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工具書——開啟四庫的鑰匙

  

開吉法師主講  (第十三集)  2021/5/22  台南極樂寺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漢學工具書——開啟四庫的鑰匙》第十三集。

  在上一堂課,我們共同學習了十三經當中的《論語》,關於《論語》還有《孟子》這兩部經典,在《四庫全書薈要》的目錄當中,也介紹了幾部註解。我們打開1-40,這是《四庫薈要》的目錄,就會看到論語類,以及後面的孟子類、四書類,這是《薈要》的分類。而《全書》的分類和《薈要》則略有不同。在論語類當中,我們著重介紹了收錄在《十三經注疏》當中的《論語注疏》,接下來就是介紹了四書類當中的《四書集注章句》,這是朱熹朱夫子為四書所作的註解。後面還會為大家介紹《日講四書解義》,《日講四書解義》是清朝時代康熙十六年,由康熙皇帝所御定的四書註解。因此,《論語》這部經典,我們下面的課程就會著重來介紹這幾部註解。

  在上一節課,學習了《四書集注章句》,這是朱熹朱夫子為四書而作的註解。我們也有介紹過,就在英國漢學院成立的這段時間,師父上人也特別印了一部《四書集註》,這是在世界書局所印的一部朱熹朱夫子的註解。譬如說,我們看到內冊,有《上論語集註》,這個本子是宣統二年的精校本。這一本書就把這四書的註解都含括在其中,也是很有參考價值。

  而關於《四書集注章句》,上一節課為大家介紹了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當中,四庫館臣所作的提要之文,我們學習了一半,今天就繼續來學習這一段文。在提要當中就有談到,「中庸雖不從鄭註」,這是四書當中《中庸》的註解,它雖然不是用的鄭玄所作的註解,「而實較鄭註為精密」,而實際上他這部註解對《中庸》的解釋更加的精密。

  而關於漢儒跟宋儒他們之間的不同,四庫館臣在這裡簡單的幾句話就做了說明。在考證之學這個方面,宋儒則是比不上漢儒,因為我們看到漢朝時期的讀書人、這些學者,他們在註解經典,從訓詁、章句、名物等方面,就有他的獨到之處,這是考證方面的學問。但是「義理之學」,宋朝時期的學者則是強調對於經典的義理的闡釋,在這個方面,「漢儒亦不及宋儒」,就是漢朝時期這些學者、讀書人,跟宋朝時期相比,他在義理方面就比不上宋儒。「言豈一端。要各有當」,更何況像鄭玄的註解當中,他有註得好的地方,在這部《四書集注章句》當中,他也是會選用的。譬如說「戒慎乎其所不睹」,這個我們讀經文都很熟悉了,像這四句當中,所用的解釋就是採取鄭玄的註解。還有「雖有其位」這一節,「又未嘗不全襲其文」,全部都採用了他的解釋。所以朱夫子在作這部註解之時,對於古人的註解有他選用的一個原則跟標準。

  「觀其去取。具有鑒裁」,「鑒裁」就是審察識別人、物優劣的才能,叫做「鑒裁」,也就是朱夫子在選取古代註解,究竟哪些選哪些不選,他則是有他獨到的一個標準,「尤不必定執古義以相爭也」。我們有跟大家分享過,四庫館臣作的提要,常常都是在幫人們平息爭端,因為宋朝以來,有一種不甚可取的風氣,就是很多學者往往會為了一些問題,彼此之間產生爭執,這個造成的一些負面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還有《論語》、《孟子》,朱夫子在作註解也會選取古人的註解。這裡就舉例了,譬如說,「論語瑚璉一條。與明堂位不合」;再譬如說,「孟子曹交一註。與春秋傳不合」,所以有的人在這裡就會產生懷疑。殊不知朱夫子在《論語》「瑚璉」這一章,他所用的是包咸的註解,而在《孟子》「曹交」這一處選用的是趙岐的註解,因此這些註解可以看出朱夫子是有選用古人的說法,而並不是他自己憑空去造出一種說法,不是他杜撰的。

  又譬如說像《論語》經文當中有「夫子之牆數仞」,註解當中說,「七尺曰仞」,就是關於「仞」到底是多高,它的註解是七尺。可是「掘井九軔」,註解卻說「八尺曰仞」,這個仞是八尺。同一部書裡面,關於同一個字出現了不同的解釋,有的人覺得這是不是也有矛盾之處。但殊不知,它說「七尺曰仞」,這個仞是指七尺,這也是採用包咸的註解,「八尺曰仞」,這裡所選用的則是趙岐的註解,也就是關於仞到底是多高,在古來的註解當中說法就有差異。

  從這裡可以看出朱子作這部《四書集注章句》,是「鎔鑄羣言」,就是把古往今來各家的註解、各家的說法會集而成的,「非出私見」,並不是朱夫子個人的一己之見、個人的私心私見去註這個經文。所以關於這些一定要詳細的去考證,究竟他為什麼這樣來解釋,不能夠說我發現這裡互相矛盾,是不是朱子註得有問題?這裡就需要深入的再去探究。

  而朱夫子一生的精力,四庫館臣在這裡就有談到是「殫於四書」,「殫」就是竭盡,竭盡全力的意思,就是朱夫子一生的學問、精力大多數還是用在四書經典之中。所以朱子關於四書的註解就有相當的價值,「其剖析疑似。辨別毫釐」,無論是它的義理,還是說它在訓詁上面的意思,當中差之毫釐的這種差別,就是他如何去判斷哪一個意思是符合聖人經典的本意,他是下了功夫的,這點就是《四書集注章句》這本書的價值是「遠在易本義、詩集傳上」,就遠遠在朱子其他的註解之上。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上節課跟大家分享,師父上人有一次談到這部書,就是在去年,師父上人老人家還是說,我們學這個經典,還是依從朱熹朱夫子的這部《四書集注章句》。這個說法是很有道理的,我們看四庫館臣在這裡對於朱熹這部註解的評價,同樣是相當的高。

  「讀其書者」,我們現在學習經典,學習經典的註解,「要當於大義微言」,在它的微言大義之中,要「求其根本」,就是要真正的認知它的根本,他的這個註解是不是有根據的?是不是古人就是這樣註的?不能夠光從表面上去看,好像這裡跟那裡怎麼註得有矛盾?這個看得就很淺。

  所以這裡就有談到,明朝以來有很多學者,無論他是攻擊朱子,還是支持朱子的,他們之間都有一些門戶之見。而由於有了這些門戶之見,就不能夠真正認識朱子為四書作這部註解的本意,這是很可惜的。你看這裡有談到,從明朝以來的讀書人攻擊朱子是「務摭」,「摭」就是拾起的意思,他專門去挑他在一些字詞的註解上有一些缺失,拿這些缺失來攻擊他;可是尊崇朱子的人,也是從這些細枝末節方面去回護他,這種爭端都是屬於門戶之見。四庫館臣在這裡也再次提到這個門戶之見的問題,這個詞我們在提要當中常常會看到,就是希望大家不要有這種派別的爭端,也不要有這種門戶之見,希望平心靜氣的去真正體會聖賢經典的原意。

  關於這部《四書集注章句》就為大家補充到此地。接下來,大家再看文淵閣本的《四庫全書》,經部二O二,四書類。我們把封面和內文的照片都有放在投影片上,大家看到這個封面是綠色的。等到下一個階段,我們再學習二十四史就會看到,《四庫全書》的封面就變成了紅色。這個是經史子集四部在《四庫全書》和《四庫薈要》當中,它是用不同的色彩來辨別的。有一個說法是,它是代表著春夏秋冬,這不同的顏色。

  我們打開經部二O二這一冊,就會看到這冊當中的目次,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日講四書解義》,也就是關於四書在清朝的一部重要註解,就收錄在這一冊當中。《日講四書解義》是清朝時代喇沙里、陳廷敬奉敕編,就是奉君王的詔令來編這一部註解。

  大家看208-1這一頁,這「208」同樣是這本書在整個《四庫全書》當中的冊數,我們打開第一頁,就會看到〈御製日講四書解義序〉,就會看到這篇序文。這篇序文是康熙皇帝所頒布的,因此《御製日講四書解義》這部註解,是在康熙皇帝的時代就已經定稿了,正式出版流通。

  在這部註解的開頭,康熙皇帝就有這樣的一篇序文:「朕惟天生聖賢,作君作師。」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一個稱呼,叫做「天地君親師」。師父上人也曾經說過,從前在福建曾經看到家家戶戶的堂屋上面,都供奉著天地君親師的神位,這就是君親師和天地並列在一起,可以看出他是如何的尊貴。身為古聖先王,身為君王,他要為天下的老百姓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君就是君主的意思,師就是老師,他同時就要具備君親師這三種身分。君就是要領導他;作親,就像父親對待兒女一樣,你要養育他、照顧他、關懷他;師則是老師,同時對待普天之下的百姓,你還要用聖賢的教育來教化他。無論是聖賢之人,還是做為君王本身,他都具有君、親、師這樣的責任。

  「萬世道統之傳,即萬世治統之所繫也。」這個道統,從軒轅黃帝,乃至更早的伏羲、神農的時代,在上古時期開啟中華文明的源頭,一直到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這個道統是代代相傳。因此我們中國人所施行的政治就是聖賢的政治,這些君王既是聖賢,又是身處在君位,就是所謂的內聖外王,是這樣的身分。因此中國人代代相傳的就是這種聖賢的政治,道統跟治統,它們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所以歷朝歷代的君王,都是用儒釋道的聖賢經典來教化百姓。

  這些聖賢人在古時候,就有「堯舜禹湯文武」,「文」就是周文王,「武」則是周武王,這之後到了春秋的時代,又有孔子、曾子、子思、孟子,這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這也是聖賢之人在我們中國教化眾生。而聖賢人所留下的經典就有很多,特別是到孔子這個時代,孔老夫子是集大成者,把古聖先王所留下來的這些經典系統的做了整理,而使我們現在就可以看到像《易》、《書》、《詩》、《禮》、《春秋》,這都是聖賢的經典。此外,還有《論語》、《大學》、《中庸》、《孟子》,這四部書合稱為四書,是從宋朝朱夫子的時代才把它合為四書。

  而這些經典的價值和作用是如何?我們看康熙皇帝在這裡對它的讚歎可以說是無以復加了,讚歎到了極致,「如日月之光」,就如同日月的光明一樣。我們人類的生活是離不開日月的,如果失去了日月的光明,我們的地球將會陷入黑暗。同樣的道理,假如沒有聖賢和經典的教化,我們也會如同生活在暗夜之中。因此古人才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因為經典的智慧之光可以照破黑暗,如果失去了經典的教育,那我們人類,換句話說,沒有倫理道德,也沒有因果、沒有聖賢教育,那就會進入了無休止的災難和無盡的黑暗當中。「嶽瀆之流峙於地猗歟!」「嶽瀆」就是指的五嶽和四瀆,「峙於地」,五嶽跟四瀆它們是聳立在大地之上。這都是一種比喻,就體現出了康熙皇帝對於聖賢經典的讚歎,這是讚歎到了極致。

  「盛哉!蓋有四子」,這「四子」指的是誰?四子所指的就是孔子、曾子、子思,還有孟子。所以儒家的道統就是從孔子一直到孟子,這是至聖和亞聖,之後再代代相傳。這裡說的四子就是指的這四子,「而後二帝三王之道傳」,正是因為有了孔孟,所以古聖先王教化眾生的道統才能夠傳承到後世。「有四子之書」,正是有了孔子、曾子、子思和孟子他們所留下來的經典,「而後五經之道備」,於是五經,其實五經就是孔老夫子述而不作,他是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把古聖先王的道統全都進行整理,而成為五經的經典。

  而「四子之書」,就是譬如說像《論語》、像《孟子》,這些經典則是把五經的經典如何在生活當中落實,就說得更加的清楚。因此像四書,我們看四書這四部經典,前面的《大學》、《中庸》所講述的是理論,而《論語》跟《孟子》所闡述的則是如何將這些理論在生活當中去落實,那麼孔孟就為我們做出最好的表率。「四子之書,得五經之精意而為言者也」,因此像《論語》、《孟子》這樣的經典,它就是把儒家五經當中的要義闡發得更加的清楚。雖然這些經典有理論、有方法,可是我們可以體會到,像孔子、孟子這樣的聖賢人最偉大的地方,就是他把經典實實在在的在生活當中落實給我們看,等於說是做出了榜樣。所以我們來學習效法他的榜樣,從而能夠對於五經,對於《詩》、《書》、《禮》、《易》、《春秋》這些經典能夠有更加深入的認識。

  所以傳承道統的人,他的功德真的是不可思議。為什麼說在這個時代,在傳承傳統文化常常在提到,要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就是經典雖然存在,但是如果傳承經典的人沒有了,這個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所以人是很重要的,就是世世代代都要有人,能夠把經典講清楚、講明白,並且把它落實在生活當中,這就是繼絕學、開太平,就是要靠這樣的傳人來落實。

  我們看康熙皇帝接著就有談到孔老夫子,孔老夫子被尊為至聖先師。我們知道在歷史上其實有許多朝代,歷朝歷代的君王都是非常尊重儒釋道三教的聖人。那麼孔子,康熙皇帝說,他是「以生民未有之聖」,他是大聖人。「與列國君大夫及門弟子論政與學」,孔子那個時代他是曾經周遊列國,到了各個諸侯國當中,和這些諸侯國的國君進行交流,還有孔老夫子也有很多的門生弟子,有三千弟子,其中有七十二賢,所以《論語》這部書就是孔老夫子和他們討論政治、討論學問。「天徳王道之全,脩己治人之要」,它都是在《論語》這部經典當中體現出來,這裡體現出了夫子的王道政治的主張以及像修己治人。這裡就可以看作是《大學》裡面所講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夫子是如何闡釋的,在《論語》這部書當中就能夠體現出來。

  《大學》、《中庸》,這是四書當中的另外兩部經典,這是出自於《禮記》,「皆孔子之傳」,而這個是曾子和子思獨得其宗。在這裡我們會看到像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這些重要的經文,都是在學庸當中記載的,又譬如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大學》的綱目。「性敎中和,天地萬物之所以位育」,我們在經文當中會看到「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九經達道之所以行也」。

  這些都是康熙帝對於四書當中的《大學》還有《中庸》的重要義理,在這裡進行了闡釋。他這篇文章雖然很簡短,但是如同我們前面學過康熙帝,譬如說康熙皇帝關於《孝經》的註解,前面那篇序文,我們也是剛剛學完,他能夠在很短的篇幅當中,就把這麼重要經典的奧義講述得非常清楚,所以看了這個文章,真是第一流的好文章。

  「至于孟子」,孟子在儒家是亞聖,他雖然沒有直接跟隨著孔老夫子學習,但是他是私淑孔子,他跟著孔子的弟子傳承了儒家的道統,他真正是「繼往聖,而開來學」,這就是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在孟子的身上就集中的體現出了這種傳承道統的精神。「闢邪説,以正人心」,在《孟子》當中,我們會看到這洋洋灑灑,許多文章真的是讀起來讓大家覺得有一股浩然正氣,孟子就是用這樣的一種氣勢,去把一些邪知邪見、邪說邪行扭正過來。「性善仁義之㫖」,孟子是主張性善,人性本善,而「仁義」這兩個字則可以代表孔孟的思想,所謂「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孔子的思想則是集中體現在「仁」這個字,而孟子則著重於闡釋「義」這個字的要旨,「著明於天下,此聖賢訓辭詔後,皆為萬世生民而作也」,這就是為萬世之生民而作的,所以孟子真正就是做到了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道統在是,治統亦在是矣」,我們前面有談到過,就是在中國古代這個政治,它就是屬於聖賢政治,所以它道統跟治統是合為一的,許多的君王既是聖賢人,他又是做為天子的身分來教化百姓。

  正是基於四書當中這些經典,就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些經典的價值,它歷久彌新的價值,因此在歷朝歷代這些賢哲之君,就是這些君王他們在真正建立了一個朝代,要制禮作樂,要把天下治理得能夠社會祥和、天下太平,他靠的是什麼?他所仰仗的都是聖賢的經典,他所施行的則是聖賢的政治。因此他「創業守成」,這就是他要開創一個朝代,同時不但是要打天下,而且還要治天下,這時候他依靠什麼?他依靠的就是這些經典。這個我們在唐朝、在宋朝、在清朝,總之歷朝歷代許多君王在治國平天下的時候,都是尊崇表彰聖賢經典,並且把這些經典講清楚、講明白,在宮廷當中就會有經筵日講的制度。這個制度也是代代相傳,在歷史上許多朝代,君王都會延請專家學者到宮廷當中來講解聖賢經典。所以到了清朝時期,這些康雍乾時代的君王也非常重視這種經筵講席的制度。因此在講席當中,譬如說講解四書、講解《周易》、講解《尚書》,這些課程都有編訂成講義,這些講義在康雍乾的時代編輯完成之後,就收錄在了《四庫全書》當中。這對於我們學習經典是很有參考價值的,為什麼?因為做為君王,我們在前面說過,他所關注的就是希望如何把經典經世致用的價值呈現出來,所以他的目的和一般讀書人去解經目的是不同的。就是說他學了經典,這經典的原理原則如何幫助一個君王來治理國家,這樣的註解就具有這種價值。

  那麼「朕」,這個朕指的就是康熙皇帝本身,「紹祖宗丕基」,「丕」就是大的意思,他是紹承祖宗的基業,康熙皇帝也是一位特別精明能幹而又年輕有為的君王。「孳孳」,孳孳就是形容一個人特別勤勉,勤勉不懈,「孳孳求治」,他很認真的要尋求如何治理國家的方法,「留心問學」,他同樣也是效法前代的做法,就是很認真的去學習儒釋道的聖賢經典。

  下面這段文講的就是經筵講席制度,他讓儒臣,讓這些有學問、有德行的大臣,把儒家經典編輯成了講義,這些講義都是在宮廷當中去開課講學,皇帝就帶著文武大臣一起來聆聽經典的道理。這些課程後來就留下了講課的講義跟筆記,就是由這些筆記整理成了《御製日講四書解義》這樣的註解。這個註解是「務使闡發義理」,就是希望能夠把儒家經典的義理闡發透徹,「禆益」,裨益就是幫助、補益的意思,就是希望對於現實社會的政治能夠有所幫助。這也是嚮往古聖先王這種大同之治小康社會,真正是把聖賢政治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曾經實現過。所以像康熙皇帝這樣的君王,也很希望在古時候的這些盛世之治也能夠在現代的時代實現。於是怎麼辦?就向經典學習,向古聖先王來學習。「同諸經史進講」,你看他學習是多麼的勤奮,「經歴寒暑」,無論寒來暑往,「㒺敢間輟」,「間輟」就是斷掉的意思,寒來暑往都不敢間斷,不敢間斷學習。

  我們可以看到,康熙皇帝真的是落實這句「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是一個很好的榜樣,他自己做為君王,本身就是很勤奮好學,遇到什麼問題,就願意向儒釋道的聖賢來尋找答案,所以他每天認真的學習,都不敢中斷、不敢鬆懈。

  而且,當他在宮廷當中所講的《日講四書解義》這部註解完成之後,這是「兹已告竣」,就是這部書、這部註解編輯完成了,他又希望能夠跟全天下的臣民來共享,「思與海内臣民共臻至治」,就是共同努力來達到聖賢政治,能夠落實聖賢政治,達到社會安定、天下太平的效果,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就特地把這個四書的註解進行校刊之後,能夠頒布給天下的臣民,同時能夠留傳後世,於是就加上了這篇序文。

  後面這句話就非常重要,「每念厚風俗」,就是一個社會、國家風俗要能夠淳厚,「必先正人心」,他要從什麼地方開始做起?要從正人心開始,就是人心端正,人人都能夠恪守倫理道德,都能夠深信因果,這對社會風俗就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而「正人心,必先明學術」,人心要端正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這些經典的教化。這個君王非常聰明,他不是讓天下人跟著他學,而是他帶著天下人一起向聖賢人學習、向經典學習,這樣大家都沒話說。用這種方法來治國平天下,這是最聰明的一個做法。

  「誠因此編之大義,究先聖之㣲言」,他希望把古聖先王這經典的微言大義,都能夠通過這個註解講述清楚。「則以此為化民成俗之方」,通過聖賢的經典來教化百姓,使得百姓人心端正,民風淳厚,達到化民成俗的效果,「用期夫一道同風之治,庶㡬」,「庶㡬」就是或許可以的意思,你看他說話也是很委婉、謙和這種口氣,「庶㡬進於」,說或許可以進於什麼?「唐虞」就是古時候堯帝跟舜帝這兩位君王,合稱為唐虞,「三代」則是夏商周三代,他就希望說,如果我大清王朝也是遵循聖賢的教化、聖賢的政治來落實,希望也能夠達到太平盛世,如同堯舜禹湯的時代,也如同夏商周三代那個時期一樣,達到天下太平的效用,所以「進於唐虞三代文明之盛也夫!」

  這就是康熙皇帝為這部《御製日講四書解義》所作的序文,就是《日講四書解義》,讓我們體會出他的良苦用心。

  我們接著看下面這一段文,這一段文則是在《四庫全書總目》當中的一段提要,這是四庫館臣對於這部《日講四書解義》的介紹。就是《日講四書解義》,是在康熙十六年由康熙皇帝所御定的註解。因為四書這個名稱是從宋朝的時候才確立下來,在宋朝之前,雖然有《學庸》、《論語》、《孟子》這些經典,但是並沒有把它合為四書。從朱熹朱夫子確定了「四書」這個名稱,同時朱夫子也為四書作了註解,這我們剛才有介紹過一部分。

  而朱夫子編訂四書,對於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就包括朱子的註解,到了後來科舉考試,都是要依循朱子的四書註解。所以從「元明以至國朝」,「國朝」指的就是清代,就是從元代、明代,一直到清代,「懸為程試之令甲」,「令甲」就是指的法令,也就是四書和這部四書的註解,成為朝廷開科取士,就是天下的讀書人,你想通過科舉考試,能夠學而優則仕,國家正式頒布就必須要學習四書、學習四書的註解,以這個做為開科考試指定的內容。「家絃戶誦」,家絃戶誦就是家家都能夠吟誦,戶戶都可以絃歌。雪公老人,就是我們的雪公太老師(雪廬老人)就曾經說過,因為古時候這些經典都是可以用來唱的,如果是能夠家家戶戶都家絃戶誦的話,就會出現社會安定、天下太平的景象。由此可知,這經典的學習是如此的重要,這也難怪說歷朝歷代的君王,對於經典的學習是這樣的重視,這是它對於治國平天下是有一個直接效用的。「幾以為習見無奇。」

  「實則內聖外王之道。備於孔子。」其實孔子所講述的就是聖賢的政治,像雪公老人談到《論語》這部經典,就是教人們如何辦政治,它的中心思想是在此地。「孔子之心法」,孔老夫子的心法則是含括在六經,這儒家六經的經典當中,就是《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的精要,六經當中最為精要的奧義,「括於論語」,則是在《論語》這部經典。可見得孔老夫子這部《論語》,這是由門人弟子把夫子一生的言行記錄下來,而成為《論語》,它跟六經的經典可以說是相互補充。就是對於六經的理論跟方法如何去落實?孔子跟孟子就為我們表演出來,是這樣的意思。「而曾子、子思、孟子」,這都是儒家學派的傳人,孟子是亞聖,孔子是至聖,儒家的這些傳人他們是「遞衍其緒」,「遞」就是順著次序的意思;「衍」是延展;「緒」則是指的成就或者是事業,這就是指的孔門的弟子代代相傳,把聖賢的道統不斷的繼承下來,並且發揚光大,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看下面,四庫館臣在提要裡面就分別就四書當中的《論語》、《大學》、《中庸》,還有《孟子》,對它進行了很精要的闡釋。說「論語始於言學」,本來《論語》應該看起來是孔子跟他的門人弟子,或者是當時的一些諸侯國裡面的士大夫等等,是他們之間的一種對話,而「終於堯舜湯武之政」,而實際上它是把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這些古聖先王的聖賢政治的精神,在《論語》當中體現出來,「尊美屏惡之訓」。而《大學》是「始於格物致知。終於治國、平天下」,這中間還有誠意、正心、齊家等等。這是闡述《大學》的始終,你看這是用非常精煉的語言來概括這個經典。而「中庸始於中和位育。終於篤恭而天下平」。《孟子》這部經典則是「始於義利之辨」,這是開端的時候,我們會看到一段特別精彩的辯論,就是孟子的義利之辨。因為在這個時代,孟子這個時代已經是看到禮崩樂壞,而且是上下交征利,距離孔子的春秋時代,到了戰國這種局面就更加混亂,所以這時候孟子就站出來,對於這種亂象,他要進行抵制,要把這個正的學說扶起來。所以這些非常精彩的論述,都是在《孟子》這部經典當中體現出來的,是「終於堯舜以來之道統」。

  因此在《論語》、《大學》、《中庸》,還有《孟子》這四書的經典當中,「聖賢立言之大旨。灼然可見」,「灼然」就是很明白,很清楚明白的這個樣子。聖賢在這世間教化眾生,他要立德、立功、立言,而他給後人所留下來的這些經典,這是他的言教,灼然可見就是說,在這四書的經典當中,就非常清楚明白的體現出來。

  「蓋千古帝王之樞要」,「樞要」就是指的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說經典是為現實的社會服務的,而且我們中國歷朝歷代的這種政治就是崇尚聖賢政治,而且也是崇奉孔孟這種王道政治的主張,這也就是為什麼歷朝歷代的君王都會這麼重視這些經典原因之所在。「不僅經生章句之業也」,因此經典並不是一個讀書人,就是讓他用來註解、來解釋等等,並不是這樣,而是經典它有更高的經世致用的價值。

  「我聖祖仁皇帝」,這「聖祖仁皇帝」所指的就是康熙皇帝,康熙皇帝是一位很年輕而又有為的君王,他非常重視學習漢文化、學習聖賢經典,於是就以經筵講席所編定的講義,就是經典的講義他親自定下來,為《日講四書解義》這部註解親自來定稿。「所推演者。皆作聖之基」,就是如何成聖成賢根本就在於此地,「為治之本」,如何治國平天下,其根本也在此地,可見得像四書這樣的經典,對於一個君王治理國家是有多麼深遠的意義。

  下面是對於這部註解的讚歎,你看它「詞近而旨遠」,雖然文詞非常淺顯,但是它的意義卻無比深遠,「語約而道宏」,這都是同樣的意思,都是對於《日講四書解義》的讚歎。「聖德神功。所為契洙泗之傳。」這「聖德神功」是對於康熙皇帝的這種文韜武略,對他的讚歎。所為契,契合。「洙泗」是什麼意思?洙、泗這兩個字都是河川的名稱,它的所在地就是在今天的山東曲阜,在春秋的時代是屬於魯國。而孔老夫子因為曾經在洙泗這個河川之間聚徒講學,就是孔老夫子在這裡教化眾生,教化門人弟子,所以後來就把「洙泗」這個詞來代表孔老夫子和他所創立的儒家的學說。這就是說康熙皇帝欽定的這部註解,是契合孔老夫子的道統之傳承。「而繼唐虞」,「唐虞」同樣就是指的唐堯和虞舜,就是堯帝跟舜帝兩位君王。「而繼唐虞之軌者」,康熙皇帝想要繼承古時候堯舜時代的聖賢政治,「蓋胥」,「胥」就是都的意思,「蓋胥肇於此矣」。我們在《日講四書解義》,就可以把康熙皇帝想要效法聖賢的君王來治理國家,這樣的精神都體現在這部註解當中,這對於這一部書也是很讚歎的。

  這個四書,像我們師父上人在提倡一條龍的學校教育,對於一條龍學校教育所學習的課程,就是首先從《聖學根之根》開始,接著再學四書,再學儒家的五經。所以我們在學習四書的時候,像在這個課程當中所介紹的這些註解,都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我們看文淵閣本《四庫全書》經部二O二這一冊,打開208-7,在這裡就是可以看到這段文,這段文就是在《四庫全書》當中所收錄的關於《日講四書解義》的提要。我們看到這個提要的文,相對於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當中就簡單一些。這裡也是有談到,這部《日講四書解義》是由康熙皇帝所御定的。前面這個文內容都差不多,我們剛剛有跟大家介紹過。這裡就有談到,剛剛所談到的《論語》、《大學》,還有《中庸》以及《孟子》,他都是用非常精簡的語言把它概括出來。這段就是這個提要的文,大家可以參考一下這個原書。最後它這裡有落款,就是寫這個提要的四庫館臣的落款,也都記載在這裡。

  師父上人在這幅墨寶當中題寫了一段很重要的話,「自天子」,天子就是君王,「以至於庶人」,一直到普通的平民百姓,「一切以脩身為本」,修身是根本。如何修身?就是要落實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落實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在修身當中這是最根本的德目。「宇清國安,家和人樂。」如何能夠達到宇清國安,就是宇宙清寧、國家安定,這字面上的意思可以這樣解,家和人樂,家家戶戶都能過上幸福而又美滿的生活,如何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一切以教學為先。」這是師父上人一生當中非常重視教學為先,強調一個國家真正政治各方面要上軌道,要能夠把一個國家治理好,最重要的就是要靠教學。如果在一個國家能夠普遍的來推廣倫理道德因果聖賢的教化,把天下人都教好了,自然社會安定、天下太平。所以教學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點我們在古代的君王身上就看到了教學為先的精神,真正是以身作則去學習聖賢經典,並且用聖賢經典的理論和方法來治國平天下,這在康雍乾的時代,就很集中的體現出了教學為先的精神。

  我們在現前的這個時代,也看到像中國國家主席,也非常重視文明的效用,並且在許多談話當中都體現出了這種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及文明交融與對話的精神。譬如說就是在這個月,我們看到在新華社有發布一篇很有意義的文章,「讓文明交融之光照耀未來」。中國國家主席曾經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當中說過一段這樣的話,這顯示出了中國的文明的主張:要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來,既需要經濟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這裡的文化文明就非常重要。

  有人曾經說過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其實不是中國人的軍事、經濟或者是武力,而是什麼?而是中國文化的世紀。中國文化強調以和為貴,中國文化有仁愛的精神,如果中國文化能夠傳揚到全世界,就能夠給全世界全人類帶來真正的幸福、安定與和平。

  在這篇報導當中我們看到,在兩年來,中國人以堅定的文化自信,為這個世界貢獻了更多文明智慧,注入更多文明力量。因為我們知道,在現在整個世界是處在一個非常動盪不安的環境當中,不但有天災人禍橫行,還有像氣候變化、全球變暖等等問題,都是我們全人類共同要面對的挑戰。而只有秉持和合理念,這種和合理念是中國自古以來古人就已經提出來,要加強文明對話,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才能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所以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上,真的是休戚與共,是一個生命的整體。既然是一個命運的共同體,當別的國家出現災難、出現問題,同樣我們做為中國人就有一種博愛天下的胸懷,就願意去幫助更多的國家的人民,真正破除種族文化的隔閡,去加強文明的交流,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和各個國家的人民共同來構建地球的美好未來。

  這篇報導就有一個小標題,「有容乃大,以文明智慧促進和平發展」。有容乃大體現出了中國人這種寬廣的心胸、心量,希望能夠以文明智慧來促進和平的發展。

  「孟夏時節,萬物並茂。物之不齊,物之情也。」關於這一點,中國國家主席曾經在許多的場合演講的時候,就有談到這個問題。譬如說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總部演講中就有談到,「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鑑,因互鑑而發展」。這都是非常精要的、文明交流的一個原理原則和方向。主席還有談過,「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完全相同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制度」。從這裡可以看出,文明的差異性是一個客觀的現實,但是這種差異性並不會影響文明跟文化之間的交流與對話。「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徵,也是人類文明的魅力所在。」這種多樣性,只有靠著這種有容乃大的廣闊心胸,譬如說我們看到古代這些明君聖王,他所思所想的都是天下,天下的範圍是很寬廣的,而不是只限於自己的族群、自己的國家。只有在這種寬廣的心量之下,各種文明的差異性才能夠平息,而且文明之間的交流才能夠永續進行。

  因此中國國家主席在許多重要的國際場合,都有闡釋新時代的中國文明觀,這給我們整個世界帶來很深的啟迪,因為這個世界正處在非常巨大變革的一個時期,人類社會要共同面對許多天災人禍的困難,如何能夠更好的團結合作來共同應對挑戰?主席所談到的許多原理原則就非常重要。譬如說他曾經說過,他是用一種比喻,「茶的含蓄內斂和酒的熱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讀世界的兩種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並不是不可相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你看這個比喻,他就是用茶跟酒來做一個非常巧妙的比喻,來闡釋在這個世界上所存在的文明的多樣性以及包容性。

  而中國的文明觀是根植於中華文明一個重要的價值理念,這個價值理念就是「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和合共生」。中華民族從歷史上就具有的這種和平的價值觀,都是在中國的儒釋道經典當中能夠體現出來。這在中國人的血液裡、性格裡是根深蒂固的,所以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寬廣的心胸,有這種以和為貴的雅量。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是中國推動世界和平發展的文化基因與理念源泉」。這裡最重要的就是強調這個「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和合共生」,只有把這樣的一個理念在我們現實的世界、現實的社會當中去落實,我們全人類才有可能共同攜手合作,來迎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接下來,第二個小標題就是強調「美人之美,為對話合作注入文明力量」。這裡就比較了有不同的文明之間,它們文物的一種比較。因為在最近,如果我們有關注國內的一些新聞報導,會發現有許多重要的考古發現,是三星堆的一些文物出土,這裡面有一些像金面具的殘片,還有青銅器。有文物專家指出,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神樹跟瑪雅遺址所出土的木棉聖樹是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就表示兩種文明可能擁有相近的宇宙觀。

  而回顧歷史,我們人類社會就是在不同文明交流的驅動下發展前進的。而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歷史上,我們中華的文明跟世界上其他不同的文明進行交流跟對話,這樣的一個歷史的進程和腳步是從來沒有停歇過的。譬如說像玄奘大師西行取經,還有像鄭和下西洋,以及在歷史上非常有名的「絲綢之路」,這都見證了在歷史上文明與文明之間互相交流的歷史。

  這個報導最後一個小標題,就談到「和合共生,讓文明之光點亮美好世界」。首先就有談到,位於尼泊爾有一個九層神廟歷史古蹟,它是屬於世界文化遺產,在二O一五年,就在尼泊爾的大地震當中被毀壞。等過了兩年之後,有許多來自中國的文物修復專家就開始來對它進行修復。而在這個過程面臨很多困難,譬如說最近幾年當中疫情很嚴重,天災人禍都很嚴重,但是他們克服了很多困難,最後基本就完成了尼泊爾九層神廟建築主體的修繕工作。

  同時,我們中國政府也有去積極的投入在國際上減貧的合作。為什麼?因為在世界上,我們看到這種貧富不均的現象,就是說很多國家,它們的國家和百姓都是生活在貧困和飢餓的邊緣。於是,正是秉持著我們中華文明這種崇尚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的世界觀,隨著天災人禍的產生,在國際上還是存在許許多多貧困的國家,所以中國也非常積極的投身在國際的減貧合作當中。譬如說在東南亞國家打造扶貧的示範村,在非洲國家開展農業培訓,就是種種的這些做法,都會使得許多國家的人民,對於我們中華文明這種親仁善鄰、協和萬邦的處世之道深深的感動。

  最後,這篇報導就做了一個總結,說「文明如水,潤物無聲」。因為我們知道這種文明的交流,文明跟文化的交流,它是帶著一種和平的訊息、和平的訊號,而並不要求對方回報的一種交流,所以它才能夠做到潤物無聲,潤物細無聲。「讓文明交流互鑑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為建設美好世界注入深厚持久的力量。」我們也特別希望在這個動盪的時代,能夠有更多人堅持文明交融的理念,堅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觀念。在這種艱難的時期,能夠彼此相互扶助、相互幫助,共同去應對人類社會共有的困難,也共同去迎接人類社會美好的未來。

  我們看到這段的報導是很有正能量的,因為在這個時代,也是感受到許多輿論媒體經常會有各種負面的訊息。師父上人在講席當中常常強調媒體的重要性,就是希望媒體所宣揚的內容,都是能夠符合孔老夫子所說的「思無邪」的標準,就給我們的心靈注入正能量,讓大家在言語、思想、行為上,都能夠符合仁義禮智信這樣的標準。

  我們在介紹《論語》跟四書的註解的時候,這個月也很歡喜有看到這樣一篇這麼有正能量的報導。而師父上人所寫的這幅墨寶,是在很多年前的一個元旦所寫的,這幅墨寶也體現出了人類社會的一個共同願望。你看,「一元復始,文化再興」,特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為它所含藏的仁慈博愛的精神,能夠給全人類社會帶來永久的幸福與安樂,所以我們希望這個文化能夠利益更多的族群、利益更多的國家。這也就是為什麼師父上人要成立英國漢學院來培養後續的傳承的人才,就是希望能有更多年輕人把聖賢的經典講清楚、講明白,廣為宣揚這些經典,使得經典的精神能夠利益到更多的族群、更多的國家。

  「三羊開泰,世界和平」,「世界和平」就是我們全人類共同的願望。和平如何落實?就是師父上人常說的「教學為先」。如果我們的教育都能夠真正落實,真正推廣倫理、道德、因果聖賢的教育,那麼這個教育就能夠給世界帶來永續的安定和平。這在中國的歷史上,無論是漢唐時期,還是在宋、元、明、清的時期,有許多朝代都是通過教學為先的方法,提倡儒釋道聖賢教育的方法,給這個朝代帶來了安定和平的盛世。所以「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在歷史上是經歷過時間跟空間的考驗,證實了這個理論是真實不虛的。

  《四書》的註解我們就重點介紹這兩部註解,關於《論語》跟《孟子》這個經典的註解,也可以參考朱夫子所作的註解,以及剛剛所介紹的這部《日講四書解義》。

  接下來我們來介紹一下十三經當中的《孟子》這部經典。說到孟子,大家對於這位儒家的「亞聖」一定是不會感到陌生的。在《孟子》當中,有許多篇章在千百年來是深入人心,一直到現在,當我們在讀《孟子》的時候,依然會感覺到心中有一股浩然的正氣。我們在學校讀書的時期,師父上人就特別指導一定要讀四書,所以那時候常常就會在學校裡面拿著四書的經典在那裡大聲的朗讀。其中會被孟子在經典當中這些洋洋灑灑、一瀉千里的言論,聽了真的是感動不已。正是因為他有一個繼承道統的擔當,所以才能夠繼孔子至聖之後而成為了儒家的亞聖。

  我們在這裡所展示的是江逸子老師繪製的孟子的德相,這也是出自《華夏道統源流圖》,並且在這裡有對於孟子做了介紹。孟子所主張的王道的思想,以及孟子所主張人性本善的這些言論,最後是由他的門人弟子把它記錄下來的,譬如說公孫丑,還有萬章,這都是他的學生,這才有了《孟子》七篇。

  關於《孟子》,我們先前有介紹過從六經、五經一直到十三經的流傳過程,《孟子》最初並沒有被尊為經,而是做為一般的子書出現的。到了後來,也因為宋朝時期朱熹朱夫子在編訂四書的時候,就把《論語》和《孟子》都編訂進去,所以《孟子》這部經典的地位就逐步的提升。起初我們前面在介紹《論語》的時候也有談到,最初《論語》這個經典在朝廷當中是有設博士,但是《孟子》這部經典設了博士之後,後來又沒有接著再設立,因此《孟子》這部經典後來被尊為經的時代是比較晚一點了。

  《孟子》七篇,這部經典對於儒家學說的發展,也是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在中國歷史上,它對於社會的發展是有重大的影響力。到了宋朝時期,朝廷有下詔封孟子為鄒國公,後來加贈鄒國亞聖公。這都是後世之人對於孟子,對於孔孟非常尊崇。

  在江逸子老師這幅圖介紹當中也有談到孟子的思想。因為孟子是跟隨著子思學習,他等於說是私淑孔子,但並不是直接跟隨著孔子學習的。後來孟子跟隨子思通曉了儒家之道,於是他就到了齊梁之間,到了各個國家之間去遊走。而在戰國這個時代,我們知道有合縱連橫這樣的一個歷史局面,所以這個時代人們都是崇尚霸道,對於儒家所說的王道的政治主張並不是很接受的。

  孟子的學說是繼承了孔子的思想,在這個基礎上再進一步的發展,他在於實行仁政,還有以民為本的政治思想,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就是人性本善,這是孟子所提出來的。孟子是闡述了「唐虞三代之德」,就是「重仁義、輕功利、尊王輕霸之說」。他創立了「性善」,人性本善的這個說法,就是強調人人皆可以為堯舜。我們可以想像,在孟子所處的那個亂世,他這個思想就沒有被當時的這些君王所接受。可是,好在後世,特別是到了漢朝的時期,開始尊崇儒家學說之後,孔孟的思想才成為了朝廷治國平天下的一個主導思想。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當中關於《孟子》這部經典的註解,我們可以看《文淵閣四庫全書》總目一,經部。關於經部,我們就剩下《孟子》,還有《爾雅》,這兩部經典介紹完了之後,就是十三經介紹完之後,就要進入史部了。所以總目一,這是關於經部的提要。我們就打開1-706,「1」是第一冊,「706」就是它所在的這一頁,《孟子正義》所在的頁次。等到我們後來再學史部二十四史,總目提要的書就要換成第二本,總目二史部了,現在都還是停留在經部這個範疇當中。

  我們來看一下《孟子正義》這部註解,這部註解是被收在《十三經注疏》當中的關於《孟子》的註解。這部註解有十四卷,是漢朝時期趙岐所作的註。我們知道《十三經注疏》有分為註和疏,通常註和疏是由不同的人所作的。《孟子》的疏,「則舊本題宋孫奭撰」,它的疏是宋朝的時期孫奭所撰寫的。

  接下來就對於《孟子正義》的作者趙岐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趙岐,字邠卿,他是京兆長陵人。他本來叫做「嘉」,名叫嘉,字臺卿。他在漢朝永興二年,下面說的這是他的官位。「辟」,「辟」是徵召的意思,就是被朝廷徵召為「司室空掾」,這是他的官職。「遷皮氏長」,「遷」這個字在古時候可以指升官,也可以指降職,這是完全相反的概念在一個字裡面,所以我們就是要看他前面的官跟後面的官到底哪個高哪個低,你才會知道這個遷指的是升官還是降職,是這樣。他遷為皮氏長,「皮氏長」所指的就是皮氏縣的縣長。

  到了漢朝延熹元年,有一位中常侍唐衡,他的哥哥叫做玹,他擔任了京兆尹這個官職。但是因為他跟趙岐一直有嫌隙,就是他們倆之間不和,彼此之間有矛盾衝突,於是趙岐為了避禍就逃了出去,才改了他的名字。因為我們剛剛看到他本來叫做嘉,本來他名字叫嘉,後來改了名。等到遇赦,「遇赦」就是指的,我們常聽到「大赦天下」這個詞,就是本來他應該要受刑的,政府要把他抓起來判刑的,遇赦就是寬免了他的刑罰,就是這個意思。後來他又被朝廷任命擔任并州刺史的官職。

  趙岐這個人也是多災多難,跟孟子一樣,就處在一個亂世。在漢朝時期有著名的「黨錮之禍」,這個黨錮是由宦官跟黨人之間這種衝突所產生的事件,叫「黨錮之禍」。後來因為黨錮之禍,趙岐受影響有十多年的時間。到了中平元年,他被拜為議郎和燉煌太守的官職,後來他又擔任太僕和太常。這個遷就應該是升官,因為太僕跟太常的位置算是比較高,譬如說像太常,太常在漢朝的時期是負責掌管宗廟禮儀的。就是到了漢朝,這個官職就改名叫做太常,他就是掌管宗廟禮儀的。這是趙岐的生平。

  其實我們看到有許多古代的這些聖賢之人,還有傳承聖賢之學的這些學者,他們的人生也不是這樣一帆風順的,常常會在政治的跌宕起伏當中,他的人生也是起起伏伏。可是我們看到很多學者,他們會把他的精力專注在經典當中、專注在傳承聖賢學問之中,所以人生的起起伏伏並沒有影響到他去鑽研聖賢經典,這種精神就非常難能可貴。

  譬如說我們在前面給大家介紹方苞的生平。方苞,我們如果是讀《四庫全書》跟《四庫薈要》,在許多名單上面都會看到很多很熟悉的名字,譬如說張廷玉、方苞等等,這都是清朝時期著名的學者。方苞當年因為文字獄的關係被抓進牢獄裡面,結果他瞞著母親,他跟母親說:「有人推舉我到朝廷去做官。」實際上不是做官,是因為文字獄的牽連要坐牢,他怕母親擔心,他就瞞著母親。結果他被抓進牢獄之後,他在牢獄裡面還堅持學習經典,甚至還寫出了一些經典的註解。

  像方苞先生,我們一般只知道他文學方面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文學這方面很厲害,不知道他在經典方面的功底是多麼的深。就是在清朝康雍乾時代編經典的註解,最難的就是三禮的註解,《周禮》、《儀禮》和《禮記》,這個註解就是由方苞負責來完成的。所以他一生在經典當中下了很多功夫,但是早期也是經歷了磨難,九死一生。最後真的就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經歷了這些生死的劫難之後,他最後一路平步青雲,很得康熙皇帝的賞識。後來他在宮廷裡面就編了很多書,這些小皇子都稱方苞為「先生」。這是康熙皇帝的時代就對他很器重,但他的人生也不是那麼一帆風順,一開始也是經歷了許多劫難、許多患難,九死一生之後,最後才實踐了他繼承聖賢道統的使命。

  我們通過了解這些學者的生平,也能夠體會到,包括孔子跟孟子也是如此,在孔子他老人家的一生當中,也是歷經了艱難跟磨難,但是在艱難和磨難當中,他依然可以堅持捍衛經典、捍衛道統,這是上天賦予他的使命,他只要一口氣在,他還要繼續的把他的使命完成,這就是孔老夫子不朽的精神。因此,儒家學說才能夠在後世影響這樣的深遠,這就是孔孟這樣的聖哲之人,他們所積的德太厚了,生平是受盡了苦難,但是他的學說流傳後世,卻是有著永恆的、不朽的價值。

  因此,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如果我們這些年輕的同學們,也是發心要繼承跟弘揚儒釋道的聖賢文化,也不要因為自己個人的遭遇而灰心,而感到挫折。為什麼?我們看古往今來這儒釋道的傳承者,他們為了捍衛道統,為了繼承道統,人生往往也是歷經艱難,但是這種艱難並不會改變和動搖他的志向,在艱難險阻的環境當中,他依然可以堅持學習、堅持講學、堅持著書立說,因為他就是具有使命感,他願意用自己的生命來捍衛儒釋道聖賢教育的道統,這樣的一種精神,我們要把它繼承下來。具有這樣的精神和擔當,我們才有可能不畏困難,在這個充滿了天災人禍巨變的時代當中,依然能夠因為我們的努力,讓聖賢的經典這種智慧之光可以照耀千古,這就是我們應該要立定的志向,也是我們應該要承擔的使命。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關於《孟子正義》這部註解介紹,我們就留待下一節課再來跟大家做分享。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