書》和《舊唐書》卻記載它是九十二卷,它們之間的記載是有所不同的。而《宋志》所記載的是九十卷,和清朝時期四庫館臣所看到的本子是相合的。可是《後漢書》這部史書,歷朝歷代一直傳承下來,它並沒有亡佚。「佚」就是佚失的意思,就是許多的經典或者歷史,有可能在歷史的流傳當中有些內容會失傳,可是《後漢書》並沒有存在這個問題。

  再來,《舊唐志》(就是《舊唐書》)當中有記載,章懷太子註《後漢書》是一百卷,而今本是九十卷,這當中有分了十卷分為子卷。這個就是唐朝時期章懷太子在為《後漢書》作註解的時候,這個時候才把它併為九十卷。「以就成數」,就是在作註解的時候把它合併的。而「唐志析其子卷數之」,把他合併的這十卷子卷算進去,所以說是一百卷。《宋志》是「合其子卷數之」,就是把這十卷子卷合進去,所以它還是記載九十。

  因此,通過這個可以看出,無論它是記載一百卷還是記載九十卷,其實都是一樣的,只是它對於卷數匯總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其實都是一樣的,並不是說這個書在流傳的過程當中缺了十卷還是多了十卷,並不是這樣的。

  再來,《隋書》跟《唐書》它們的記載都有「蔚宗」(蔚宗就是范曄),范曄的《後漢書論贊》五卷,但是到了《宋志》這個時候沒有著錄。「疑」字就是說四庫館臣對於這個事情,他覺得有可能是唐代之前,論贊的部分和《後漢書》的本書是分開來流通的,也是宋朝時期把它編到了《後漢書》裡面。

  可是《史通》當中記載,「馬遷」就是司馬遷,「自序傳後。歷寫諸篇。各叙其意」。接著班固在作《漢書》的時候,這個部分它就變成了詩體,它的體例就變成了詩,就稱作「述」。而蔚宗,就是到了范曄作《後漢書》的這個時候,他又改了「述」這個名稱,而「呼之以贊」,稱它作「贊」。班固的總述是合在一篇,這樣就使得它能夠「條貫有序」。而范曄所作的《後漢書》,「乃各附本事」,他是把它記載在卷末,記載在最後,「篇目相離。斷絕失序」,它的內容是分開的,就有這樣的一個問題。

  這個事情,《提要》這裡就有一段評述,它說每一卷立論本來就已經很長了,接著論完了之後又加上贊,「嗣」就是接續的意思,有了論,論的後面又有贊,「為黷彌甚」,四庫館臣認為這樣的做法太繁瑣了。所以到了唐朝時期,范曄《後漢書》的論贊就「已綴」,「綴」就是連結,就已經把它放到最後,放到卷末。「史志別出一目。所未詳也。」

  非常可惜的是,范曄在撰寫《後漢書》的時候,我們在前面有談到過,他因為參與謀反,被朝廷抓到了牢獄當中,這時候范曄的《後漢書》還有「十志」的部分是沒有完成的,於是他把「志」(《後漢書》的志)就交代給了謝瞻。可是謝瞻在范曄出事被朝廷抓入牢獄之後,他把他留下來的志「蠟以覆車」,所以導致范曄所作的志就沒有留傳下來。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後漢書》的八志三十卷,它這裡「別題」,另外題寫是梁,這個字(剡)念善,梁剡令,剡令就是他的官職,是劉昭所作的註。根據陳振孫先生在《書錄解題》當中有談到說是宋乾興初年,「初判國子監孫奭」,建議對於《後漢書》進行校勘,把劉昭所註的司馬彪續《漢書志》跟范曄所作的《後漢書》合成一本書。這個工作是在宋朝時期完成的。

  而在《隋志》當中記載司馬彪作的《續漢書》八十三卷,《唐書》也是這樣記載的,而《宋志》只記載劉昭補註後漢志三十卷,而沒有記載司馬彪。這就是到了宋朝的時代只留下來志的部分,所以就把志移過來,跟《後漢書》合在一起,這樣就可以補上《後漢書》所缺的志的部分,它稱作《後漢志》。這就是兩部書已經併在一起,就是已經把它併入了范曄所作的《後漢書》,所以才稱作《後漢志》。

  有人說酈道元作《水經注》,他曾經引用司馬彪的《州郡志》,有可能是他所作的這個志先行曾經別行,就是單獨流通的意思。又稱杜佑《通典》當中有講到科舉之制,是以《後漢書》、《續漢志》連類而舉,就是兩部書一起列舉,這個有可能是唐朝之前,就已經把八志併到了范曄的《後漢書》當中。「似未確也」,這個還不敢完全肯定。

  自從八志併入了《後漢書》之後,各個典籍當中所徵引的都是說《後漢書》什麼什麼志,但是有的讀書人並不知道實際上加進去的志是司馬彪所作的。所以何焯在《義門讀書記》當中說:「八志司馬紹統之作。」紹統就是司馬彪的字,所以稱他作司馬紹統。也就是《後漢書》八志的部分實際上是司馬彪所作的。「本漢末諸儒」,本來是漢朝末年這些讀書人所傳,「而述于晉初」,是在晉朝的初年所述。

  「劉昭注補。別有總叙。縁諸本或失載劉叙」,關於他所作的這個敘沒有記載。所以孫北海,孫北海就是孫承澤先生,孫承澤先生在《藤陰劄記》當中,「亦誤出蔚宗」,蔚宗就是范曄,范曄「志律曆之文云云」。所以在歷史上就已經存在這個問題,包括洪邁在作《容齋隨筆》的時候,他也誤認為說八志就是范曄所作的,不知道實際上它的作者並不是范曄,是司馬彪。所以這個問題並不是孫承澤先生這個時候開始的,這之前就已經有人有這個誤解。

  《四庫全書》在把《後漢書》收進來的時候,「今于此三十卷」,它同時也把司馬彪的名字題進來。這樣就可以避免人們一些錯誤的看法,「流俗之訛」,「訛」就是訛誤的意思。就是把它的作者寫清楚,《後漢書》的部分這是范曄所作的,但是八志的內容則是司馬彪所作,這樣後人就會看得很清楚。

  為什麼會存在這樣的一個問題?這個跟范曄本人的德行還是有關係的,這一點我們在講《聖學根之根》的課程,就曾經分享過范曄的故事。范曄的故事在史書當中是有記載的,就是說他的學問雖然是很好,但是非常可惜他的德行還是有一定的欠缺。這也是導致他最終會身敗名裂,這跟他自己本身的德行是有關係的。最後整部史書沒有辦法完成,也是因為他後來被抓入了牢獄之中。

  因此我們在學習傳統的學問,不僅是要學學問,更重要的是要學做人。而歷史上很多學者其實是給我們做出了非常正面的榜樣,譬如說我們先前所介紹的方苞先生,還有後面在介紹《資治通鑑》的時候會介紹司馬光先生,他們在德行與人品上都是做出了很多好的榜樣。但是也有一些負面的樣子,負面的這種形象就是提醒我們千萬不要學習他們的做法。特別是在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八德和十二德目方面,這是我們做人最基本的原則。我們看師父上人所題寫的這幅墨寶就有談到:「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是中國人萬千年祖德承傳之大根大本,當知當學。」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傳統美德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

  所以我們現在學漢學,最重要的是要先學做人,其次才是學做學問,因為如果人做不好,你學問做得再好,這也是沒有根的,最終這個學問也沒有辦法做得圓滿。因此,學問的前提還是德行。那我們在歷史上看到許多善善惡惡的榜樣,善的部分我們要效法學習,而惡的部分就是要引以為戒,千萬不要學習、效法這樣的樣子。因此,孔老夫子所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個三人,師父上人曾經這樣開解過,這三人當中,一個是我們自己,另外兩個人一個是善人、一個是惡人,那善人所表現出的好的榜樣、好的模範我們要效法學習,可是惡人所示現的就是違背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種榜樣就是讓我們引以為戒,千萬不要向他學習。這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無論他是示現善的榜樣還是示現惡的榜樣,那都是我師,一個是教我們應該要怎麼做,另外一個就是教我們千萬不能這樣做。

  《後漢書》的部分就介紹到此地,接下來前四史下一部就是《三國志》。在《三字經》當中說「後漢三,國志四」,就是《後漢書》之後緊接著就是《三國志》。

  《三國志》是在西晉初年,由史學家陳壽所編寫的三國的歷史,這是《三國志》。在當時,吳國跟魏國,因為三國時代是三分魏蜀吳,吳國跟魏國他們本來是有修史書的,陳壽在作《三國志》的時候,就把它進行了重新的整理。可是蜀漢並沒有史書的記載,所以陳壽重新蒐集資料,就對蜀漢的歷史進行了整理,而成為《蜀書》。

  本來《吳書》、《魏書》和《蜀書》這三部書是單獨流傳的,一直到後來宋真宗的時代,這也是到宋朝時期,所以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宋朝也是一個文化非常發達的時期,許多經典跟文化的非常重要的刊刻、編訂都是在宋朝時期。在宋真宗的年間,才把《吳書》、《魏書》跟《蜀書》這三本合成一本書,而成為《三國志》這部史書。

  關於《三國志》,我們可以參考《文淵閣本四庫全書》史部十二正史類這一本書。大家打開目次就可以看到這一本書裡面所收錄的首先就是《三國志》,《三國志》是分為《魏志》、《蜀志》,還有《吳志》,它的作者是晉朝時代的陳壽所撰寫的,而《三國志》的註解是宋裴松之所作的註。

  這本書裡面所記載的《三國志》提要,書影我們有放在PPT上面,大家可以自己來做參考,在這裡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不做詳細的分享跟學習了。

  整個《四庫全書》當中的經部跟史部的典籍,我們通過以上的這些課程,大家如果有機會自己來查找《四庫全書》跟《四庫薈要》,對於如何去查找經部還有史部的這些典籍,以及如何來使用《四庫全書》和《四庫薈要》的目錄,大家應該就已經很有概念了。

  另外就是關於《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通過前面十三經這些提要的介紹,以及二十四史當中的前四史,這麼一段時間的介紹,大家對於《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也有一個概念了。可能有的人會覺得說提要看起來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因為他對於許多歷史上重要的問題進行了考證,它是清朝時期考證方面的一個代表性的作品,當然它首先是一個目錄學重要的著作。但是這部《四庫全書》還有《四庫薈要》,我們要打開這部寶藏,首先就是要過文言文這個關。我們學習漢學,學到現在,首先就是在看文言文的方面,要如同在看白話文一樣,感到很輕鬆、很愉快,這樣子我們在讀《四庫》跟《薈要》才不會有言語跟文字的障礙。這就是我們首先文言文需要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是能夠讀、能夠看,能夠寫這當然是更好。對於文言文能夠通達明瞭,這樣子在讀《四庫》、讀《薈要》的時候,首先才不會有心理上的障礙。如果說《四庫提要》的部分大家都覺得讀起來很艱深、很難懂,要繼續讀這個內文,這就更加困難。因此,我們首先就是要把自己文言文方面的能力、水平進一步的提升,這樣子整個《四庫》在我們的手中,它才會成為我們的好朋友,好像是我們通過這個書就可以跟幾千年之前的這些古人進行思想的交流,可以毫無障礙的去汲取他們的智慧、去聆聽他們的教誨。這就是首先要把語言這個障礙要打破。

  二十四史前四史的內容我們就簡單介紹到這裡。關於正史類其他的這些典籍,如果要查找的話,就可以按照先前教給大家的這個方法,通過目錄、通過它的分類,要掌握《四庫》,很重要的就是掌握它的目錄、掌握它的分類,然後再來就是去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這樣我們對於整部《四庫全書》,就好像你找到了藏寶圖一樣,這裡面究竟有多少寶藏我們就一目了然。這樣子對於日後大家在學習漢學、研究漢學,以及在推廣漢學,這是一個很大的幫助。

  關於正史類的典籍我們就重點介紹前四史,至於後面像《晉書》、《宋書》、《梁書》、《陳書》、《魏書》,一直到《北齊書》、《周書》、《隋書》,還有像《舊唐書》、《新唐書》,以及像《元史》、《明史》,這些史書的正史類的資料,我們就可以按照先前所學的這個方法,大家可以自己去看它的總目提要,然後根據這個目錄,自己分頭來查找這些史書都是在哪一冊、都是在哪一頁。如果大家能夠有機會可以去閱讀、去查找《四庫》的時候,大家就是要學會這樣的一個能力,就可以把想要找的這些譬如說經典的註解,或者是想要尋找的這些史書的內容,我們掌握了這個查找的方法之後,大家自己就可以開始動手去查找。因此,正史類的部分餘下的內容就由同學們自己來學習。

  像史部的要籍,這個在文獻學當中也是一門單獨的課程,因為中國歷史上這麼浩瀚的二十四史,還有這些編年類的史書等等,整個史部的典籍要介紹起來,時間也是很長。因為這堂課最重要就是讓大家掌握如何可以使用《四庫全書》,如何使用這些漢學的工具書,因此對於史部的內容,正史類我們就簡單的介紹到這裡。

  編年類的部分,著重是給大家介紹《資治通鑑》,以及《御批歷代通鑑輯覽》。《資治通鑑》,這是司馬光先生所撰寫的一部非常了不起的編年體的史書。《四庫薈要》的目錄當中,我們會看到這個作者是宋朝時期的司馬光先生,以及元朝時期胡三省作的音註。這個部分我們會跟大家做一下介紹。

  再來就是介紹《御批歷代通鑑輯覽》。關於《御批歷代通鑑輯覽》,前面在介紹史部的時候就已經有提到,因為雪公老人(雪廬老人)他老人家九十多歲在講《常禮舉要》,這時候老人家可以說是殷殷的勸勉我們,一定要學習經典、學習歷史。但是歷史這麼浩瀚,二十五史、二十四史插架森森,要把它從頭到尾看完也是很有困難的,因此雪廬老人就教導我們可以學習《御批歷代通鑑輯覽》。雪公老人他老人家對這部書可以說是瞭若指掌,很深入的去學習,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在李炳南老居士全集當中會看到有一部《中國歷史綱目》。《中國歷史綱目》,先前在跟大家分享《三字經》的課程,我們引用了很多。為什麼老人家可以編出這麼精彩的《中國歷史綱目》?老人家完全就是用這種表解的方式讓我們一目了然,從伏羲、神農、黃帝一直到唐代,歷朝歷代的歷史都用表解把它畫出來。老人家深厚的歷史功底,這其中有一個因素是在於對於《御批歷代通鑑輯覽》這部書老人家有深入。所以這九十多歲的老人一直勸勉我們,一定要好好的學習歷史,並且也做了一個比喻。

  因此編年類的書,我們著重就先介紹這兩部書。其他的書大家看《四庫薈要》的目錄,大家有興趣都可以自行來查找,這當中也有許多相當有分量的內容、相當有價值的內容,這都是收在《薈要》跟《全書》當中。

  接下來我們在這裡給大家補充一下,就是關於二十四史的內容,它如何跟師父上人所提倡的倫理、道德、因果教育相結合?我們在這裡就給大家介紹一本書,叫《歷史感應統紀》。這本書,特別是先前開吉跟大家分享《聖學根之根.百家姓》的時候,就講了很多的故事,都是從《歷史感應統紀》當中所選取出來的。這部書是淨土宗的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他老人家非常慈悲,知道現前的社會眾生的災難很重,所以他老人家一生都大力的在提倡因果教育,因為要挽救世道人心,只有通過來宣揚因果教育,才能夠達到化解災難、達到社會安定祥和這樣的目的。老人家所推廣的因果教育的典籍,其中有一部跟我們現在學習的歷史有關的,就是《歷史感應統紀》。

  我們先來看一下印光祖師的序文。在序文當中,老人家談到,歷史是「古今治亂賢愚之陳迹也」。古往今來,一個朝代為什麼會興盛,一個朝代為什麼會衰敗,興衰成敗的經驗與教訓都記載在歷史當中。而感應是「古今得失吉凶之徵驗也」。實際上我們來看這一部二十四史,就會看到它就是一部真真實實在講述倫理、道德、因果的歷史,這當中人物的善惡忠奸,以及他們的果報,這在史書當中是歷歷分明的。因此,通過學習歷史,對於古往今來的得失吉凶,它的徵驗,大家就能夠看得相當清楚。而「歷史多矣」,大家在最近學習《四庫全書》跟《四庫薈要》就會看到,歷史的典籍真的是浩如煙海,連雪公老人也說,要把二十四史全部讀完,那都幾乎是做不到的事情,「孰能一一徧讀」,怎麼可能一本一本的都把它讀完?縱使是歷史學家,他研究歷史,他有時候也是專門研究某一個專題,譬如說專門研究宋史、專門研究清代的歷史等等,這是因為史書非常浩瀚,你不可能一本一本的都全部把它讀完。

  所以印祖他老人家特別慈悲,特別為了宣揚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讓人們明瞭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個道理,於是特別在史書當中選取了因果報應的感應事蹟,非常顯著的內容,把它「統而紀之」,把它會集在同一本書當中,來提供給人們學習和參考。因為這內容都是出自於史書,它是非常有根據的,這不是無中生有的。用這本書用作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借鑑,這就含括了各行各業,含括了士農工商。無論你是君王也好,無論你是老百姓也好,學習了這部書,都可以真正的去落實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印祖他老人家希望通過對於因果的宣揚,通過對於倫理道德的宣揚,讓我們社會能夠安定,人民的生活能夠一片祥和、安樂,使得人人心與道合、心與佛合。無論是儒釋道的聖賢教育,這些經典當中都有講述倫理道德因果的內容。

  「須知感應云者」,什麼是「感應」?感應「即因果之謂也」,感應就是因果。我們修什麼因就一定會得什麼果,就如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個道理是一樣的。而如果我們想要避免這些惡的果報,印祖他老人家教導我們是必須修善因,一定要修善因、要積德累功,才能夠避免惡的果報。「儻或造惡因」,假如說我們造作的都是殺盜淫妄這些惡的因,那麼想要得善果,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下面這句話非常重要,印祖老人家說:「余常謂因果者」,什麼是因果?因果就是「世出世間聖人,平治天下,度脫眾生之大權也」。我們看印祖把因果定義概括得這樣的準確,它這個範圍又是這麼廣闊,就是你要治國平天下,如果離開因果教育,是做不到的;如果你要度化眾生,離開因果教育,也是做不到的。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印祖對於因果教育的重視。

  「若無因果」,假如沒有因果的教育,假如人們都不相信因果了,「則善無以勸,惡無以懲」。你要勸他去行善、要勸他去止惡,人們都不相信。為什麼?他覺得如果這世間都沒有因果,那我為什麼還要作善?我作善,我不是很傻嗎?不是很吃虧嗎?如果人沒有前世、沒有來生,如果人們都不相信前世今生以及因果報應的道理,那麼你勸他說,殺盜淫妄的事你千萬不要做,他又怎麼可能能相信?對於眼前所得到的利益,他又怎麼可能去放棄?所以因果在這其中起的作用是相當之大的。

  「遑論明明德以止至善,斷煩惑以證菩提乎。」假如說沒有因果教育,就想要達到儒家所強調的明明德、止於至善,這也是做不到的。更何況像佛家,佛陀的教育是教我們了生死、出三界,能夠證得圓滿菩提,如果我們連因果都不能夠相信,如果連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都不能做到的話,想要證得圓滿的佛果,那也是很遙遠的事情。從這裡可以知道,有因果一定能夠趨吉避凶,改過遷善。我們看到現在這個時代災難這麼深重,人類可以說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有這樣多的天災人禍頻繁的發生,所以很多人在這個時候都想要知道究竟如何能夠趨吉避凶,怎麼樣才能夠把凶災避免?殊不知,其中的道理、答案都在因果教育當中。

  下面說,「閑邪存誠,克己復禮,冀入聖賢之域,期登極樂之邦」,這就是我們學習因果教育要達到的一個目的。即使是儒家的「閑邪存誠,克己復禮」,如果你單純只是講這樣的一個道理,這當中若是沒有因果教育的補充,那這種克己復禮、閑邪存誠也是很難落實的,因為人們覺得人死如燈滅,我為什麼還要這麼辛苦的去落實這些修身的功夫?但是如果明瞭因果,他就自然,即使是在暗室當中,都不敢去做出違背天理良心的事情。「冀入聖賢之域,期登極樂之邦」,這個目標就更高了。佛法所講的「因果」是一個更加深奧的道理,所謂「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但是這樣高的一個境地,我們也是要從三福六和、要從五戒十善開始落實。如果一個人完全不明瞭因果、不懂得因果,他又怎麼可能去落實五戒十善、怎麼可能落實淨業三福?因此我們就可以看出因果教育的重要性。

  「上焉者安而行之,中焉者利而行之,下焉者勉強而行之,同得格物欲以顯良知,出迷途以登覺岸。」我們看印祖這個文,真的是字字句句都有非常深的道理。像這樣的序文,如果要深講,也是可以講到很深。「於以知」,從這裡就可以知道,「聖、賢、佛、菩薩、參贊化育之道」,聖賢佛菩薩教化眾生,他究竟用什麼可以概括?「其原始要終,不外因果二字」,可以用「因果」這兩個字來概括聖賢佛菩薩他們所教化的內容。所以千萬別小看這個因果,它淺的來說,就是我們這個世間的善法;深的來說,可以達到很深的境界,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個因果就可以達到圓滿菩提,這個教育。

  「而為天下古今治亂持危」,天下從古到今,人人都希望社會安定、天下太平,可是如何才能做到?師父上人常常強調,所謂「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一定要通過教育才能夠實現,而這個教育最基礎的就是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教育。「淑身覺世,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之一大根據」,這可以看出,因果這兩個字,不但是可以給我們這個社會帶來安定祥和,給天下帶來太平,乃至於我們學習儒釋道聖賢教育,想要超凡入聖,能夠真正了生死、出輪迴,這也是它的一大根據,也是離不開因果這兩個字。

  而印祖他老人家深深的體會到,要挽回世道人心,就不能不提倡因果報應的道理。假如說不能夠提倡因果報應的道理,即使這個人的學識、道德、神通、智慧跟聖賢佛菩薩一樣,「亦無如之何矣」,更何況是「其下焉者乎」,更何況是不如他的人,那就更是沒有辦法。但是世間人往往對因果的道理會產生誤會,譬如說這個因果,假如說他的善因善報的跡象並不是很明顯,或者惡因惡果的跡象並不是很明顯,往往人們會忽略它,而不能夠深入的去體察它。而對於因果顯而易見的方面,有時候因為又摻雜著別的因果在其中,乃至導致了人們沒有看到他實際上的報應。譬如有人看說,他為什麼作了很多的惡,沒有看到他有不好的果報?殊不知是他前世的善因,在現在這個善果圓成了,所以他現在所造作的惡業還沒有馬上見到惡的果報。因果之間的關係是非常複雜的,肉眼凡夫因為沒有辦法有這種神通力看到過去、現在與未來,所以他就產生了一個錯誤的看法,認為善惡都是空的,認為沒有因果報應的存在。這是凡夫錯誤的知見,於是就是由這種錯誤的知見,由這個一己的偏見,認為因果是不存在的,甚至於有許多凡夫對於聖賢佛菩薩所說的這些道理都認為是無稽之談,不可依從的。從這樣的邪見,尤其像這個世間我們看到,邪知邪見又能說會道的人很多,往往他們這些錯誤的知見,對於社會大眾產生很深的影響,這就是自誤誤人。

  於是因為這樣,特別是有一些學者,我們在近代有看到,完全否定了傳統的這種孝道精神,也完全否定了因果的教育,而且有很多學者他們影響力很大,相信他們的人很多。就這樣,像印祖所說的,「以一傳諸,變本加厲」,甚至於到後來人們連經典都不學了,連倫理道德都不遵守了,認為傳統文化所提倡的孝道、廉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有許多學者完全都對它進行了否定。正是因為聖賢教育被打倒了,於是怎麼樣?這個世界就充滿了邪知邪見,人們都認為,做出這些殺盜淫妄,做出這些不忠不孝的行為,都沒有什麼果報,於是社會就產生了許許多多的亂象。你看一直到現在,這種天災人禍不斷的產生,就使得整個社會都非常動盪,民不聊生。印祖他老人家教導我們,「究其根源」,要是去尋找這個根源,都是因為他不知道因果報應所導致的。

  而在民國十三年,就發生了江浙交戰這個戰爭。戰爭真的是人類的浩劫,當時有許多有志之士在戰爭當中就開始思考,如何才能夠止息這個刀兵的劫難。於是魏梅蓀居士來到上海之後,他跟印祖就有談到,這種刀兵的災難對於人類影響很大,究竟如何才能夠使戰爭這種刀兵劫永遠息滅,而且也希望將來不再發生戰爭了?這時候印光大師就勸勉他,說可以從二十四史當中,把關於因果報應非常顯著的道理摘錄出來,編成一本書,用這本書來做為天下後世一切各界的殷鑑。我們看印光大師他老人家是西方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化身再來,生活在民國時期,戰爭這麼頻繁的時代,他老人家就在這時候提出了因果教育,並且指明了,就是從二十四史當中,來挑出關於倫理道德因果,特別是因果報應非常顯著、明顯的證明,希望通過宣揚因果教育,可以幫助這個世界化解災難。你看他老人家真的是非常慈悲,悲心懇切。

  魏梅蓀居士聽了也非常歡喜,也很希望能夠圓滿這件事情,但可惜的是他年紀比較大。你像這二十四史這麼浩瀚的內容,在民國時代又不像我們現在,拿電腦搜索一下,可能就是很容易可以搜索到,在那個時代,史書真的是要一頁一頁的去翻,要不是年輕力壯的人,是不容易把它做圓滿的,年紀大了真的是不行。所以有許多祖師大德也都勸勉我們,無論是修行還是修道等等,都是要趁年輕。即使是要做善事,年紀大了,有時候也是力不從心,都是要靠年輕的時候才能把它做完。

  於是,在民國十六年九月,非常難得的,那時候聶雲臺居士就請許止淨居士來編輯,終於把這件事情做圓滿。印祖非常高興,他這裡談到「越樽代庖」,「樽」是指木或銅製的盛酒器,這也就是越俎代庖的意思。印祖一看到這本書有人把它編輯出來,這很難得,於是他老人家親自去料理跟安排印刷、流通的事情。而且因為聶雲臺居士最終幫助印祖圓滿了他要推廣通過二十四史這裡面的因果來編訂成書的願望,於是印祖特別高興,去料理這些印刷的事情,並且安排校訂,然後還集資來流通這部《歷史感應統紀》。

  而在民國這個時期,印祖他老人家首先是印了兩萬部《歷史感應統紀》。後來又重新排定,他想要讓青年的學生同樣,方便他們閱讀,就做了另外一種排版的方式。他老人家是希望可以印幾十萬部,我們想想看在民國時期,這個分量是相當之大的。而印祖他老人家不僅是流通這部《歷史感應統紀》,同時還有因果類的典籍,譬如說像《太上感應篇》的註解,有《感應篇彙編》,以及《了凡四訓》等等因果教育的書,流通的是幾百萬部。這是師父老人家粗略的統計,這都是可以體現出印祖他老人家這種悲心,希望世人都知道因果報應絲毫不差。這就是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就是一分一毫都不會差的,你修什麼因就會得什麼果,種善因一定會得善果,種惡因一定會感得惡報,就是這樣的道理。

  通過流通因果教育的典籍,印祖老人家希望使人人都能夠「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倫」就是倫常,「分」就是我們的本分。每個人在自己的倫常當中的位置,都去盡好各自的本分,能夠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如果能夠做到這樣,就可以達到天下太平、人民安樂的結果,這一定能夠實現的,這就不只是希望而已。

  因此,我們看師父上人在總結印光祖師〈傳法偈〉,這其中的開頭就是談到了「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之後才是「信願念佛,求生淨土」。因此,根本的還是要從倫理道德因果出發,我們先在自己的倫常本分當中把各自的職責盡到位。閑邪存誠,這些都是做人的根本,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再努力的去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就可以使得社會安定,天下太平。所以在這個時代,人們看到社會動亂不安、災難頻繁,而印光祖師就已經為我們人類指出了一條光明的方向,那就是要通過了解因果報應絲毫不爽的道理,人們都能夠盡好自己的本分,能夠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提出了用因果教育來化解世界災難的這個觀點,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因此,在《聖學根之根.百家姓》的課程當中,我們也是大量引用了《歷史感應統紀》這裡面的資料,這裡面有許許多多非常感人的故事,以及特別震撼人心的故事,都是出自於正史。這對於我們推廣聖賢教育是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在正史類之後,就為大家特別介紹了《歷史感應統紀》這部書。

  下節課我們再繼續來跟大家介紹編年類,從《資治通鑑》開始,來介紹編年體的史書。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