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工具書——開啟四庫的鑰匙

  

開吉法師主講  (第十二集)  2021/5/19  台南極樂寺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來學習《漢學工具書——開啟四庫的鑰匙》第十二集。

  在上一節課一起學習了十三經當中的《孝經》這部經典,也為大家介紹了在《四庫全書》和《四庫薈要》之中所收錄的《孝經》的幾部重要註解,這節課就繼續來介紹清朝時期有一部《御定孝經衍義》。

  請看《四庫薈要》經部第六十七冊,我們打開這本書,就會看到前面的目次,從目次當中可以查到《御定孝經衍義》。這是清世祖章皇帝(就是順治皇帝)特地下詔讓儒臣修纂的這部註解,到了康熙皇帝的時代又下令繼續編輯,才完成了《御定孝經衍義》一百卷,這一百卷的分量是很多的。

  看到頁次是68-91,「68」同樣是指這本書在整個《四庫薈要》當中的冊數,「91」則是指它的頁次。我們打開這一頁就會看到,〈御製孝經衍義序〉,會看到一篇御製的序文。我們這段時間以來學習漢學工具書,也跟大家介紹了很多篇序文,會發現有很多序文都是第一流的好文章,除了對於經典的義理進行闡釋之外,我們看它的用詞等各個方面,無論是內容還是在文學上的成就都是相當高,很值得學習的。所以我們也來看一下這篇是康熙皇帝的序文,就是關於這本《御定孝經衍義》。

  康熙皇帝自從執掌國政以來,這也是在他的祖母以及前輩人的影響下,康熙皇帝對於儒釋道的經典都有相當的深入,因此他也很嚮往在古時候的明君聖主以孝德來治理天下。孝本身就是萬德萬能之根本,所以能夠以孝來治理天下,這就是抓住了根本。而在歷史上有許多太平盛世,也再再證明了以孝治國、以仁德治國的效果是很明顯的,真的能夠使得民風淳厚,社會的風俗歸於良善。這裡說「推之有本,操之有要」,「本」就是根本,這真的是找到了源頭、找到了根本。

  「夫孝者百行之源,萬善之極」,孝是萬德萬福的根源。康熙帝引用了《書經》和《詩經》的經文說,「書」就是《尚書》,《尚書》所說的:「奉先思孝。」《詩經》當中則說:「孝思維則。」由此可知,孝這個字真的是天經地義,它是我們人性的性德當中所生發出來的德能。而既然人的本性都是相同的,本性都具足萬德萬能,所以孝這個字自然是人性之所同。

  「然振古而不易」,你看它經歷過時間跟歷史的考驗,無論是在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的時代,還是在大唐的盛世,清代的康雍乾時代,都證明了孝字歷久彌新的真實義,以孝字來治國,那真的是可以給天下帶來和諧的社會。「故以之為己,則順而祥」,能夠把孝字在自己的生活當中去落實,「順」就是順利,「祥」是吉祥,一定所行的一切都能夠呈現順利而又吉祥的景象。如果是以這個孝字來教人,「則樂而易從」。為什麼?因為孝德是人的本性,他順應他的本性,自然以孝來教化他、來教化老百姓,老百姓都非常願意來順從學習、來落實。「以之化民成俗」,用孝字是可以給社會帶來良善的風俗,「則徳施溥而不匱」,「溥」跟普遍的「普」這個字是相通的。所謂「孝子不匱,永錫爾類」,這是在經典當中所說的。

  康熙皇帝在這裡就談到,做為君王,能夠「奉此」,奉此就是奉行孝德、奉行孝道,「以 世御物」,就是天子可以奉行孝道,來治國平天下,治理國家,「躬行為天下先」,我們看在歷史上很多君王行孝盡孝並不是喊口號,他真正的是在自己的身上、自己的生活當中去落實孝道。最典型的,我們在《聖學根之根》的課程中,常常介紹過像舜王、像周文王,還有像漢朝時代的漢文帝等等,這都是以君王的身分躬行孝道、落實孝道,為天下先。既然君王都帶頭落實,那老百姓仰慕君王的德能,自然也起而效法,能夠在生活當中去落實孝道。

  像這裡說到的「寢門視膳之節」,「寢門視膳」就是周文王的故事。周文王對待他父親,他在行孝之時,父親吃的三餐飯,他一定會親自來過問,飯菜合不合父親的口味,是冷了熱了,或者是飯菜吃完了之後,第二頓就不要再上舊的菜。周文王是親自去關心他父親的飲食起居,他一定要交代旁邊的人,吃過的餐,第二頓飯就不能夠再拿出來了,一定每一頓飯都給父親煮新的菜,這樣才會比較營養、比較健康。這是文王落實孝道,有許多孝德孝行都成為了後世之人的典範。「而推之扵配帝饗親,覲光揚烈」,這都是講到君王落實孝道,「諴萬民而光四海」,「諴」就是和諧的意思,就是因為孝德的光輝,因此才能和諧萬民。你說老百姓怎麼會服你,服你的是什麼?是服你的德行。所以和諧萬民,就是以孝德來化導天下的百姓,同時孝德的光輝是光照四海,都是這樣的意思。

  而孔老夫子做為萬世師表,在歷朝歷代受到了許多君王跟朝廷對他的尊重,清朝這個時代也是不例外的,康熙、雍正、乾隆,這清朝的君王對孔老夫子也是非常尊重。孔老夫子一生的教育,在許多經典當中都能夠看得到,而關於教孝的這些言教與身教,「散見扵六籍」,就是在儒家的六經經典當中,到處都可以看到孔子行孝盡孝以及教孝的這些經文,但是最集中的來講孝字的道理是「統㑹扵孝經」,就是在《孝經》的這部經典當中集中的體現。

  而孔老夫子的學生當中就有許多大孝子,這其中就是以曾子為代表的。曾子就以他純淨純善的孝行,他「親承」,就是他直接受教於孔子,孔子直接把孝道孝德傳授給曾子。《孝經》這部經典就是這樣來的,這是孔老夫子對於曾子耳提面命的教誨。「其詞約,其指逺」,這都是在形容《孝經》這部經典,「條貫終始,綜括羣論」,因此說《孝經》這部經典,就可以集中的體現出了孔老夫子孝道的思想。「言孝之義」,就是孔老夫子教孝,關於孝德的含義,「扵斯為備」,「備」就是完備的意思,在《孝經》這部書當中就非常完備的體現出來。

  有了這部經典,在歷史上也有許多註解,在這裡康熙皇帝在序文當中就把它列舉出來。這些註解從「顔芝藏本」,這是出自於漢朝的初年,而歷朝歷代,無論是註、箋、釋,這些都是屬於註解的體例,就是統指註解。我們知道在古時候,關於經典的註解,註解本身的名稱有很多不同的說法,譬如說《左傳》,傳就是它對於《春秋經》的註解,它用的是傳;有的時候是用註,註就是註解的意思;也有用箋,譬如說鄭康成鄭玄的註解常常就是寫作鄭箋,箋的意思我們在前面的課程當中也有介紹過,這是四庫館臣在提要當中就有提到為什麼叫做箋,這都是有原因的;還有釋;另外像我們學習《十三經注疏》就會看到有註、有疏,像這些名稱都是關於經典註解不同的稱呼。

  所以這些註解就是說,關於《孝經》在歷朝歷代的註解也有很多,譬如說孔安國、鄭康成、皇侃,還有邢昺等等,「無慮百餘家」,這也就是清朝的時代還能夠看到或者知道的註解就有一百多家,這也算是很多。而這些註解大多數是訓詁章句,這是對於經典的用字用詞等等進行解釋,「辨論古今文同異」,如果這個經典在歷史上存在古文和今文的不同,註解當中也會談到這方面的問題。另外在很多註解當中,就是漢朝的註解對於這些訓詁等等,經典的字詞等方面,還有這些名物的考證是做得相當好,而到了宋朝時期就比較著重於義理的解釋,就是每一個時代解釋的方向都會稍微有些不同。

  「而求其推擴義藴,達之扵萬事萬物,而皆莫出其範圍者,則尚未之備也。」我們學了這麼多經典,十三經的經典當中有這樣多的註解,我們還只是挑選了重點來介紹。其實要是大家打開《四庫薈要》的目錄,還有《四庫全書》的提要,就會看到每部經典的註解收錄的分量是很多的,就是將來如果有老師或者同學一生一門深入一部經典,就可以參考各種不同的註解。但是我們學了這段時間就會發現,因為在我們上這堂課的時候,還是比較側重於介紹《十三經注疏》之內所包含的註解,以及有一些在清朝的時代,就是經筵日講,或者是御定、欽定的這些註解,就有著重來做介紹。我們會發現做為君王,他學習儒家聖賢的經典的目的,和一般的學者讀書人還是有所不同,就會很明顯的發現,君王學習經典的目的就是希望把經典經世致用的價值彰顯出來,就是如何可以通過學習經典,來達到治國平天下的目的,這點和一般的學者讀書人去鑽研經典,目的還是會有所不同。所以這裡才會提到說,推擴義蘊,達之於萬事萬物。君王是富有四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他的心量格局當然就更加不同,他希望聖賢的經典義理能夠在天下去推廣,利益蒼生百姓,造福人民,也能夠更好的來治國平天下,這是他的目的。這也就造成了我們所看到的收錄在《四庫》跟《薈要》當中的欽定、御定的這些註解,它的格局,還有風格或者是方向,就會跟傳統的註解有所不同,就是這樣的一個道理。

  「世祖章皇帝」,這是指的順治皇帝,因為這部《御製孝經衍義》就是從順治皇帝的時期就開始編輯,一直到康熙皇帝當政之時把它編輯完成,所以這裡就有談到順治皇帝(世祖章皇帝),「????敷孝治」,「敷」是鋪開的意思。因為他也是一位明瞭儒釋道聖賢教育的君王,因此懂得以孝來治國平天下,做為君王,可以說是千古不易的一個準則,所以他很重視以孝道來治國。「懋昭人紀」,「懋」就是美盛、盛大的意思。從人文始祖軒轅黃帝以來,世世代代的君王都很重視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其中倫理道德就是要把這種倫常的綱紀建立起來,這是社會安定的前提跟基礎。因此順治皇帝特別下令要纂修這部《孝經衍義》,道理就是在這裡。

  但是這部註解可以說是卷帙浩繁,相對於歷史上的其他註解來說,它的分量是比較多的,因此在順治皇帝的時代就沒有把這部註解完成,而是到了康熙帝當政之時,「朕纘承先志」,「纘」就是繼承的意思,他繼承了順治帝尚未完成的願望,於是下詔讓這些儒臣,儒臣就是通曉儒家經典的讀書人,就指的這些大臣,因為這些大臣有學問、有能力,他能夠通曉聖賢的經典,於是康熙帝就下詔讓他們再繼續編輯完成這部《御定孝經衍義》。在體例上是效法宋朝時期的儒者真德秀,他曾經作過《大學衍義》,就是模仿它的體例,並且還廣泛的來徵引經典跟歷史這些典籍,各種各樣的資料,來融會貫通,把《孝經》深奧的道理闡釋清楚。

  這篇序文雖然非常簡短,但是它所講到的內容都是很精要的,我們看下面這段文就能夠體會到,它把《孝經》這部經典最核心的內容都在這裡面概括出來。因此學這些序文,不但是讓我們了解經典,而且讓我們看到古時候這文章可以寫得這麼好,真的是非常佩服。

  「竊以仲尼」,「仲尼」就是孔老夫子,孔老夫子「稱至徳要道,以順天下」,這都是《孝經》當中的經文。經典當中又說:「教之所由生」,就是聖賢的教育都是從孝這個原點、從愛這個原點,仁愛這個原點所生發出來的。之後在《孝經》當中,就比較詳細的闡述了五孝。五孝是哪五孝?就包括了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這是五種不同的身分,也就是從天子以至於庶人,都是以修身為本,修身的根本就是孝這個字。因此,這用簡短的話就概括了《孝經》這部經典的大旨。「亦猶大學」,我們在《大學》的經文當中,會看到《大學》最核心的內容就是強調「明明德、新民、格致誠正」,這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乃至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就是《大學》的要旨,就在此地。

  因此這裡說:「是故衍至徳之義」,能夠把「孝」這個至德、這個萬善萬福的根源,「衍」就是衍發、衍生的意思。為什麼這部註解叫做衍義?就是在這裡。能夠把它進一步的衍生出來,把孝這個至德的意義衍生出來,就是仁義禮智信,「則仁義禮智信之說備矣」。

  「衍要道之義」,把這個要道,因為在《孝經》的經文就有強調「至德要道」,衍要道之義,把它的這個義理再擴充開來,就是五倫的關係,五倫的關係就包括了父子、君臣、夫婦、昆弟(昆弟指的就是兄弟),還有朋友,這五倫關係就具備了。它也是從父子,從孝這個源點去衍生的。

  「衍教所由生之義」,這是夫子說的「教之所由生也」,把經典的義理再衍生出來,「則禮樂刑政之屬備矣」,禮樂政刑,對於國家的政治要上軌道,能夠制禮作樂,並且用禮樂的教育來教化百姓。「政」就是政治,「刑」就是指的刑罰,也指法律規章。那就可以看出,它和一個國家的政治要上軌道,社會要按照禮樂的精神達到祥和有序的狀況,也都是從孝德這個根本所生發的。

  「衍五孝」,五孝就是前面我們看到的這五種不同的身分,從天子一直到士、庶人(就是普通的讀書人,算是平民百姓),這是五孝,就是在《孝經》裡面所說的。「五孝而皆以愛敬為本」,根本都是相同的,根本就是愛,「愛」是親愛,「敬」就是恭敬。從這裡可以看出,無論他是身分的貴賤有所不同,還是他是從事於各種不同的行業等等,但是他都離不開孝這個德行,離不開孝這個字。

  「由天子之敬親推之」,天子就是指的君王。君王敬親,他能夠孝順他的父母,能夠行孝道,把它推而廣之,「則郊丘、宗廟、典禮之義備矣」,這就是指的,郊丘、宗廟、典禮,這些都是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非常重要的,這些都能夠完備。

  再來,「由天子之愛親」,做為一個君王,他能夠愛親敬親,去落實孝道,我們可以想想看,從孝的源點出發,他再能夠做到凡是人皆須愛,「則仁民、育物」,他對於天下的老百姓就會看成是自己的父母一樣,「撫綏」,「綏」就是安慰、撫慰的意思,「撫綏愛養之義備矣」。「無非敬也,無非愛也,即無非孝也。」你看康熙皇帝在這個序文裡面,把《孝經》的義理以及孝和愛敬這樣的含義,就是言簡意賅,闡釋得非常清楚。

  下面這個字(逓)它是同「遞」,這個字是遞的異體字。這是我們在文中會看到很多異體字,就是一個字在歷史上有不同的寫法。這個字是電子版打出來了,我們看在《四庫薈要》當中的文,它也是寫成這樣。這個字實際上跟「遞」這個字是異體字,同「遞」,這個字就是順著次序的意思。就是從天子,順次再到諸侯,「諸侯之不驕不溢」,這都是在《孝經》的經文當中我們能看到,還有卿大夫的「法服、法言、法行」,乃至於士庶人的「忠順事上,謹身節用」,我們把這些不同的身分,他們如何去落實孝道,把它歸結起來就是兩個字,愛和敬,「何一非愛敬之義?」

  「推而極之」,它有更深廣的效果,能夠「通於神明,貫乎天地」。孝真的是無遠弗屆,這個德行在宇宙天地之間,它是深廣無盡的,能夠貫穿天地,還能通於神明。「夫寧有涯際乎哉!」「涯際」就是邊際的意思,哪裡會有邊際?這是一個反問,夫寧有涯際乎哉!這就說明了孝這種德行,至德要道,這個德行是深廣無邊的,它可以通到過去、現在、未來,這是在時間上;在空間上,它也能夠擴展到無限的空間當中去。因此,孝德的含義是深廣無盡的。

  所以這段文非常重要,我們說《孝經》到底它的內容是什麼、它的要旨是什麼?我們通過康熙皇帝在這裡所寫的這段序文,這一小段文就可以很清楚的明瞭《孝經》深刻的道理是在哪裡。

  這部《御定孝經衍義》的分量還是相當多的,它有一百卷這麼多。我們前面跟大家介紹過,雍正皇帝的時期,有一部雍正皇帝下詔御纂的《孝經集註》,那部《集註》才只有一卷,我們數過它在《四庫》當中的頁數,就大概是十頁左右,很薄的一小本。可是雍正帝的父親,還有祖父輩,作的這部《御定孝經衍義》則有一百卷,這個分量算是很多。

  「鏤版頒行」,「鏤版」就是雕刻、刻版的意思,因為古時候的印刷術有雕版印刷。意思就是出版流通,並且把這部註解頒布給天下。康熙皇帝在這裡寫了這段敘言放在前面,「庶幾嘉與海內」,這是表達出了康熙皇帝的期待,希望這部註解對於全天下士農工商各行各業的人都能夠有所幫助。「嘉與海內,共遵斯路」,希望天下的百姓都能夠遵循孔老夫子所教導的孝的道理,遵循孝道。「家修子弟之職,人奉親長之訓」,我們在家庭當中,為人子女,就可以把自己的本分跟義務能夠盡到。譬如說行孝盡孝,這是做為子女應該要盡的義務。「人奉親長之訓」,能夠親其親、長其長,能夠孝敬父母,並且尊敬長輩。「協氣旁流,休風四達,以成一代敦厚鴻龎之治」,因此,從這裡就很明顯的看出康熙皇帝在這個時代,他推崇孝道,就是希望以孝德來治理天下,並且使得天下的風俗、人心能夠淳厚,造成社會和諧穩定與天下的太平。「斯則朕繼述先烈」,這是康熙皇帝繼續著他的前輩、他的前人所留傳下來的這樣的一種傳統,就是尊崇孝道、行孝盡孝、以孝治國,「尊經崇本之志也夫」。其實我們打開《四庫》、打開《薈要》,就是看到這麼多御纂的關於經典方面的註解,就會看到這一代的君王真正是尊經崇本,他尊重經典,對於儒釋道聖賢教育的經典都非常尊重。「崇本」就是說他在推廣教化的時候真正是找到了根本,這個根本就是孝這個字是萬德萬福之源。這篇序文真的是非常有價值,這個內容很有價值。

  我們看到師父上人所寫的「愛」字,師父在這裡也把從父子有親、愛敬精誠,從這個原點出發,能夠出生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就是萬德萬能也都是從自性第一德的父子有親的親愛精誠所生發出來。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師父在這裡就有這個小註,就寫到「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都是以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來真正實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

  從這裡可以看出,古今中外的這些聖哲人都找到了原點,就是這個「愛」字和這個「孝」字,它是自性第一德,這是我們自性當中最大的一個德能。這一點歸納得非常精要,我們對比師父上人在這個墨寶當中所寫的內文,再來看剛剛給大家介紹康熙皇帝的這篇序文,闡釋的義理都同樣是相當深刻。康熙帝的序文也是談到了《孝經》這部經典裡面的五孝,這猶如《大學》的「明德、新民、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也是把它這個跟《大學》的綱目來對比。我們看到師父上人這個筆記也是,從孝、從愛出生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裡就對應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關於《御定孝經衍義》,我們主要就給大家分享這篇序文。翻到這個序文的後面,這個是「恭進孝經衍義表」,這裡面我們會看到一個名字「張英」,這也是清朝時代非常有名的大臣。在《四庫》裡面,凡是有參與修訂這些註解,或者是參與編訂《四庫》的大臣,通常也都會在《四庫》裡面把他們的名字列舉出來,我們常常就可以遇到許多很熟悉的名字,譬如說像張英、張廷玉、方苞等等,這都是康雍乾這個時代,可以說是最頂級的專家學者,他們都匯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了《四庫全書》這個寶庫,也給後人留下了許許多多珍貴的資料。所以在今天,我們能夠這樣方便的讀到這些書,要深深的感恩康雍乾這個時代的君王和大臣們,共同完成了這些文化的事業,來利益我們後世的子孫。

  關於《孝經》以及《孝經》的註解,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下面繼續來學習十三經當中的下一部經典,就是《論語》。《論語》這部書,相信有許多人都是耳熟能詳。這部書就是至聖先師孔老夫子,他老人家一生當中一言一行,以及他思想的精華,都是匯集在《論語》這部經典當中。

  孔老夫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後人所尊敬的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生活在中國春秋的末期,後來世人就尊孔老夫子為大成至聖先師、萬世師表。《論語》就集中體現了孔老夫子一生教化的精神,還有他思想的精華,所以歷朝歷代有許多君王跟大臣,也都是用《論語》來治國平天下,這體現出了孔老夫子「王道仁政」這種政治的主張,是儒家學說仁愛精神的體現。

  投影片上所呈現的這幅畫像,就是江逸子老師在《華夏道統源流圖》當中所繪製的至聖先師孔老夫子的德相。我們學習《論語》這部經典,首先就要了解孔老夫子大致的生平,江逸子老師在這裡也都為我們介紹得很清楚。我們看開頭這一段就有談到,孔子是春秋魯國曲阜人,他是生在周靈王二十一年,魯襄之代。夫子曾經擔任魯國的中都邑宰,後來還擔任過大司寇,並且攝行相事。他在治理魯國三個月的時間,政績和效果就非常明顯。但是因為魯國的國君違禮,於是孔老夫子最後就離開了魯國,開始他長達十四年周遊列國的歲月。等到周遊列國之後,晚年回到魯國,夫子就積極的從事於教化學生,以及整理經典的工作。孔老夫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這些經典都是我們現在所學的十三經的經典所包括的內容。通過對於這些經典的編輯、整理和撰寫,孔老夫子是為了把先王教化天下眾生的聖賢之道傳給後世。因此,這是集中華文化之大成,人們就把孔老夫子尊為儒家的始祖。

  而這部《論語》則是在孔老夫子過世之後,夫子有三千弟子,其中有七十二賢,所以他的學生、門人弟子,孔老夫子在周敬王四十一年,當年是七十三歲,過世之後,於是門人弟子把孔老夫子生平教導學生,跟學生之間在談論聖賢之道這些內容,編輯整理而成為了《論語》這部經典。這部經典對於後世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

  在近代,我們師父上人的老師雪廬老人(就是雪公太老師),他老人家在耄耋之年(年紀很大),這時候還在堅持講《論語》這部經典,也為我們留下了許多非常寶貴的教誨。雪廬老人家在《論語》這個課程開學典禮的時候,就曾經說過,佛法的衰微,政治困難,根本原因是在哪裡?老人家說:根本的原因就是在教育,如果佛教徒都遵守戒律,佛法就能夠興隆;如果國民都能遵守政治,國家就能整齊。為什麼不遵守?他不肯遵守,是因為教育的關係。「有人說,學校不是教育嗎?」雪廬老人就有談到,現在跟從前古時候是不同的,從前是學孔子(孔老夫子)。

  孔老夫子被世人尊稱為聖人,是萬世師表,可是孔老夫子他老人家很謙虛。我們看在《論語》的經文當中,就有談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體現出了孔老夫子謙和的態度。而中國文化從堯舜開始,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這一根線接下來,孔老夫子就把前面這些聖人的學問全都融會起來,一以貫之,就使它有一個條理。所以雪公老人談到,我們跟孔老夫子學,就是學習了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就是學了全部聖人的學問,也就是人的學問。

  雪公老人這段教誨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孔老夫子他老人家一生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沒有自己的發明創作,他就是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他所講述的都是古聖先王所傳留下來的道。因此,我們跟孔老夫子學習,就會了解在華夏文明的源頭這個時期,從上古的明君聖王,代代相承,他們都是如何教化眾生、教化百姓,這個學問孔老夫子是集其大成,把它歸納總結,是集大成者。

  雪公老人談到,「怎麼是人的學問呢?中國講天、地、人三才,天有它的道理,『天道敏時』,不能亂了四時」,這是天道;「地有它的道理,『地道敏樹』」,大地生長植物,大地能夠長養萬物,這都是地之德,這是地道敏樹;而人呢?人也有他的道理,「『人道敏政』,重要在政治上,人要學政治」。什麼是政?「政者,正也」,也就是公公正正替大家辦事,使大家得到公安。但是我們反觀現在社會,其實雪公老人所在的時代都還算是民風比較純樸,但是老人家卻覺得那個時期社會已經很亂了,「天下無道久矣」,人人都學邪道,都往自私自利的路上走,這天下如何能不亂?雪公老人距離我們已經又過了幾十年的時間,我們再反觀我們現在的時代,這種亂象叢生的情況就愈加的明顯。

  「天地之德好生,注重生養,人是天地的中心,就得辦政治,讓大家得安穩。」下面這句話很重要,雪公老人有談到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的學說,就是教人政治的學問,《論語》就是政治學。」這對於《論語》這部經典有了這樣的定義。我們懂了《論語》,做官能做一個好官,當老百姓也能夠守法,是這個道理。

  從漢朝到清朝,「連入主中國的元、清」,這個元就是元朝,清就是清朝,這兩個朝代都是屬於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但是他們並沒有堅持要用他們自己的文化,而是念中國書、穿中國衣服、說中國話,一律都是中國政治。這一點,我們這個課程當中給大家介紹了這些君王,清朝時代的君王是如何學習聖賢經典、落實聖賢經典,就是用聖賢的政治來治理國家。「就是附近的韓國、日本等,也都學中國文化,所以日本註解《論語》的著作很多。」這就是湯恩比博士所講的,就是在東亞這個地區,除了中國之外,還有許多衛星小國,這些國家在歷史上也非常注重來學習中國儒釋道的聖賢文化,甚至於他們在保存經典以及註解經典這方面,也是相當的有成就。

  雪公老人說:「『人道敏政』,我們學了《論語》,第一要使自己成人。第二要遵守法律,當個好國民。第三若從政當選,要做個好公務員,把孔子的政治理想施展出來。」

  這一段文就是雪公老人他老人家在《論語》這堂課的開學典禮當中所講的這段話。這段話言簡意賅,但也全都是要點、都是重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下面我們看到這兩幅畫,就是雪公老人的學生江逸子老師所繪制的孔老夫子的德相。江老師他老人家一生就是以藝術來傳道,我們常常給大家引用的是江老師的《華夏道統源流圖》當中的這些圖像,非常生動的把這些古聖先賢的德相,以及他們教化眾生、利益眾生的場景,都呈現在世人的面前。所以師父上人對於江老師也是讚不絕口,對於他的藝術作品,讚歎這都是可以傳世的作品。我們看到很多江老師所畫的這些聖賢的德相,讓我們也對於這些歷朝歷代的古聖先賢,都生起了非常崇敬和嚮往的心,從而啟發人們能夠見賢思齊,就是效法這些聖賢之人的德行、學問,也希望把他們的德能在我們的一生當中都落實出來,這就是見賢思齊的效果。

  好,這一段文我們介紹完了之後,大家再來看一下,在《四庫薈要》的目錄,我們結束了孝經類的註解的介紹,就進入了論語類、孟子類和四書類。但是要稍微說明一下,《四庫薈要》的目錄和《四庫全書》的目錄,以及它的分類方式,都是有一定的差異的。畢竟這兩套書是《四庫薈要》成書在前,《四庫全書》是後來才陸續編輯完成,因此在分類上、在內容上,這兩部書都是有一定的差異的。這個我們在使用的時候可以比較,可以學習,在使用之中逐漸可以了解到《四庫薈要》跟《四庫全書》之不同。

  《薈要》的目錄,大家打開1-40,就會看到這裡有孝經類,之後就有論語類、孟子類,還有四書類。《薈要》所收集的註解是比較精要的內容,不像《全書》收羅的範圍那麼廣,所以選取的都是重點。論語類是從第七十冊開始,大家在這裡就會看到論語類的註解當中就有《論語注疏》,這是《十三經注疏》當中的註解。這是魏這個時期何晏的註解,唐朝時代陸德明的音義,以及宋朝時期邢昺的正義,這就是《論語注疏》的內容。這裡我們看這個目錄就會看到,它有列舉得很清楚,它的總冊次、分部冊次、書名、卷次、卷數、冊數,還有作者以及備註。這個我們都可以自己來看。

  論語類後面緊接著就是孟子類,同樣也是把《孟子注疏》擺在前面。《孟子注疏》是漢朝時代趙岐所作的註,在宋朝時期有孫奭的音義和正義。這是《孟子注疏》的作者。這也是收錄在《十三經注疏》當中的註解。

  緊接著論語類跟孟子類之後就是四書類。四書類,大家會發現它是從宋朝之後的註解。為什麼會這樣?這是大家都了解,因為四書是在宋朝的時代,由朱熹朱夫子才正式把這四部經典定名為四書,因此關於四書類的註解,也是從朱熹朱夫子這個時代,從宋朝的時代開始,才陸續有了四書的註解。首先大家第一個看到的就是朱熹朱夫子所作的註,叫《四書集注章句》。還有一部註解我們也會介紹,但是沒有把它放在投影片上面,就是四書類的註解再翻過來,也會看到《日講四書解義》。這是清代康熙十六年,由聖祖仁皇帝(就是康熙皇帝)所御定的《日講四書解義》。這個我們後面也會做介紹。因此要學習《論語》跟《孟子》的註解,大家就可以參考這個《四庫薈要》,還有《全書》所收錄的這個內容。

  我們就依次來跟大家做介紹,先介紹《十三經注疏》當中所收錄的《論語》的註解。大家可以打開《四庫全書》的總目,看看這裡的提要。關於《論語正義》,這是在文淵閣本《四庫全書》總目一,經部,它是收在1-708,1-708打開就是《論語正義》二十卷,就是關於這部註解的提要。

  我們通過《四庫提要》來了解一下《論語正義》這部註解,它是魏何晏所作的註,宋朝時期邢昺的疏。關於何晏,這也是在歷史上的一位比較有傳奇色彩的人物,我們在《聖學根之根.百家姓》的課程當中也曾經介紹過何晏,大家以後有機會可以參考。

  這是何晏的註,疏則是由邢昺所作的疏。邢昺字叔明。這裡有幾句話就是關於邢昺的介紹。他的事蹟在《宋史本傳》當中有記載,邢昺是曹州濟陰人,在太平興國年間,「擢九經及第」,他考中了科舉,後來他的官位做到禮部尚書。禮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門,這個部門跟教育有關。因為歷史上重視「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是把教育擺在首位,因此禮部尚書這個位置就是相當尊貴。

  這一部疏,宋朝時期邢昺做到這個位置,因此在十三經的註疏裡面,會看到很多部的經典都有邢昺的名字,也就是他在宋朝時期所從事的官職就是跟教育有關。這部註解是在咸平二年,由朝廷下詔讓邢昺來改定舊疏,並且就把這部《論語》的註解頒布於學官,因此這天下的讀書人都要以這個註解為準。這個疏從宋朝代代相傳,傳到了清朝,依然在讀書人當中有深遠的影響,到了清朝時期還繼續沿用這個註解。

  但是它傳刻,就是傳抄、印刷等等,這樣的過程當中就有出現一些錯誤。這裡就有談到《集解》,《集解》所引用的十三家,現在的這個本子都是題「某氏」,皇侃的《義疏》都是題他的名。「案」,這個「案」就是四庫館臣在這裡所做的說明,「奏進序中」,在序文當中說,「稱集諸家之善」,就是把各家這些說法當中最好的內容會集在一起,「記其姓名」,把這個說法是誰所講的會記下來。皇侃的疏也說,「亦曰何集註」,他都是稱人名。「惟包獨言氏者」,「包」就是包咸。他為什麼會這樣寫?這是因為「何家諱咸」,「諱」就是避諱、忌諱的意思。就是對於這個字他有避諱,所以他不直接稱他作包咸,而是稱包氏。這個跟序文是相合的,所以就知道清朝時期所看到的本子是「後來刊版之省文」。

  「然周氏與周生烈。遂不可分。殊不如皇本」,「皇本」就是皇侃的本子,「殊不如皇本之有別」。在邢昺所作的疏當中,也記載的「皇侃何氏諱咸」,也有記載這樣的一段話,「其疏記其姓名句。則云註但記其姓」,就是只記他的姓,而這個地方是連名,「而此連言名者」,就是這個地方還不只是講到姓,還有提到他的名,「以著其姓。所以名其人」,這不是名字之名。這是邢昺在作這個疏,就是作《論語正義》這個疏的時候,他所看到的本子就已經是這樣的,只是題姓,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說法,「故有是曲說」。

  在《七經孟子考文》裡面說:「稱其國皇侃義疏本」,它說這是唐朝時期所傳下來的,這也是一個證明。它的文跟皇侃所載的也是「異同不一」,異就是差異,同就是相同,也是異同不一,「大抵互有短長」。這裡就舉了例子,譬如說在《論語.學而》篇,「不患人之不己知」這一章,皇侃的疏當中就有王肅的註;〈里仁〉篇當中,「君子之於天下也」這一章,在皇侃的疏當中有何晏註,但是「今本皆無」,今本就是現在清朝時期編《四庫》的時候所看到的本子都沒有。

  而顧炎武在《石經考》當中,他有說:「石經儀禮校監版。或併經文全節漏落。」這是在流傳過程中,經文就存在的漏落這個問題。「今本集解」,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部註解,《論語》的註解,在歷史上傳刻過程當中,「佚脫」,就是傳刻過程當中,有的經文或者註解傳漏了、失傳了等等,這種情況也是在所難免的。但是,「蔡邕石經論語。於而在蕭牆之內句。兩本竝存」,這在《隸釋》當中可以看到。而陸德明作《經典釋文》,在各種不同的版本之間相同或者差異這種情況,他也都會同時把它保留下來,「亦皆竝存」。

  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發生?這是有它的歷史原因。因為我們知道經典在歷史上代代相傳,有的是稟承著師承,有的則是在家族當中做為家學世代相傳。可是唐朝之前,「經師」,這就是傳承這個經典的人,他在傳授經典,是「各守專門」,他就是各自去傳承他的經典。可是在傳承的時候,即使對於經文的本身也不能夠全都是保持一致的,「亦不能畫一」。「無論註文」,那註文就更不用說了。

  這是唐朝之前就存在這樣的一個歷史真實的狀況,所以四庫館臣在提要當中就有強調這句說:「固不必以此改彼。亦不必以彼改此。」它們之間的這種差異存在,這是客觀的,也是無法避免的情況,因此也不用因為它們之間的差異就這樣改來改去、改來改去,這是不需要的。現在仍然是用今本,這個今本就是在清朝編《四庫》的時代所看到的這個本子,清代流傳的本子,還是遵從了這個本子收錄到《四庫》當中去,來保存它的舊觀,「各存其舊」,就是保存它原有的這個狀況。

  邢昺的疏在《宋志》當中記載是十卷,到了清朝時期,收錄在《四庫》的時候,所看到的本子則是二十卷,這是後人根據《論語》的篇章又把它分出來的,這就從十卷分到後來就變成了二十卷。晁公武在《讀書志》當中也說:「稱其亦因」,他用皇侃所收錄的諸儒之說,他所收錄的各家的說法刊定而成的,來把它編訂而成這部書。

  四庫館臣在看這部書的時候,他就下了這樣一個結論,「今觀其書」,我現在看這部書,這部書大抵它是「翦皇氏之枝蔓」,「皇氏」就是皇侃,「翦」就是削減的意思,「枝蔓」就是它有比較繁瑣這樣的詞句,就可以把它刪刪減減,「而稍傅以義理」,再把一些義理加上去。

  漢學跟宋學,我們知道漢學跟宋學以及它們的註解,風格還是會有所不同,漢學在訓詁等這些方面是做得比較好,而宋學則是強調義理。這裡下面這句話很重要,說:「漢學宋學。玆其轉關。」這個地方就是它的轉捩點,漢學跟宋學等於說是分水嶺。「是疏出」,就是這部註解出現之後,皇氏的疏就衰微了。「迨伊洛之說出」,「伊洛之說」是什麼?伊洛之說就是指的宋朝時期二程的學說,也就是程頤跟程顥的學說,因為他曾經在伊洛之間講學,所以叫做伊洛之說。等到宋朝時期二程的學說出來的時候,這部疏、這部註解又衰微了。

  因此《中興書目》當中才說,這部書在章句、訓詁、名物,在這些方面是很詳備的、很詳盡的,「蓋微言其未造精微也」。這就是漢學跟宋學它們在解經的時候,差異就是在這個點上,就是前者(漢學)它是著重於章句、訓詁、名物這些方面,它不像宋朝時期學者強調義理,義理之學,因此我們看到宋朝時期的註解和漢代的註解,它們之間就有這樣的一個差異。

  這就是我們看到四庫館臣,在這裡做了一個很中肯的評論,他說「然先有是疏」,就是這個疏是先存在的,就是先流通,之後「講學諸儒」,後世,譬如說到了宋朝時期,這些儒家讀書人要講求義理,他其實也是在這些章句、訓詁、名物的基礎之上再去發揮義理,如果你連這個基礎都講不清楚,這義理就是更講得天馬行空,會是這樣。所以講學諸儒,後來這些強調義理的讀書人,「得沿溯以窺其奧」,「溯」就是溯源,往上跟往前推,才能夠窺其堂奧,把經典的奧義才能夠闡發出來。這個話就說得很中肯。

  我們讀這個提要,就會發現四庫館臣有時候在評論一些有爭議的問題,各家的學說,甚至於有門戶之見這些問題,四庫館臣就像一位很有學問的和事佬,他都會把這些爭端平息下來,然後說一些很中肯的話,於是讓我們在學習經典,就避免因為一些問題產生疑惑,也避免進入一些爭端之中。他力求在提要當中,去體現出沒有任何門戶之見的這樣一個比較中肯的角度,來處理經典流傳當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所以他說的話是公道,就是講話很公道,而且客觀。另外我們也可以看到寫提要的這些四庫館臣,他們的漢學國學的功底相當深厚,對於一些疑難雜症的問題,他都可以把它考證得很清楚,這也是讓我們特別佩服的地方。你看他這裡就舉了一個比喻,「祭先河而後海。亦何可以後來居上。遂盡廢其功乎。」這個話說得真的就合情合理,什麼事情你要追溯它的源頭、它的根源,就不要忘記這個源頭、這個根源,後來雖然是在這基礎上發揮得那麼好,可是你畢竟也要考慮一下,人家在前面已經幫你鋪好路、墊好底子了,就是這樣的一種口氣,因此讀起來也是相當中肯。

  為什麼秦孝儀先生在前面序文當中就有說,引用了張之洞先生所講的話,就是讓我們要深入傳統的漢學,可以先好好的把《四庫全書》的總目提要讀一讀。他這個話說得是很有道理的,我們讀了這些提要的內容,真的是很長見識,也很能夠增長我們的學問,以及判定這些是非的態度和方法,治學的一種態度跟方法,這在字裡行間都體現出來,對我們還是很有幫助的。

  這是關於《論語注疏》。《論語注疏》我們前面是介紹的提要,大家看到下面這一本,就是文淵閣本的《四庫全書》,經部一八九,四書類。從這裡大家就可以比較出,《四庫全書》跟《四庫薈要》的分類確實有所不同。譬如說前面我們所介紹的,《四庫薈要》的目錄,它有分論語類、孟子類、四書類,所以《論語注疏》歸在論語類,《孟子注疏》歸在孟子類,朱熹朱夫子的《四書集注章句》就歸在四書類,它是這麼分的,可是到了《四庫全書》這裡,《孟子注疏》跟《論語注疏》它是歸在四書類。這部書我們就在文淵閣本《四庫全書》經部一八九,這四書類,在這本書裡面就可以看到《孟子注疏》跟《論語注疏》。從這裡可以比較出《薈要》跟《全書》分類上的差異,即使是經典,它也是有所不同的。這是經部一八九四書類的內容。

  我們打開195-527,在前面目次當中會看到《論語注疏》是在525這一頁,打開195-527,這裡就會看到這是《四庫全書》關於《論語注疏》的提要。這個就寫得比較簡單,跟《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相比,這段文就比較簡單。這裡就介紹,「論語注疏二十卷,魏何晏集觧」,是何晏所作的集解,宋朝時期邢昺作的疏。後面介紹邢昺生平的簡介,這裡就有談到,邢昺「九經及第」,他考中科舉之後,在「咸平二年」,這時候設置了「翰林侍講學士」,於是邢昺就擔任這個職務,「以昺為之,受詔」,這是朝廷有下令讓邢昺跟杜鎬、舒雅這些學者、大臣,共同來校定群經義疏,就是儒家各個經典所留下來的這些註解,讓他們來進行校定。

  「唐人」,就是唐朝時期「止為五經疏」,唐朝時代所作的註解,只有儒家的五經有作註解,但是對於《孝經》跟《論語》就沒有作,於是就到了宋朝的時代,邢昺這個時代才完成註解。何晏,就是這部《論語注疏》集解是由何晏所作的,何晏他所採取「孔安國而下凡若干家」,他所集解他所會集的這些各家的說法,這都是比較早期,「皆古訓」,這是比較早期儒家學者的說法。後來邢昺「復因」,他又把皇侃所選用的「諸儒」,就是皇侃所選用的各個學者他們的說法,所作的疏,他在章句、訓詁、名器、事物,這幾個方面註解得就比較詳盡。這也是宋朝之前註解就比較傾向於這個風格,他不會講很多義理,他主要就是著重在章句、訓詁、名器、事物這些方面的解釋。

  我們後面會介紹朱子的《集註》,就是朱熹朱夫子所作的四書的集註。待朱熹朱夫子的註解出現之後,在前面這個訓詁、名器、事物、章句等等這些方面的基礎上,他在義理上的闡釋就更加的精深。可是他雖然義理闡釋得很精深,如果沒有在前面這個註解的基礎上,他也很難達到這個程度。所以這裡說,「亦實始基扵此」,你看這個評價、說法就相當客觀。就是清代這個時期他就既不偏漢,也不偏宋,他可以融會貫通,也不會有門戶之見。我們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常常看到這個門戶之見,看到門戶這兩個字。所以清朝的讀書人、學者,他力求就把門戶這個問題可以盡量平息下來,把爭端、把各家的各派的學說平息下來,他做出了一個評價、判斷都是相對來說更加的公正、更加客觀。你看他這裡說,亦實始基於此,不要認為說你義理說得那麼好,其實這個根柢都是從前面前人所作的註解當中,對於章句、訓詁、名器、事物註解這麼詳盡,在這個基礎上再來談義理你才有根柢。這個話,其實我們看提要,要在這字裡行間去體會出清朝時代學者所做這個論斷,真的有很多論斷是比較公允的,比較客觀,也比較合情合理。

  「自謂凡見扵注疏者,不復更詳是也。」原本的本子,「舊刻」,就是原來的刻本,古時候都是雕版印刷,後來有活字印刷,「不載」,它沒有記載「陸氏」,陸氏指的就是陸德明,陸德明的《經典釋文》,到了清朝這個時代,作《十三經注疏》的本子的時候,就把陸德明的《經典釋文》再補進去。

  這一段提要就比較簡短,但是言簡意賅,這是把重要的問題都闡述得很清楚。

  關於《論語注疏》,以及在《四庫》當中對它所做的介紹,我們就跟大家分享到此地。接下來就開始來介紹朱熹朱夫子所作的註解。這是我們學習《論語》,在歷史上可以參考的重要的註解,我們給大家列舉出來。

  關於朱熹朱夫子,同樣江逸子老師在《華夏道統源流圖》當中,也為我們繪製了朱夫子的德相。在這裡就有介紹到朱夫子,他因為主持白鹿洞書院跟岳麓書院,因此他講學五十多年,就教出了很多的門人弟子。朱夫子的學派就被稱作閩學,稱作程朱學派,又稱為考亭學派,這是因為他晚年在建陽考亭講學。朱熹朱夫子有很多著作,對後世的影響很大,這其中就包括了《四書章句集註》,這部書又稱作《四書集註》。另外,朱夫子還有一些關於歷史的著作,以及關於《楚辭》、《周易》等等這些方面的著作。

  《四書集註》這部書,在元朝皇慶二年恢復科舉的時候,朝廷就下詔以朱夫子的《四書集註》這部書為標準來開科取士。換句話說,這天下的讀書人要參加科舉考試,都必須要讀這部書,使得這部《四書集註》的影響就更加深遠。這點一直到明朝洪武年間也是如此,就是科舉的考試都是以朱熹朱夫子等的傳註為準的。

  這是關於朱熹的介紹,大家可以看我們放在投影片上面的圖跟文,對他生平就有一個簡單的了解。

  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朱熹朱夫子所作的這一部關於四書的註解。我們來看這段文,就是《四庫全書》的總目提要。這段文可以在《四庫全書》的總目一,看經部1-715。大家可以打開這個書,在1-715就會看到一段提要。這個書名它是把它分開來講了,就是「大學章句一卷。論語集註十卷。孟子集註七卷。中庸章句一卷」,它是四書把它分開來講。但是在通行本當中,這《四書集註》是合在一起的,就稱為《四書集註》。譬如我們在後面給大家看到的書影,是世界書局所出版的,這一本書也是師父上人他老人家把《四書集註》的清代的精校本送去世界書局,由世界書局來出版。

  去年我們還曾經拿過這部註解呈給師父上人看,這是師父上人所印的書。這也是在生活當中平常算是聊天的時候,我們跟師父報告,說因為有時候聽雪公老人在講《論語》,看雪公老人講《論語》的講記,就會發現雪公老人常常會批評朱熹朱夫子。當然老人家批評朱子是有他的原因、有他的道理的,這是把一些會對後世有不利影響的風氣先遏止住。所以有跟師父上人報告過,說雪公老人講課的時候常常是批評朱子。不過那時候師父上人,因為這本書印出來了,世界書局的《四書集註》,師父上人則是跟我們說,我們還是依據這部《四書集註》。

  當然,朱子的學說是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是因為在歷史上這部《四書集註》被朝廷列為科舉考試標準,開科取士就是按照這部註解來進行的,所以它影響很深遠。當然它也有相當的優點,因此還是有很值得學習的地方,所以師父上人才跟我們說,我們是依循這部註解。這是一個小小的插曲,就是說到朱子的註解。

  大家先來看一下這一段總目提要,四書的這部註解是宋朝時期「朱子」,就是朱熹所撰寫的。《論語》,「案」,案這個字就是四庫館臣下面要開始說明,說《論語》這部經典是在漢文帝的時候立博士。《孟子》這部經典根據趙岐的題詞,在漢文帝的時代也曾經立博士,但是因為立了之後又罷免了,「以其旋罷」,很快又罷免廢除了,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在歷史上就沒有記載。「中庸說二篇」,看《漢書.藝文志》的記載。戴顒有《中庸傳》,他有這部註解,是二卷;梁武帝有《中庸講疏》,是一卷,見於《隋書.經籍志》的記載。唯有《大學》這一篇,在唐朝之前並沒有別行本,沒有單獨流通。但是《書錄解題》記載司馬光,就是宋朝時期的學者司馬光,他就已經有《大學廣義》一卷和《中庸廣義》一卷。司馬光是北宋時期的人,他是在二程之前的,因此這個提要才說,「均不自洛閩諸儒始為表章」,就是說前代人就已經有了,並不是到了宋朝時期二程還有朱熹這個時代才始為表章。

  但是因為「特其論說之詳」,「詳」就是詳盡,就是從二程的時候開始才對它講述得更為詳盡;「定著四書之名。」「四書」這個名稱也是朱熹朱夫子所定的,從朱子的時代才開始,這之前並沒有把這四部經典編輯在一起。原本它的次序跟我們現在看到也是不同的,它原本定的四書的次第,先是《大學》,然後才是《論語》,之後才是《孟子》和《中庸》。但是自從這個書編輯出來之後,在「書肆刊本」,一般流通的這個本子,因為人們覺得《大學》跟《中庸》篇章內容比較少,所以把它合併成一冊,才把《中庸》移到了《論語》之前。到了明朝時代,以四書做為開科取士的標準,於是又按照作者的先後順序,把《中庸》又排到了《孟子》之前。這個先後排序倒是沒有什麼大的關係,因為它沒有影響到經文義理的闡發。「然非宏旨所關。不必定復其舊也」,你也不一定就要按照原本的,回復到原本的那個樣子。

  「大學古本為一篇」,但是「朱子則分別經傳」,把它分開,「顛倒其舊次」,有顛倒它原有的次序,「補綴其闕文」,有把它闕文再補出來,「中庸亦不從鄭註分節」,它也沒有按照鄭註,就是前代的註解來分節,所以都稱之為「章句」。而《論語》跟《孟子》是「融會諸家之說」,就是融會了各家的學說,所以《論語》跟《孟子》都稱為集註,也就是《論語集註》,還有《孟子集註》。這個就跟何晏在註《論語》一樣,「何晏註論語」,他是「裒」,裒就是聚集、會集的意思,他把八家的說法會集在一起,所以何晏的註解稱作「集解」。但是何晏註解都是標他的姓,但是朱子有的標有的不標,就是體例上稍微有點不同。「大學章句。諸儒頗有異同」,這些學者之間他們有一些差異,但是「所謂誠其意者」,從「誠其意」往下都是用舊文,就是用原來舊文的經文,「所特剏者」,這個字念創,這個字跟創是相同的,「不過補傳一章」,就是補傳這一章這是特創的,「要非增於八條目外」。下面這個論斷也是非常合情合理,「既於理無害」,它對於義理也沒有什麼妨害,「又於學者不為無裨」,「裨」就是幫助的意思,助益的意思,對於學者來學習經典,又不為無裨,又不是沒有幫助,「何必分門角逐」,「角逐」就是較量的意思,你何必又在這個問題上去計較?

  下面所講的這是《中庸》的問題,以及關於《論語》、《孟子》的問題,但是因為這個文還稍微比較長一點,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因此關於朱熹朱夫子這個註解,就是《四書集註》這個介紹,還留一點內容,還沒介紹完,我們留待下節課繼續來學習。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