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工具書——開啟四庫的鑰匙

  

開吉法師主講  (第十五集)  2021/5/26  台南極樂寺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漢學工具書——開啟四庫的鑰匙》第十五集。

  在上一節課當中,為大家介紹了二十四史,以及在《四庫全書總目》史部當中所收錄的史部總敘,這是四庫館臣對於史部所收錄的典籍作的一篇總敘的文章。在上一堂課當中,我們學習到司馬光先生所編寫的《資治通鑑》,「世稱絕作」。而且這部《資治通鑑》,在歷史上有記載,它所採用的典故是非常多的,光是雜史諸書就收錄了二百二十二家不同的說法,而且它一個典故就有三四個出處。有人曾經在洛陽見過司馬光先生所作的《資治通鑑》的草稿,它整整堆滿了兩間房子。而四庫館臣在史部總敘當中有談到,這裡面他所搜羅的資料範圍非常廣泛,甚至連小說類的資料也都有收在其中。

  我們接著往下看,「然則古來著錄」,就是從古至今,中國的古人在編寫史書的時候,除了在正史當中去選取資料之外,同時還會參考許多資料,「兼收博採。列目分編。其必有故矣」。這一句就是關於司馬光先生作《資治通鑑》,在提要當中,四庫館臣做了這樣一句總結,可見得史書的編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往往需要花費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才能夠完成一部史學的著作。

  在《四庫全書》當中,把史部典籍分成了十五類,首先第一類就是正史。我們為大家所介紹的二十四史,就是收錄在正史當中。我們後面會介紹到〈御製重刻二十一史序〉,在《四庫全書》這個時期,乾隆皇帝在前面所御撰的序文,這個時候還稱二十一史,而不是二十四史。所以在《四庫全書》當中把史部的典籍分成十五類,就是從正史開始的。其次就是編年,正史的史書是屬於紀傳體的史書,但是第二個部分編年,這就是屬於編年體史書。編年體史書例如像《資治通鑑》,它就是屬於編年體,而不是紀傳體。此外,這十五類當中還有分作別史、雜史、史鈔等等。這個分類都是參考紀傳。為什麼會這樣分?這種分法跟古來史家在撰寫史書的時候,史書的體例分類,他有參考這個方面。再來還有時令、地理、職官等等,這是參考諸志,就是在史書當中有志。我們後面介紹《史記》跟《漢書》,就會介紹到這個史書的體例跟分類。還有史評,這是參考論贊。所以《四庫全書》分成了這十五類。

  而在歷史上還有譜牒。譜牒這個方面,我們學過《百家姓》就知道,中國人有記載家譜的傳統。而我們在講解《百家姓》,還有選用過一部《萬姓統譜》,《萬姓統譜》也是收錄在《四庫全書》當中,這樣的譜就不是單一姓氏的譜,而是各個姓氏都把它會集在一起。我們比較早的可以看到的就是唐朝的時代,就有姓氏學的一些著作,像《元和姓纂》,像這個書到清朝的時期已經失傳了,四庫館臣又把它從《永樂大典》等圖書當中摘出來,編入《四庫》當中。因此,在編輯《四庫全書》的期間,清朝的學者,他們也是做了大量的工作,對文化的保存是很有貢獻的。但是唐朝之後,在譜牒這個方面就比較衰微,「故從刪焉」,所以就沒有收錄譜牒這個部分。

  而私家的記載是宋明,宋朝跟明朝,這兩個朝代是比較多的。可是這兩個朝代的私家的記載也是存在一定的問題,也就是我們常常在《四庫全書總目》當中看到的兩個字:「門戶」,存在一些門戶之見。因為宋朝、明朝這個時期,學者的風氣有一點不太好的地方,就是好議論,好議論變成就會產生一些門戶的派別,有門戶之見。彼此之間有門戶之見,互相都不接受對方的觀點,這裡就會產生一定的問題。這是關於私家記載,他在這裡就有一段論述,總體的就是講宋代跟明代,在私家記載方面,存在一定的偏頗的見解以及門戶之爭。像這種門戶之爭以及聚訟這類的問題,彼此之間都意見不合,這種問題在作《四庫提要》的時候是常常會批評這樣的做法。

  它這裡就舉了一些例子,我們就不一一的把它列舉出來。到後面說,「李燾卒參互而辨定之。至今遂無異說」,前面有很多各種不同的說法,最後還是有學者出來一一對它進行了辨證,最後才平息了各家不同的說法。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提要》是清代學者的著作,它特別是在考證方面有獨到之處,清代考據學,在考證一些問題上面,這些學者是下了很多功夫。這是在前面我們學習《十三經注疏》,以及十三經的各種註解,我們學了很多提要,從這些提要的內容當中,就可以看出清代學者在考據學方面深厚的功底。

  最後這裡就談到,「然則史部諸書」,史部的這些典籍,「自鄙倍冗雜。灼然無可採錄外」,除非說這個書實在是差到沒法用了,否則只要這部書「其有裨於正史者」,裨就是助益跟幫助的意思,只要這個書、這個註解對於正史是有幫助的,有一定的好處,「固均宜擇而存之矣」,都會把它收錄起來,因此《四庫全書》收錄的範圍,相對來說是比較廣泛的。

  而我們來看一下《四庫薈要》,因為《四庫薈要》在目錄,就是第一冊的目錄上面,對於經部、史部,這四部的各種典籍目次是特別清楚,所以我們在這裡就把它列舉出來。大家看一下《四庫全書薈要》的目錄,可以打開這本書,或者是看投影片上面的圖片,大家就會看到在目次這一頁,我們有把史部的內容特別框出來,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四庫薈要》的分類和《四庫全書》還是有所不同的,在史部當中,它一共是分了十二類,這和《四庫全書》所分的十五類是不相同的。《四庫薈要》的分類就相對簡單一點,像正史類、編年類、時令類、地理類。前面的兩類還是相同的,就先從正史開始,有二十一史,編年類就會有編年體的史書。所以它的開頭還是從紀傳體史書跟編年體史書開始的,接著才是時令、地理、詔令、法制、史評、目錄等等的,它最後還有譜錄類。這是通過目次,我們來了解《四庫薈要》的史部分類和《四庫全書》是有一定的差異。

  再來,接下來我們再打開1-45,1-45這就是史部的目次。史部的書是從《四庫薈要》的八十七冊一直到第二百四十五冊,這個範圍都是史部的範圍。那我們在查詢的時候,就會看到史部的書它的顏色和經部是不同的,史部,《四庫薈要》跟《四庫全書》都是紅色,這是世界書局版跟商務版的《四庫》都是屬於紅色系列的,這樣就和經部的分界可以一目了然的分得清楚,從綠色一直到紅色,有這樣的一個差別。

  再來我們來看正史類,《四庫全書薈要》正史類的內容,在投影片上大家也能看到,是從《史記》開始,《史記》、《前漢書》、《後漢書》,還有《三國志》,這就是前四史。在目錄當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它的編者以及寫註解的這些作者。例如《史記》是司馬遷所撰寫的,而它的註解則是宋朝時期裴駰的《集解》,唐朝司馬貞的《索隱》,以及唐朝張守節的《正義》,這就是《史記》所收錄的內容。例如像《前漢書》,《前漢書》就是《漢書》,是漢朝時期班固所撰寫的。當然,班固的父親班彪,還有他的家人,妹妹班昭,都有參與過《前漢書》的編寫。這是它的作者,而《前漢書》寫註的註者,則是唐朝時代的顏師古。

  我們看前四史,接著是《後漢書》,《後漢書》是宋朝時期范蔚宗所撰寫,范蔚宗實際上就是范曄,可能范曄這個名字大家更熟悉一點。而《後漢書》的註解則是唐朝時代李賢,也就是章懷太子所作的註,梁代劉昭補志並註。這就把《後漢書》的作者,以及註解的作者都呈現出來。而《三國志》是晉朝時代陳壽所撰寫的,宋朝裴松之作的註。

  接下來我們看到《晉書》,《晉書》就很特別,《晉書》這部史書是唐太宗御撰的,作者寫的是唐太宗。有《晉書》的《音義》,是何超所作的《音義》。而《宋書》則是梁代沈約所撰寫的。下面是《南齊書》,《南齊書》是梁代蕭子顯所撰寫。這正史類我們這樣看就會一目了然。

  大家再看1-46,這是下一頁。下一頁就接續前面,我們就會看到《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到了《舊唐書》,唐代的歷史有分作《舊唐書》跟《唐書》,《舊唐書》則是後晉時期劉昫所撰寫的,《唐書》是宋朝時代歐陽脩和宋祁等撰寫,這裡有董衝所作的《釋音》。所以《唐書》有《舊唐書》跟《唐書》,《唐書》也稱作《新唐書》,《新唐書》就是歐陽脩等大臣所撰寫。而歐陽脩除了撰寫《唐書》之外,他還撰寫了《五代史》,《五代史》是歐陽脩撰寫,註解則是徐無黨所作的註。在《唐書》和《五代史》之間,則有《舊五代史》,因此《五代史》也是分成《舊五代史》和《五代史》這兩部史書,它的撰寫者是不同的人,《舊五代史》則是薛居正等大臣所撰的。

  接下來就是《宋史》、《遼史》、《金史》,一直到《元史》,我們看《元史》的作者是明朝時期的宋濂,宋濂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學者,他作了《元史》這部史書。最後一部就是《欽定明史》,《欽定明史》這裡寫欽定就是指國朝欽定,國朝是指清朝,它自稱國朝,欽定就是由朝廷正式所頒布的史書。二十四史的確立,也就是到了《明史》等史書編纂出來之後,這二十四史的名稱才正式確立,這個時代也是在清朝的乾隆時代。我們看作者這個部分,就會看到《明史》這一部史學的著作,它是經歷了三朝的君王,從清聖祖仁皇帝,就是康熙皇帝,一直編到世宗憲皇帝,這是雍正皇帝,最後到了清高宗,也就是乾隆皇帝的時候,重加筆削而後成書,它是在前人的基礎之上,最終在乾隆朝完成了定稿,所以《明史》也是經歷了三代的君王。

  文化的工程,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一樁事情。我們在學習經部,這時候看到《周禮》、《儀禮》跟《禮記》的註解,在清朝時代去編訂《三禮義疏》,也是前後經歷了三代,三禮在康熙、雍正的時期都沒有完成它的註解,最後是到了乾隆皇帝的時代,才用了十多年,用了十一年的時間完成了這《三禮義疏》的註解。因此,這樣的文化工程,經典的傳承,就是在皇帝親自護持之下,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一樁事情。我們中國的歷史,真的是源遠流長,這史部的典籍,把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來龍去脈都記載得很清楚,這也是我們中華文化當中一顆非常耀眼的明珠。

  前面這個部分就是屬於正史類,這都是屬於紀傳體的史書。到了下一個部分,我們看1-47這一頁,就正式進入了編年類。編年類的史書特別要著重來介紹的,主要有《資治通鑑》。《資治通鑑》這部書大家都很熟悉,是宋朝時代的學者司馬光先生所編寫的一部編年體的通史,這是史學界一部很了不起的著作。這部書收錄在《四庫薈要》當中,還有元朝時期胡三省的《音注》。

  接下來我們再看1-48這一頁的目錄。在這個目錄當中,紅色的框框,在這裡有特別框出了一本書,叫做《御批歷代通鑑輯覽》,這部編年體的史書是清朝乾隆三十二年所頒布的。這也是我們在前面的課程當中,曾經為大家分享過雪公老人(雪廬老人)在講解《常禮舉要》的時候,就介紹過這部《御批歷代通鑑輯覽》。老人家勸我們要學習經典跟歷史,但是歷史,這二十四史、二十五史這樣的浩瀚,從何學起?確實是很難,所以老人家建議我們要學習這部《御批歷代通鑑輯覽》,雖然這部史書的分量也不小,但是比起浩瀚的二十四史來說,要學起來相對就更加容易一點。所以雪公老人對於這部書是下了很深的功夫,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在雪廬老人的《全集》當中,看到老人家把整個歷史的綱目編寫出來,這個對於我們學習歷史是有很大幫助的。老人家就是用表解的方式,把中國歷史,從上古時期一直到唐代,前後的歷史都用表解的形式把它畫出來,一目了然,對於我們學習歷史是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們之前在跟大家分享《聖學根之根.三字經》,所選用的也是雪廬老人所編輯的《中國歷史綱目》。這部《御批歷代通鑑輯覽》會給大家做一下介紹,讓大家了解一下雪廬老人勸我們讀的書大致的內容。

  接下來,我們把《四庫薈要》史部的這個目錄,主要是正史類跟編年類,先把它提出來,其他像地理類、詔令類,我們看地理類就有《山海經》、《水經注》,它都是收在地理類當中;還有法制類、別史類,別史類就包括了《國語》、《吳越春秋》,這些典籍都是算在別史類,還有像《通鑑紀事本末》等等這些史書,鄭樵的《通志》是記載在別史類。其中有一些書我們在後面的課程當中也會介紹。

  還有像下面有一個是故事類,這裡有《通典》,還有《文獻通考》,像這些也都是我們漢學工具書課程當中會含括的內容。因此史部的典籍,這也是內容相當豐富的。

  接下來,我們就開始正式的來看文淵閣本的《四庫全書》。大家先看史部一,史部一在正史類,在目次當中大家就可以看到,這一本書就從《史記》開始,《史記》是漢朝時代司馬遷所撰寫的,同時這裡它有收錄了三家的註解,就是宋朝時代裴駰的《集解》,還有唐朝時代司馬貞的《索隱》,以及張守節的《正義》,這是《史記》的三家註。在《四庫全書》還附了考證。

  那我們打開正史類,第一部書就首先會看到一篇序文,這篇序文也比較簡短,這是乾隆皇帝所作的「御製重刻二十一史序」。這個史書我們前面有介紹過,從前四史開始,一直到二十一史、二十四史、二十五史,它有一個演變的過程,一代一代的不斷的去撰寫史書,最後二十四史在清朝乾隆皇帝這個時代才正式確定下來。

  我們來看一下這篇簡短的序文。「御製重刻二十一史序」,「御製」就是乾隆皇帝所御製的。「七錄之目」,什麼是「七錄」?《七錄》這部書就是南朝時期梁代的阮孝緒所撰寫的。在歷史上,我們都知道劉向、劉歆是漢朝時代著名的學者,他們是父子二人,劉歆曾經作過一部目錄學的著作,叫做《七略》,到了南朝時代,王儉還有作《七志》,這都是歷史上圖書目錄學方面的著作,非常有名。而《七錄》這本書就是南朝時代阮孝緒所撰寫的,它也是目錄學專著。所以整個《四庫全書》為什麼分作經史子集?這個跟傳統上目錄學對於圖書的分類是有關聯的,就是這種四部分類法,從古代在史書的目錄學著作當中就有這樣的分類法,所以清朝時期在編《四庫》的時候,把典籍分成四部,也就是經史子集,它是有歷史根據的,不是突如其來的發明。

  《七錄》之目,就可以說古時候目錄學的著作,它在分目錄的時候,「首列經史」,首先就把經跟史排在前面,所以「四庫因之」,清高宗乾隆皇帝在下令編輯《四庫全書》之時,就繼承了這樣的一個傳統,把《四庫全書》跟《四庫薈要》所收藏的典籍分為了經史子集這四部。

  「史者」,做為史書來說,它有什麼樣的歷史作用?乾隆皇帝概括說:「史者,輔經以垂訓者也」,首先它是輔經,它對於經典是一個輔助,因此經史不分家。一個君王從經典當中要汲取治國的智慧、理論、方法,可是同時也要兼顧史書。為什麼?歷史上歷朝歷代的興衰成敗的經驗,就是從二十一史、二十四史、《資治通鑑》等等這些史書當中可以學習到很多。因此「史者,輔經以垂訓者也」,歷史本身就是對於經典的一個輔助和補充說明。「垂訓」,可以說它也是代表了聖賢之人垂訓於後人的一個重要典籍。

  而在歷史上,我們看到「尚書、春秋、內外傳」,內傳跟外傳,「尚矣」。到了司馬遷這個時代,司馬遷完成了一部歷史上了不起的史學巨著,就是《史記》,《史記》是屬於紀傳體的史書。而司馬遷在編寫《史記》的時候,他把史書的體例做了一個開創性的編寫,在《史記》當中就把它分成了紀、表、書、傳等等(這個我們後面會介紹),於是就成就了這一部彪炳歷史的《史記》。於是司馬遷所開創的史家的體例,到了班固再撰寫《漢書》這個時候,他就有繼承下來,並且在司馬遷《史記》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

  「累朝載筆之人,類皆嫺掌故」,歷朝歷代這些撰寫史書的專家學者們類皆嫺掌故,「嫺」就是熟練的意思,就是對於歷史的掌故很熟悉,「貫舊聞」,對於這些舊聞都能夠融會貫通、了解,同時「旁羅博采」,旁羅博采是真實不虛的,前面我們分享過史部總序就談到,像司馬光先生在編寫《資治通鑑》,除了正史的資料之外,他另外還參考了許多這些雜史的諸書,光是雜史就參考了二百二十二家的資料,此外還有像一些小說的資料等等的,總之它有選用的價值,在他編寫《資治通鑑》之時,他都會選用。所以乾隆皇帝在這裡談到,寫史書的人要完成一部信史,這對於他本身的學問等各方面的要求是很高的。你看像司馬遷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史書當中所寫的很多內容,他都會到實地上親自去做考察,而且還要參考很多的典籍。班固在作《漢書》,還有司馬光先生作《資治通鑑》,他都是如此。因此一部信史要能夠完成,這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史家執筆之人,他自身的德行、學問、見識等等,多方面的素質都必須要具備,才有能力來撰寫史書。「後之述事考文者,咸取徴焉。」正是因為史書是一部信史,你看史上面加上一個信字,這個信字可不得了,它可以取信於後人。史家這個筆法往往都是相當嚴謹,他不會輕易的去下筆。從最初像孔子在作《春秋》,春秋筆法,以及左丘明作《左傳》,留下來這麼重要的一部《春秋》的註解。從古時候開始,凡是寫歷史,史家的筆法就是相當嚴謹,因此留給後人來考證或者是取徵都是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乾隆皇帝是一位非常重視經典文化的君王,而且康雍乾時代的君王都是尊重儒釋道的聖賢,以及這些經典。特別在乾隆時代,它就有一些重要的文化工程,對我們後世影響深遠。譬如說乾隆皇帝下令要校勘《十三經注疏》,我們現在在讀十三經的註解,就是清朝時代所留下來的。有學者特別還對於《十三經注疏》進行了校勘,有《校勘記》,這都是乾隆時代經典文化的成就。除此之外,乾隆皇帝又想到歷史也是很重要,除了經典之外,歷史的重要性跟經典是相輔相成的,於是「復念史為經翼」,「翼」就是輔翼、輔佐的意思,歷史就是給經典做證明的,輔助經典來教化眾生,它有這樣的一個重要作用。「監本亦日漸殘闕」,之前所見到的本子,到了清朝時代漸漸殘缺,於是就需要重新來編訂和出版史書。於是乾隆皇帝「併勅」,「勅」就是下令的意思,「校讐」,校讎是校勘,所以乾隆皇帝就下令來校勘史書,並且出版流通,「以廣刋布」,這就使得不僅是經典得以保存後世,而且也使得中國浩瀚的二十一史、二十四史都能很好的留傳給後世。「其辨譌別異」,這個字念訛,它跟訛字是異體字,「譌」就是錯誤的意思。既然要對史書進行校勘,以及要正式出版,那一定要把這裡面,例如說有錯字、有錯誤的地方需要校訂出來,「是正為多」。在史書卷末的考證,「一視諸經之例」,就是按照它的體例。

  而《明史》這部史書,我們剛剛在看目錄的時候就一目了然,知道《明史》這部書是經歷了康雍乾三代的君王,一直到乾隆時代才最終定稿。所以「《明史》先經告竣」,《明史》這部史書在乾隆朝最終能夠告竣,就是事功完畢,也就是編訂校勘完成,可以正式出版流通,於是在二十一史的基礎上加上了《明史》這部史書,合在一起就稱為二十二史,「煥乎冊府之大觀矣!」「冊府」是古時候的君王藏書的地方,就叫冊府。冊府之大觀矣,有了這部史書,那真的是讓君王藏書的所在可以熠熠生輝,有了經典,又有了歷史,這對於特別崇尚經典、崇尚文化的清代君王來說,他覺得這是一件特別了不起的大好事。

  「夫史」,我們看後面這句話就相當重要,所以我們在《四庫全書》這一頁,這篇序文當中有把它特別框出來,特別用紅色的顏色框出來,就說明這句話是很重要的。我們看《四庫全書》史部一正史類的243-1這一頁,這頁的書影上面我們就把這句話框出來了,大家可以重點來看,這是這篇文章的重點。「夫史以示勸懲」,勸懲,「懲」就是警戒、教訓的意思,歷史興衰成敗的教訓是給後人留下很深的警示的,「昭法戒」,什麼事情可法,什麼事情須戒,這在歷史上它的善善惡惡都寫得很分明,可以效法學習的,以及要引以為戒的,這在歷史上都是記載在史書上,所以對於歷史人物的善惡忠奸,這史書都記載得相當清楚。「上下數千年」,我們中國歷史五千年,實際上也不止五千年,可能還會更加久遠,「治亂安危之故」,這個朝代為什麼會興盛,以及另外一個朝代為什麼會衰敗,這其中的治亂興衰的教訓都記載在史書當中。不僅是如此,還有「忠賢奸佞之實」,歷史上這些善惡忠奸的人,像一些忠臣,他念念都是為了百姓謀福利,他究竟都做了哪些利益社會、利益國家的好事;還有奸臣,他是如何去危害社會,最終會有什麼樣的下場,像這種善惡忠奸的例子,在史書當中也是歷歷分明。還有「是非得失具可考見」,確實歷史它就是一面鏡子,對於其中種種是非得失,以一個君王來說,我們在史書當中會看到君王的本紀,這個君王執政的一生當中,究竟他在為政當中有哪一些優點值得學習?或者是像亡國的這些昏君,他又有哪些教訓值得借鑑?是什麼因素使他亡國的?像這樣的內容也是在史書當中具可考見的。

  「居今而知古」,我們生活在現前的時代,人生即使是活到一百年,時間還是很有限的,可是當我們如果了解了上下五千年的浩瀚歷史,就如同是一位已經有五千多歲的老人,在給我們講述他的人生經驗,這對於我們現實社會、現實生活的啟迪是無比深遠的。「鑒往以察來」,這就說明歷史就是一面最好的鏡子,我們去了解過去,可以指導我們在現實的社會當中應該如何去做,也可以幫助我們,去為後世的子孫應該如何來給他們留下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這些都是在歷史當中可以去吸取的經驗與教訓。

  揚子雲曾經說:「多聞則守之以約,多見則守之以卓。」最後乾隆皇帝說,這「豈不在善讀者」,就是我們善於讀經典跟歷史,善於去體會經典跟歷史給予我們的智慧,「之能自得師也哉!」

  這篇序文其實是很簡短的,但是內容是很有含量,也很有力度。這是在乾隆十二年的二月朔,朔就是農曆的初一,就等於說是二月初一,這一年正式頒布了這篇序文。這時候因為《明史》已經完成了,所以在這個時候在二十一史的基礎之上,加上《明史》就成為了二十二史。

  我們剛剛看到乾隆皇帝在序文當中所講到的歷史的作用,以及給予我們的啟發,可以這樣說,歷史就是一個真實的因果。我們在學習《聖學根之根》的〈百家姓〉,就講述了許多從史書當中所節取出來的這些因果的公案,這在史書裡面記載著很多。佛門的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這個時代就編纂了一部書,這部書完全是從史書當中所節取出來的,就是《歷史感應統記》這部書,讓我們通過對於歷史當中許多公案的學習,就了解到了因果是真實不虛的。

  師父上人在這幅墨寶當中,也給我們談到了因果教育的重要性。因為佛家特別強調三種布施得三種果報,就是財布施能夠得財,法布施能夠得到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則能夠得到健康長壽。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師父上人強調因果教育是教我們如何脫貧致富,同時也是如何離苦得樂的教育。我們人生活在這個世間,無論是富貴窮通,還是吉凶禍福,都是離不開因果的。這點我們要是掌握了歷史,了解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對於因果的道理就更能夠深信不疑。能夠明乎此理,我們能夠真正明瞭因果的道理,自然就能安分守己,而且不怨天不尤人。為什麼?我們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都是自己所造作,而不是老天爺給予的,不是上天加在我們身上,而是自己的善惡行為就會產生一定的果報。了解了因果教育,能夠努力改過遷善、積功累德。大家都了解了命運的真相,從個人的角度上來講,我們認真努力的去改正自己的過失,並且努力的斷惡修善、積德累功,就能夠改變自身的命運;對一個家庭、對於社會還有國家,也都是如此。如果這個國家的人都是深信因果,如果我們都能夠通過對於歷史的學習,真正明瞭因果的理論,歷史上的事實它都是真實不虛的,我們深信因果,於是從這時候開始能夠認真努力的改過向善,努力的積功累德,去改造自身的命運,我們一定可以過上幸福美滿的人生。做為一個國家,如果整個國家的百姓都能明瞭因果,這個國家自然就會社會安定、天下太平。為什麼?因為人們都不敢去造作惡業,這些殺盜淫妄酒種種的惡業、惡行大家都不敢再做了,知道造惡一定會有惡報。而且這個國家的人民都努力的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那麼國家的國運就一定能夠昌隆。這也是可以特別通過因果教育,以及學習歷史,這樣兩者結合在一起,可以給我們個人、家庭和社會都帶來很大的幫助。

  下面我們看,在文淵閣本《四庫全書》史部一這本書當中,大家翻開243-35,也就是這一冊的三十五頁,在這裡就會看到,這段是關於司馬遷所作的《史記》的提要。我們在後面開始介紹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史書《史記》,會跟大家介紹一下《史記》的提要。

  首先來介紹一下《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司馬遷,我們在PPT上所展示的是江逸子老師在《華夏道統源流圖》上所繪製的司馬遷的德相。關於他的生平,我們在《聖學根之根.三字經》的課程當中也都有介紹過,在這裡著重看一下他作這部《史記》。他作這部《史記》是司馬遷以卓越的識見,去追尋歷史的演變,於是他用了十三年的時間,完成了《史記》這部巨作。這部巨作是從黃帝的時代開始,止於獲麟,因為止於獲麟這個時候,孔老夫子所作的《春秋》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停下了他的筆。《史記》一共有一百三十篇,是中國最早的、最完整的紀傳體的史書。班固對於《史記》的評價也是很高的,是「謂之實錄」。而且司馬遷同朝的學者劉向跟揚雄都讚頌司馬遷是「良史之材」。

  我們看到江老師這幅圖,就會感受到司馬遷懷著憂憤,去完成了《史記》這部了不起的史學巨著。他這種在內心承受巨大痛苦的時候,他仍然能夠走出人生的挫折,來完成撰寫《史記》這麼重要的歷史使命,這是司馬遷非常了不起的一個地方。而且他一生也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你看他除了在小時候特別勤奮好學,而且他的這種家學淵源,底子是相當深厚,所以他十歲就通達古文;到了二十歲,他就到各地去雲遊,他所走過的路程,在《史記》當中他所撰寫的很多內容,都是他親自曾經去考察過的地方,他曾經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等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樣的人生經歷,對於他撰寫《史記》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這是江老師所繪製的司馬遷,讓我們通過這樣的一幅畫,可以對司馬遷有一個更為形象的認識。

  而在《三字經》當中有這樣的一句經文,說:「史雖繁,讀有次。史記一,漢書二。」我們先前在分享《三字經》課程,曾經講過這句經文。「史雖繁,讀有次」,就是說史部的內容很龐大,你看這史書插架森森,你要把它全部讀下來是很耗費時間的,所以《三字經》當中也有教導我們,可以抓住重點來閱讀史書,學習歷史就是從《史記》開始。《史記》,因緣生老師在這裡有介紹,這是中國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後世的史書都是參照《史記》的體例來寫的。這一點,譬如說我們到了後面會跟大家介紹《漢書》,大家就會看到《漢書》的體例是如何在《史記》的基礎上再進一步的去進行修正,就是班固在這個基礎上,又重新對於史書的體例有做了一定的修改。

  但是做為司馬遷來說,他是屬於開創性的。在《史記》之前並沒有紀傳體這樣的先例,所以司馬遷他是開創了紀傳體史書的先河。像《史記》當中有「本紀」、有「世家」、有「列傳」等等,這都是司馬遷在作《史記》的時候,就確定了這樣的體例。譬如說「本紀」就是給帝王所作的傳記,還有像「世家」是給諸侯所作的傳記,「列傳」則是給士大夫所作的傳記。

  《史記》它一共是有二十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這以前我們在中文系上課,我記得老師好像有開過一些課程,給我們介紹史部要籍、經部要籍,像這些都是要背下來的,十表、八書、二十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這是《史記》的體例。因為它是開創性的,這個體例在司馬遷之前寫史並不是這樣分的。表跟書也是司馬遷所開創的文體。表和書,表,在史書當中沒辦法把每一個人的傳記一一的都列舉出來,但是這些臣子、大臣等等,又不能不在史書當中呈現,所以就作了表,列表來觀覽;書則是指國家的典章制度,譬如說像《史記》當中有「封禪書」。

  《史記》這部書有五十二萬六千多字,可以說是史書當中的精華。後世的史書的歷史價值,當然每一部書也都是不相同的,但是因為《史記》它是屬於開創性的這種做法,有很多方面都是前人所沒有的,所以人們最終對於《史記》這部書是評價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對它的評價是很高的。

  我們來看《四庫全書》跟《四庫薈要》當中,都有關於《史記》這部書的提要。我們可以打開《四庫全書》,或者是看《薈要》都可以,《四庫全書》是在史部一正史類,243-35,如果是《四庫薈要》,同樣打開《四庫薈要》史部的第一冊正史類,打開87-28,大家可以看到有一段提要,這段的提要文是比較簡短的。我們知道四庫提要,它也是經過了反覆的修改之後才成為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總目提要》的內容是比較長,但是有時候我們在《四庫全書》或者《四庫薈要》當中所看到的提要則是比較簡短,提要之間也是存在著一些差異。

  我們來看一下這段簡短的提要,在PPT上,這裡展示的是《四庫薈要》的書影,大家也可以看PPT。司馬遷的《史記》是一百三十卷,這部書再好,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所以人們對它的評價,當然總體上來說是很高的,可是對於它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學者之間有不同的觀點,也會對它有一些內容會有一定的評論。譬如說班固就曾經說他「尚黃老」,他是崇尚黃老,「傳游俠貨殖,為悖於道」,班固也許是站在一個儒家比較正統的思想當中,對於司馬遷,可能他的思想方面,以及他在作像「游俠貨殖」,因為像中國古人都是屬於比較重農抑商的社會,對於商人這個社會地位,在古時候是很低的;還有像「游俠列傳」,司馬遷在《史記》當中有包括的,如果是站在一個儒家正統的思想角度上,當然會對它是有一定的批評。但這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為司馬遷的性格就不是那種特別一板一眼的,所以我們看人,可能還是要從一個大的方向、從一個大的格局上面去看他。當然《史記》已經算是很好的一部史書,但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就是人站在不同的觀點,也會對它有不同的看法。所以班固說它「悖於道」,這應該還是站在儒家思想的角度上,對它所提出的批評。

  再來,鄭樵也有談到,「上下數千年」,這幾千年的歷史「跼蹐」,「跼」是彎腰,「蹐」就是後腳接著前腳這樣小步的走,也就是幾千年的歷史就含括在這麼簡短的七八書當中,「博雅猶有所未足」,還是有它不足之處。「而紀傳表書之體」,可是他所開創的這種體例,就是開創紀傳體史書的先河,以及《史記》當中像「十表八書」等等的,這種體例的開創是「百世莫能易焉」,這是對它正面的一個評價。

  「苐其詞㫖古奧,又年月地理間多踈舛」,「踈舛」,「舛」就是舛誤,有一定的錯誤。《史記》有三家註:晉朝時代徐廣有《音義》三十卷;在宋朝時期裴駰則作了《史記》的集解,這有八十卷;到了唐朝時代司馬貞有《史記》的索隱三十卷,還有張守節的《正義》三十卷。雖然在清朝以前,這《史記》的三家註有合在一起刊刻的版本,但是校勘這個方面稍微欠缺一點。乾隆皇帝就看到明朝時期所留下來的南北監的板本「漸就漫漶」,「漫漶」的意思就是,因為古書都是在木頭上所刊刻的板,時間上經過了長時間風雨的侵蝕,它可能會變得比較模糊。「漫漶」就是形容一個書時間長了之後它就有所損壞,而不能夠分辨裡面的內容,就有這個問題。於是,乾隆皇帝的時代就下令要重新來出版二十二史的史書,正式出版流通,然後後面還附了考證,就如同十三經的註疏一樣,這也是乾隆時期的一個重要的文化工程。「而史記為諸史冠冕」,「冠冕」是領袖的意思,它在所有的歷史紀傳體的史書當中是第一部,「校讐精審皆非以前官私諸刻所得比也」,乾隆朝這個時候刊刻史書,對於《史記》這部書,校勘方面是下了很大功夫。

  這段文是比較簡單,可是我們看到,到了《四庫全書》的〈總目提要〉,關於《史記》的提要就比較長一點,我們來看一下這段文。《史記》是司馬遷所撰寫的,由褚少孫所補。司馬遷的事蹟,在《漢書》當中就有司馬遷的生平,有他的本傳。而褚少孫,根據張守節的正義,他有引張晏的說法,認為褚少孫是潁川人,他是元成年間在朝廷當中擔任博士。再來,在《褚顗家傳》當中,它記載認為褚少孫是梁相褚大弟的孫子,在宣帝的時期擔任博士。他生活在沛這個地方。他的老師是王式,王式是當時的一位大儒,所以稱他為先生。以上這兩種說法有所不同,可是漢宣帝末年跟成帝初年它們之間的時間相差得並不遠,它們只不過差了十七八年的時間。

  「案」,「案」字是四庫館臣在這裡就開始解說,根據司馬遷的自序,《史記》有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一共是一百三十篇。而在《漢書》司馬遷的本傳當中則是說,其中有十篇有缺失,其中有十篇有錄但是無書,就是沒有這個內容。而張晏在註解當中,他認為是司馬遷過世之後,他「亡」字後面所列舉的這些,從〈景帝紀〉、〈武帝紀〉,一直到〈三王世家〉、〈龜策列傳〉等等,他列舉的這一串都是司馬遷過世之後所佚失的、所失傳的。但是劉知幾在《史通》當中,他認為這十篇在司馬遷的時代就沒有完成,所以只有目錄而沒有內容,他就駁斥了張晏的說法。

  而四庫館臣去考證這個問題,他根據〈日者列傳〉跟〈龜策列傳〉,在這裡就有記載「太史公曰」,同時又有記載「褚先生曰」,太史公就是司馬遷,褚先生就是褚少孫,同時就有記載「太史公曰」跟「褚先生曰」,「是為補綴殘槀之明證」。「補綴」,「綴」就是修補、縫補的意思。「殘槀」,「槀」跟文稿的稿是異體字,是相通的。通過這個文可以看出,他曾經補綴殘稿,於是就可以判斷出劉知幾《史通》所說的,這個說法才是比較可靠的。就是劉知幾認為前面所列舉的這十篇,在司馬遷的時代並沒有完成,因此後來是由褚先生(也就是褚少孫)又把它作了修補。但是在《漢志》,就是在《漢書》當中記載,《史記》一百三十篇,他並沒有說它有缺失,這就是說明到了《漢書》成書的時代,官方所頒布的官本就已經有褚少孫所續寫、所修補的內容,已經合在一起了。

  而且在〈日者〉跟〈龜策〉二傳當中,這裡面有「臣為郎時」等等等,有這段內容,就說明了褚少孫去修補《史記》、補充《史記》的時候,「嘗經奏進」,有把這個內容奏報給朝廷。其中說「褚先生曰」這個內容,「殆後人追題」,這個應該有可能是後人把它加上去的,這樣子才能夠和司馬遷所作的可以分得出來,「以為別識歟」,「歟」也是一種疑問的口氣。四庫館臣在這裡並沒有下一個絕對的、肯定的定論,是他推測是這樣。

  在周密的《齊東野語》,他摘錄了司馬相如的〈傳贊〉當中,就有「揚雄以為靡麗之賦勸百而諷一」,有這樣的內容。同時他又摘錄了〈公孫宏傳〉當中有一段內容說,「平帝元始中」,在平帝的元始年間,曾經下詔「賜宏」,「宏」就是公孫宏,「賜宏子孫爵語」,給公孫宏的子孫賜爵,有這樣的一段文。還有焦竑在《筆乘》當中摘錄〈賈誼傳〉當中有一段說:「賈嘉最好學,至孝昭時列為九卿。」以上的這幾段都不是司馬遷的時代所能看到的,它是司馬遷之後時代的歷史。王懋竑也在他的著作當中說:「《史記》止紀年而無歲名」,就是《史記》當中只紀年,但是沒有紀歲,而在現在《史記》的十二諸侯年表上列一行載庚申甲子,這些字都是後人所增加進去的。

  從這些可以看出,《史記》成書之後,它不但是曾經有散佚,就是前面所講的,像〈景帝紀〉、〈武帝紀〉等等,有很多的內容,有十篇沒有完成,只有目錄,後人把它補上去的,而且後來有些內容有所散佚,「且兼有所竄易」,還是有人對它的文字做了一些修改。但是「年祀」,「祀」在商朝時代就是指年的意思,就是指的「年祀縣邈」,「縣」不是讀現,是通「懸」字,意思是年代久遠,「年祀縣邈」就是這個意思,「今亦不得而考矣」,因為《史記》是在漢朝時期(西漢的時代)完成的,距離清朝編訂《四庫》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幾千年,因此這當中的有一些修改等等的,暫時還沒有辦法考證。「字句竄亂。或不能無」,當然也是存在字句竄亂的問題,但「至其全書」,但是總的來說,《史記》這整部書「則仍遷原本」,這還是司馬遷的原本。

  而焦竑認為「續之者」,都有哪些人來續寫《史記》?有「馮商孟柳」。另外在《後漢書》當中也有一段記載,認為「嘗刪遷書」,就是這裡有指出現在的《史記》並非本書。像這些說法都是「則非其實也」,就是說這些說法都是沒有根據的。因為《史記》這部書從晉唐以來,晉就是晉朝,唐就是唐朝,它的傳本,留下來的這個本子「無大同異」,差別並不太大。只有在唐朝開元二十三年曾經下令,把《史記》的〈老子列傳〉排到〈伯夷列傳〉之上。為什麼會這樣做?這個跟唐朝時代的君王皇室崇尚老子、崇尚道家的學說是有關係的。

  此外,《史記》這部書還有宋刻,宋朝時期的刻本。在南宋時期,南宋廣漢張材又曾經刊去褚少孫所續寫的內容,後來趙山甫覺得它不完整,又把褚少孫的書「別刊附入」,又把它附進去,但是在清朝的時代就沒有見到這個本子。所以「世所通行。惟此本耳」,我們現在在《四庫全書》所看到的這個版本,是清朝時代所通行的本子。另外這裡引用了孫奭的一個說法,這個說法也是「宋人詐託古書」,並不是現在這個本子的脫漏。

  其實我們看四庫館臣,他為什麼要對於一些問題進行這樣多的考證?其實他這種考證,它所含括的範圍,就是我們現在在文獻學當中所學到的,包括文字、聲韻、訓詁、版本、校讎等等,就是它所含括的範圍是比較廣的,這個是編訂《四庫》的時候實際上的一個需要。為什麼?因為你要確定收錄到《四庫》當中,它的版本是不是一個正確的版本,還有它的作者,最終要敲定作者是誰,寫註的註解的人又是什麼人,等等這些很繁瑣的問題。在編訂《四庫》的時候,這是代表國家的一個文化工程,一定是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的。你不能說,學者我把這些書編進來,到底歷史上對於某些問題有爭議,譬如說,這個版本到底是不是一個可靠的版本,你收到《四庫》來。再來就是說,到底是要寫這個作者是誰?譬如說古來有不同的說法,可是到了四庫館臣在編書的時候,他代表清代的皇家,他一定要有一個朝廷認可的說法。這也就是為什麼編《四庫》的時候,我們會在《四庫提要》裡面看到,他那麼認真的去考證各種問題,然後把一些有爭議的地方解釋清楚,在考證等方面下這麼大的功夫,實際上這也是編訂《四庫全書》跟《四庫薈要》的實際需要;另外就是說,清朝時期的學風本身就是如此。

  所以我們現在可以看到這麼完整的一套《四庫》的寶庫,也是要深深的感恩清朝時代的這些專家、學者們,他們下了那麼多功夫,幫我們把種種的問題釐正,把它搞清楚、搞明白,讓我們不再有疑問,在學習的時候就可以很多經典的註解,或者是歷史的版本,我們就可以遵照《四庫全書》跟《四庫薈要》的本子來學習,這也是讓我們從這裡建立了信心,也生起恭敬心跟感恩心。

  再來這裡還有一段,「又學海類編中載偽洪遵史記真本凡例一卷。於原書臆為刊削」,他說《史記》真本是什麼?是司馬遷藏在名山當中的舊稿。其實這個事情四庫館臣也下了定論,這種說法都是荒誕的說法,沒有根據的說法,是不足以相信的,不要去相信什麼《史記》真本、《漢書》真本這些問題。《史記》的三家註,三家註就有裴駰、司馬貞和張守節這三家的註解,到清朝的時代依然有留傳下來。最初這《史記》的三家註是「各為部帙」,「帙」,在古時候線裝書一套稱為一帙。最初這《史記》的三家註是分別流通的,並沒有合在一起,是到了北宋的時代,三家註才合成一部書。

  而這個版本,這裡就有談到《史記》的版本,譬如說有明朝時期國子監的刊版,還有南監本,它都有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也就是為什麼到了清朝還要重新再校勘史書,這也是一個歷史的需要。「然彙合羣說。檢尋校易」,明代留下來的《史記》版本,像國子監的刊版,還有南監本,也有它的優點,也有它的缺點,所以現在到了清朝編輯《四庫全書.史記》的時候,把這三家合併在一起的本子收錄進來,「以便觀覽。仍別錄三家之書。以存其完本焉」。因此我們在《四庫全書》跟《薈要》當中所看到的《史記》,它就是包括了《史記》三家的註解,就是裴駰、司馬貞和張守節。這一點我們剛剛有給大家看到《四庫全書》的目錄,《四庫全書薈要》的目錄,在目錄當中大家就可以看到這《史記》收的是司馬遷的原書,再加上這三家註,這就一目了然了。

  我們來看一下《四庫全書總目》,這裡面所收錄的提要,這個比《四庫全書》跟《薈要》所收錄的提要,內容就更加的完整,內容更長。

  說到這裡,想跟大家介紹一下最近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錄製了一系列的節目,這個節目叫做「典籍裡的中國」。在前一段時間,我們曾經陪同師父上人看過這個節目,這也是有法師、同修們推薦的。這個節目做得非常之好,我們曾經看過像《尚書》,還有《史記》,都曾經在「典籍裡的中國」節目當中播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是花了很大的精力,這是為了響應中央恢復傳統文化這樣的一個號召,所以特別策劃了一系列的節目,來講述中國歷史的《尚書》、《史記》、《本草綱目》等等這些典籍,這是對於我們中國人的人文精神都有非常深刻影響的一些典籍。

  慎海雄先生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領導,他曾經講述過為什麼要策劃「典籍裡的中國」這個節目。譬如說我們已經學過《尚書》,現在又學了《史記》,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典籍裡的中國」這個節目,裡面的「尚書」跟「史記」,就對於這兩部典籍有一個特別形象的了解。這個節目做得是格局相當的大,氣勢很恢弘。策劃「典籍裡的中國」這個節目,慎海雄先生就曾經談到,他策劃這個節目是為了響應中央在恢復傳統文化的號召。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們中華文化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經歷了這上下五千年文脈不絕,根本的原因是在於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子孫以典籍為媒介,薪火相傳,一代一代的繼承下來。而在我們古漢語的詞典當中,像韋編三絕、汗牛充棟、洛陽紙貴……中國古人用很多讚美而又敬佩的詞語,來稱頌典籍的魅力和文化的傳承。而我們中國國家主席曾經說過,古詩文經典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了我們的基因。這些經典它無形的內核就是中國精神,它有形的載體就是中華的典籍。

  在新時代當中,中國政府深刻洞察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跟中華民族發展的內在關係。所以就像中國國家主席所說的,「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有其獨特的價值體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

  因此,正是為了響應政府的號召,所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這個領導他們就想到了典籍。因為剛好這個領導他就是中文系出身的,當年他在學中文的時候,有許多教古文獻的老先生都已經白髮蒼蒼了,年紀已經很大了。現在政府開始提倡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於是這個領導就想到了典籍,因為文化的典籍是優秀文化的集大成者。你看這「上下五千年」,這是時間,「縱橫八萬里」,這是空間。我們中華傳統典籍,包括四書五經、二十四史,你看這個就是我們在這堂課的開頭就為大家介紹的經跟史,從孔子、孟子、老子等等,一直到史學、哲學、經學,還有許多美麗的神話傳說,譬如像盤古開天地、神農嘗百草,實際上這是真實的歷史,這不是神話,還有倉頡造字等等,這些典籍是博大精深的,它把中華兒女的民族品格,還有民族精神都濃縮在字裡行間,也凝聚成了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綿延不絕的歷史長河。

  同時慎海雄先生還有談到,在世界的四大古文明當中,為什麼只有中華文明能夠綿延至今?他強調,「中華文明看似柔和,實則堅強」,實際上是一種很堅強的文明。所以為什麼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這些文明古國它們已經成為了歷史,可是只有中華文明經歷了五千年的風吹雨打,在現在依然是生機勃勃,為什麼會這樣?這就體現出了中華文明它這種堅強的韌性。

  於是「觀成敗、鑑得失、明是非、知興替」。優秀的典籍是中華民族共享的記憶,也是我們跟歷史的精神接續,這對於我們的過去、現在跟未來,都有很重要的意義,它會福澤中華民族後世千年。於是從優秀的典籍當中入手來傳播傳統文化,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會策劃這樣一個節目,叫「典籍裡的中國」,通過這個節目,我們就可以看到《尚書》、看到《史記》,還有《本草綱目》等等這些節目。

  「優秀文化是人類共同的語言。中華傳統典籍是講好中國故事的獨特資源。」而我們看到在國際上有很多漢學家,他在這裡有指出其中一位著名的漢學家——馬悅然先生,馬悅然先生是瑞典學院的一位漢學家,他當年漢語的入門讀物就是《左傳》,這是《春秋經》的註解。他在這裡也舉了很多例子,許多國際上知名的漢學家都曾經,例如翻譯過竹林七賢嵇康的《琴賦》,還有白居易的《文集》等等,白居易的《文集》也成為東瀛,就是日本皇室爭讀的文獻。通過這些例子來證明,優秀的文化是全人類共同的語言。而今天的中國正在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傳統的經典就是我們跟世界進行文明交流互鑑的一大優勢。文明交流互鑑,就是中國國家主席曾經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當中所提出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

  蘇東坡曾經說過,要「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在中國歷史上有這些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這是五千年象形文字壘起的一座座精神高峰。多攀登這樣的精神巔峰,登高望遠,於我們個人,可以拓展拓寬自己的人生長度和寬度;於我們民族,可以夯實精神厚度,進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篇文章是任職於中央宣傳部的一位領導,他同時也是策劃「典籍裡的中國」節目的一位領導,他曾經在「人民網」當中發表這樣的一篇文章,來說明為什麼要策劃「典籍裡的中國」。

  我們現在學習十三經、學習二十四史,後面還會介紹《資治通鑑》,大家可以參考這個節目,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我們先前曾經陪同師父上人看過這個節目,大家看了也都特別感動。看到前人為了傳承經典、護持經典,他所付出的心血和代價,激勵人心的這些歷史,讓我們今天再重新去讀誦經典、去閱讀歷史的時候,知道前人為了讓我們能夠看到這麼了不起的文化典籍,他們所付出的心血和代價,這樣我們在讀書的時候,這種使命感就會油然而生,敬畏之心就會油然而生。

  師父上人常常在墨寶當中所寫的這四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記得在我們漢學院要進行入學考試的時候,大家都曾經學過幾首歌,其中這個歌的歌詞當中就有橫渠先生所說的四句話。這也就是我們要傳承漢學、要繼承漢學首先要立定的一個志向,有了這個志向之後,我們就可以克服許許多多的困難,能夠在一生當中堅持把傳承儒釋道的聖賢教育做為我們人生的使命,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因為國家滅亡不怕,但是一旦文明要是斷絕了,這才是人類真正的危機。所以我們在這樣的一個時代,肩負起繼絕學、開太平的使命,這是我們人生一件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這也是我們共同立定的志向。

  關於《史記》,就先為大家介紹到此地。接下來介紹二十四史的第二部史書《漢書》,《漢書》是前四史當中的第二部。我們先前在《聖學根之根.三字經》課程當中,也曾經講過這一段經文,《三字經》說:「史雖繁,讀有次,史記一,漢書二。」前面已經介紹過《史記》,接著就是《漢書》。關於《漢書》,四庫館臣對於它的評價是很高的,這個在後面大家在學到《漢書》的提要的時候就會看到,四庫館臣說:「是書歷代寶傳」,世世代代傳下去,「咸無異論」,都認為《漢書》是一部很了不起的史書,這個歷朝歷代大家沒有不同的看法。可見《漢書》繼《史記》之後,它又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紀傳體的斷代史。《漢書》是我們中國第一部紀傳體的斷代史,因為《史記》是紀傳體史書,但是它並不是斷代史,而第一部斷代史就是《漢書》,也叫做《前漢書》。

  《四庫全書》當中我們會看到,有的地方稱它作《漢書》,但是有的目次也稱它作《前漢書》,無論是《漢書》還是《前漢書》,指的都是同一部書,之所以叫做《前漢書》,是為了跟《後漢書》區別開。這是紀傳體的斷代史,斷代史所指的它就是講其中的一個朝代,而不是各個朝代的通史,這個是斷代史。

  《漢書》是由東漢年間的史學家班固所編寫的,但是這也不是班固自己獨立完成的,這是在他父親的基礎上編寫的。他父親就是班彪,班彪的兒女,一位是班固,還有一位是班昭,班昭也是中國歷史上很了不起的一位女德的典範。因此班固是在他父親班彪的基礎上,「繼采前史遺事,傍貫異聞」,在這個基礎上編寫而成《漢書》。但是因為班固過世的時候這部書並沒有完成,所以後來就由班固的妹妹班昭繼續把它編寫完成。這部《漢書》前後經歷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在建初年間才修成,它所記載的是漢朝建國到王莽新朝滅亡。它一共有八十多萬字,二百三十年的歷史。其中是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我們後面會跟大家介紹,它的體例跟《史記》有所不同,它是在《史記》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一個體例。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關於《漢書》我們就留待下節課再來繼續跟大家分享,今天的課程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