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工具書——開啟四庫的鑰匙

  

開吉法師主講  (第十一集)  2021/5/17  台南極樂寺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我們一起來學習《漢學工具書——開啟四庫的鑰匙》第十一集。

  在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十三經當中的《孝經》,這節課就繼續來跟大家分享關於十三經當中《孝經》的各種註解。在前面已經介紹過了《孝經注疏》,這是收錄在《十三經注疏》當中,是由唐朝時代的君王唐玄宗御註的註解,宋朝的時代邢昺所作的疏。這節課再繼續來跟大家介紹《孝經》其他版本的註解。

  首先先來看文淵閣本的《四庫全書》,在經部一七六就有孝經類。打開這個本子的目次,就會看到關於這冊所收錄的《孝經》的各種註解,這就一目了然。從之前所介紹過的《孝經注疏》,到《孝經指解》,這個《孝經指解》同樣是唐玄宗所作的註,但是到了宋朝的時代,司馬光作了「指解」,還有范祖禹的「說」。另外在後面還會跟大家再介紹的是兩部清朝的時期所御定的《孝經》註解,實際上是會介紹三部,還有一部,我們是看《四庫薈要》,就會看到在清朝的時代,從順治皇帝一直到康熙、雍正,這幾代的君王都有頒布《孝經》的註解,這個留待後面再來跟大家做介紹。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古文孝經指解》,來看一下這部註解在《四庫提要》當中對它所做的說明。我們打開《四庫總目》,在總目一的經部當中,翻開1-647頁。在這裡就會看到關於《古文孝經指解》的一段提要,這個《古文孝經指解》是一卷。這個註解,它這裡說是沒有著編輯者的名氏,所以這個註解是把宋朝時期司馬光所作的指解,再加上范祖禹之說,把它合成一本書。《孝經》這部經典,在前面的課程當中曾經跟大家說過,它在歷史上就存在古文和今文的差別。在《中興藝文志》這當中就有談到,從唐朝時期唐明皇(就是李隆基)這個時代開始,就存在古文跟今文《孝經》這樣一個不同的觀點。於是,在這個時代的學者之間,他們就有所爭論,最後的結果是不選用《古文孝經》這個版本,並且採用今文的《孝經》。另外,關於《孝經》有〈閨門〉這一章,這個問題在前面的課上有講過,這個是學者他們就有提出關於〈閨門〉這一章的一些觀點。

  於是,由於唐明皇李隆基為《孝經》作了這個註解,所以從唐朝的時代開始,《孝經》就是以今文經為主。這個現象就一直持續到了宋朝的時代,司馬光開始用《孝經》的古文(《古文孝經》)來作指解。另外,范祖禹也有《孝經說劄子》,這是他所作的註解。范祖禹把這個註解拿出來,他就是在司馬光古文指解這個基礎上,他說他是「妄以所見。又為之說」,這個是一個比較謙虛的說法。

  這兩部註解在《書錄解題》當中記載的是各一卷。這個本子就是因為司馬光所作的《指解》,以及范祖禹所作的《孝經說劄子》,這兩個註解它們是「相因而作」,就是它們彼此之間是有連帶的關係,後來是把它合編在了一起。而王應麟先生在《玉海》當中則是記載,「光」就是司馬光,司馬光所作的這個註解,是在至和元年的時候呈獻出來的,「為殿中丞直祕閣」,這個說法跟范祖禹的說法稍微有一點不同。所以這裡四庫館臣在提要當中,稍微做了一下小小的考證跟說明,證明因為他前後所呈上去的本子有兩次,有兩種版本,而范祖禹所說的是第一次獻上去的本子,王應麟所說的則是第二次重進之本,他是這個意思。

  而我們知道關於儒家經典的今文跟古文之間的爭論,那不只是在《孝經》,在其他的經典當中,歷代的學者也是議論紛紛。而《孝經》的今文古文的問題,從《隋書》當中所記載的,也是在歷史上學者之間都有一些爭論。前面也有談到過,就是在唐明皇這個時代,唐朝的時期,學者他們就有不同的觀點,譬如說劉知幾所推崇的是古文的《孝經》,但是司馬貞則是推崇《今文孝經》。這個乃至一直到了清朝時期都有學者在爭論。所以在這篇《四庫全書》的提要當中,四庫館臣就針對這個問題來給我們進一步的做說明,說明他們之間所爭論的不過字句之間,都是字句之間的這種爭論。為什麼?譬如說看司馬光所作的註解,司馬光的註解所用的是《古文孝經》,他一改唐朝以來的傳統。唐朝以來一直都是尊崇《今文孝經》,這是因為唐玄宗註解的原因,而宋朝的司馬光則用的是《古文孝經》,可是他句下所用的註解卻是唐玄宗的《今文孝經》的註解。所以說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假如說今文經跟古文經它們彼此之間是南轅北轍、完全不同的話,那怎麼可能今文跟古文的註解相互去註?這是說不通的。

  而宋朝黃震曾經談到過,「案孝經一爾」,就是它的古文經跟今文經,只是在傳承過程當中,經文部分稍微有一點不同。都有哪些不同?你看在這裡,四庫館臣就給我們舉出了一些例子,讓大家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它們之間小小的差異。例如說《孝經》的首章,今文經是說:「仲尼居。曾子侍。」而古文經就加了一個字,「仲尼閒居」,多了個「閒」,「曾子侍坐」,多了一個「坐」。你看就是多出來這一個字、兩個字。譬如今文經說:「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而古文經是說:「子曰參先王」,後面都是一樣的。還有今文經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這裡多了兩個「也」,這是語氣詞。而古文經就沒有這兩個「也」,其他內容都是相同的。你看這就是一個字、兩個字之間的加加減減,它們之間的差異只不過是這樣的微小而已,而在它主要的義理、大義當中,彼此之間是沒有什麼不同的。

  再來,還有它們之間今文、古文又有什麼差異?就是關於分章,就是章句之間的分分合合。這裡也有舉出例子出來,大家可以看,像今文的〈三才章〉跟古文對比,還有今文經的〈聖治章〉跟古文對比。所以通過這個對比我們就可以看出,在《古文孝經》和《今文孝經》之間章句的分分合合,也不過是我們在提要當中所看到的這樣,有的分成,譬如說像〈三才章〉,今文經是一章,古文經是兩章。就是大略也只不過是這樣而已,它對於讓我們去理解和學習《孝經》這個經文的義理,並沒有什麼影響,在大義上面,今文經跟古文經並沒有什麼不同。

  四庫館臣舉出了這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在經文的內文這方面,增增減減的都是一些微小的差異;而在分章的部分,它們分章的分分合合,也不過是一些不會影響到經文義理的這種分章。

  再來,在古文經當中有〈閨門〉,這一章有二十二個字,這二十二個字就是在唐朝的時代所刪掉的這一段。「閨門之內具禮矣乎。嚴父嚴兄。妻子臣妾。猶百姓徒役也」,就是這二十二個字,在古文的《孝經》當中有,但是在今文的《孝經》當中是沒有的。我們看到,它們之間的差異也只不過是如此。

  所以通過前面的這三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出,《古文孝經》跟《今文孝經》它們之間的差異,只不過是這些無傷大雅的差異,不會影響到它義理的一些差異,並不是說今文跟古文分開來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書,並不是這樣。因此在提要當中,就針對這個在古來爭論不休的問題,四庫館臣就用這樣簡單的幾段文,為我們說明得很清楚,讓我們在學這部經典的時候也不要再陷入古往今來的爭論當中,而要著重於去深入了解聖人所宣揚的孝道的真諦,不要在這些學術的問題上再花太多時間去爭論。

  這裡有談到,以上的說法「可為持平」。這是宋朝時期黃震《日鈔》當中所談到的,就是古文跟今文之間是微微的有所不同而已。因此我們學習《孝經》這部經典,提要當中談到,「光所解及祖禹所說」,就是司馬光所作的註解以及范祖禹的說法跟觀點(他的註解),「讀者觀其宏旨」,我們學習這部註解,就了解這其中的奧旨,「以求天經地義之原足矣」。「天經地義之原」是什麼?就是「孝」這個字。「天之經也,地之義也」,這也是我們人倫最為根本、德行最為根本的這個「孝」字。至於今文古文之爭,就把它看作是「賢者之過可也」。即使是賢者,他也可能會有一些過失,這個過失也是有它的原因、有它歷史的因素存在。

  這裡也有提到胡爌在《拾遺錄》當中的一個觀點,但是《四庫全書》在編輯的時候,「今姑仍原本錄之」,就是還是保存了這個註解原來的樣子,並且再把胡爌的說法跟他的觀點附在其中,這樣就是可以把它有偏差的地方再糾正過來。

  而在歷史上,我們前面有談到,唐朝以來有了唐玄宗的註解之後,學者都是遵從《今文孝經》,這是一直到宋朝時期,就是司馬光、范祖禹這部《古文孝經指解》,才開始駁斥今文經而遵循古文經,就是從這本書開始的。宋朝以來一直到清代五六百年當中的這種門戶之爭,則是從朱熹朱夫子開始。四庫館臣就談到這種門戶之爭都是捨本逐末的行為,就是捨棄了根本,而在這種細枝末節上爭論不休,這個其實是不需要,也不應該的。因此在這裡,他就引用了前面黃震所提出的這三點,就是今文、古文之間的這種比較,把這個問題為我們講述清楚,來說明門戶之爭,所謂今文古文之爭,這是一個無謂的紛爭,不要再為這個事情去費心思了,就是這個意思。這一段就是在《四庫提要》當中為我們闡釋的這個問題。

  我們這段時間學習起來會發現,《四庫提要》往往把許許多多會使人產生疑惑的問題,讓人們對經典失去信心,或者是捲入各種是非爭論當中的問題,都為我們把它釐清,把它講解清楚。這對於我們對經典建立信心是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也避免我們走彎路,陷入了這種爭論是非當中,所以無論從學術的角度,還是從其他各個角度來講,都是很有價值的。

  剛剛所介紹的這段提要的文,我們在文淵閣本《四庫全書》的經部一七六孝經類,這裡同樣是可以看到。這是經部一七六,就是《孝經指解》。我們打開182-85,「85」是它的頁次,就可以看到這段提要。

  接下來我們看這段,在同樣這一本書,182-87。大家打開經部一七六,這是《四庫全書》孝經類的這個書。看182-87,這段就是唐玄宗所作的〈今文孝經序〉。我們也來看一下這段文。

  在上古時期,「朕聞上古」,「朕」就是指的唐玄宗李隆基。「朕聞」,他說,我聽說在上古的時期,風俗是非常純樸的,「雖因心之孝已萌」,孝心已經萌發,「而資敬之禮猶簡」,但是在禮這個方面是比較簡約、簡單的。「及乎仁義既有」,古聖先王都是用道德、仁義、禮來教化眾生,「親譽益著,聖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我們如果是看上古時代,從伏羲、神農一直到軒轅黃帝,乃至於堯舜禹湯,這些古聖先王,他們都非常重視來教化眾生。

  我們在之前學過《聖學根之根》的課程,就常常有提到,在古時候,堯帝的時代就設了「司徒」這個官,就是掌管教化。他所掌管的教化主要是哪些內容?主要都是五倫五常這些倫理道德方面的教化。這個教化從父子有親開始,它的根源就是這個「孝」字。所以古聖先王就非常重視以孝來治理天下,同時他們自己本身也是實踐力行孝道的榜樣。譬如說舜王,還有周文王,甚至於到了後代,漢朝時期有漢文帝,你看這些君王他們都是以孝來治理天下。首先就是自己把孝做到,推而廣之,再進一步的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去孝敬天下的這些老百姓,去孝敬天下的老人,就把這種孝德推而廣之。所以自古以來,這些明君聖主都是以孝治天下的。

  「故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為什麼說「父子有親」它就是愛的原點?因為我們人與人之間這種親愛精誠的心是如何培養?就是從父子之間,這種是出自於天性的親情,就是從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再推而廣之去恭敬天下的這些老人、長輩,就把這種孝延伸到了對一切人的愛,所謂「凡是人,皆須愛」。

  「於是以順移忠之道昭矣,立身揚名之義彰矣。」孝敬父母並不只是養父母之身而已,師父上人在講席當中常常教導我們,要養父母之身,更要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因為父母親都希望兒女所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兒女能夠有所成就,造福社會,利益國家,這是榮宗耀祖的體現。你看這個家庭如果出現了一位賢德的子孫,後來他能夠在朝廷當中為官,同時造福百姓,那麼人民都讚歎他、尊敬他,祖先的臉上都有榮耀,父母親臉上都有光。

  所以立身揚名就是體現出我們這個孝,一定要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把父母對於我們期望的這種志向、心行,就是父母期望我們將來能夠成聖成賢,甚至於要是學了儒釋道聖賢教育,希望我們成佛作祖,這都是我們應該要為之努力奮鬥的目標,達到這個目標,那真正是盡到孝。所以為什麼像佛門當中說:「父母離塵垢,子道方成就。」這個孝就更加深遠,就是孝子他的孝心能夠達到什麼程度?他能夠幫助父母了生死出三界,成佛作祖,這個孝道才真正是圓滿。這是佛門的孝,所講的含義就更加的深遠,但我們腳踏實地落到實處,還是要從我們身邊的父母開始做起。

  「子曰」,這是玄宗皇帝引用孔子所說的一句話:「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這句話就把《春秋經》和《孝經》在儒家經典當中的地位闡釋得非常清楚。因為《春秋經》在前面我們學過,它是唯一的一部孔老夫子親自所撰寫的經典,「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這部《春秋經》一出來,就能夠使得當時混亂的春秋時期,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情況,這種情況使它可以扭正過來,把倫理道德的義理能夠顯揚出來,這是《春秋經》特別的一個效用。而行在《孝經》,孔老夫子落實則是落實在《孝經》當中。那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孝是德之本歟,「知孝者德之本歟!」這就是我們在《論語》的開頭就會看到有子所說的一段話:「其為人也孝弟」,具有孝悌的精神,他就不會犯上作亂。所以最後歸結的結論就是:「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這是在《論語》的開篇就有看到關於這個孝,這樣的一段重要的教誨。

  經典當中說,這段就是《孝經》當中的原文:「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國之臣,而况於公侯伯子男乎!」下面這個「朕」指的就是唐玄宗。唐玄宗本人「嘗三復斯言」,就是對於這句經文,他反反覆覆的讀誦,反覆的去體會這其中的義理。「景行先哲」,他對於古聖先王,以及對於古代的這些聖賢之人,他也是很仰慕的。「雖無徳教加於百姓」,這是他的一個謙虛的說法,雖然我沒有德行能夠加諸於百姓。那實際上唐玄宗在初期勵精圖治的時期,也為大唐創立了開元之治,這也是一段盛世。因此,玄宗皇帝在這裡是一個比較謙虛的說法。「庶幾廣愛刑于四海」,這是他的願望,他也希望能夠效法古聖先王,以聖賢之道來教化眾生,來治國平天下。

  後面他感嘆,就是自從孔老夫子過世之後,「微言絕」,這時候,「微言」我們可以理解成像夫子在《春秋》當中所用的這種微言大義,可以說這是指夫子他的教化就此停止了、結束了,於是後來就出現了各種異端,不同的說法。最為可惜的是,譬如說在秦朝的時期,因為秦始皇焚書坑儒這種做法,再加上秦朝末年的楚漢戰爭,就使得許多的經典在戰火、在政治的一些因素下最後被銷毀了,因此「得之者皆煨燼之末」,「煨燼」就是灰燼的意思。例如楚漢戰爭當中,這一把火把秦朝時代的宮廷當中所珍藏的許多經典也都燒毀了。總之,戰爭以及動盪的政治局面對於經典的流傳會是一個非常致命的打擊。「濫觴於漢」,到了漢朝的時代,「濫觴」就是指事物的開端。本來「濫觴」是指江河的源頭,這個水很小,它只能夠浮起酒杯,這個是濫觴的原意。後來就是拿這個比喻事物的開端,就叫濫觴。雖然到漢朝的時代,有許多君王他們開始重視經典,於是就開始去尋找這些能夠講解經典、傳承經典的讀書人,並且對於在文化經典的保存上也盡了很多的努力,但是畢竟因為戰爭所造成的損失,有很多還是無法彌補的。這也就是造成了像「魯史春秋學開五傳」,就是除了春秋三傳之外,還有其他的註解,不過很可惜是失傳了,「國風、雅、頌」,這則是《詩經》,「分為四詩」。這就是離開聖人孔子的時代愈遠,「源流益別」,它就會產生這樣的一些差別。

  唐玄宗讀了《孝經》舊註,就是唐朝的時代他所能夠看到的舊有的註解,「蹖駮尤甚」,那這裡面,這個蹖駮,「駮」就是辯駁,辯論是非的意思。「至於迹相祖述,殆且百家,業擅專門,猶將十室。」也就是說,到了唐朝這個時代,唐明皇有認識到以孝來治天下的重要性,可是這時候卻看到古來留下的註解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對於現代人要學習這部經典會造成一些障礙。「希升堂者,必自開戶牖」,「戶牖」就是門戶的意思,它本來是指門窗,那麼引申指的就是各種流派這個意思。所以就要自開門戶,這也就是他為了講明我為什麼要作這部註解,他要說明這個理由。「攀逸駕者,必騁殊軌轍。是以道隠小成,言隠浮偽。」

  下面他就講到了給經典作註解,他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效果?「傳以通經為義」,「傳」就是經典的註解,譬如說《左傳》,《左傳》就是解釋《春秋經》的註解,所以它的義理、要義是要通經,讓人們對於經典能夠明瞭。這個義理則是「以必當為主」,義理一定要準確,讓人不會產生懷疑,也不會產生迷惑。「至當歸一,精義無二」,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對於古來所留下的註解如果它存在著一些,這裡說的「繁蕪」,就是指的雜亂無序的情況,就是有一些觀點會給人們造成一些誤解,在這個情況之下,一定要把它最符合聖人本義的樞要的內容提取出來。

  下面他又舉了一些學者這個名字。「今故特舉六家之異同,會五經之㫖趣」,就是唐玄宗在作這部註解,他也是有去對於這些儒家讀書人他們各自不同的說法,再結合五經,就是儒家的五經,它的義理,「約文敷暢,義則昭然,經分注錯,理亦條貫,寫之琬琰」,「琬」這是指一種圭,就是上面是圓形的而沒有稜角的圭,「琰」則是上面是尖形的圭,「庶有補於將來」,這就談到唐玄宗這次作了這樣的一部註解,希望對於現前跟後世的人們,要學習《孝經》這部經能夠有所幫助。這部註解還是相當有價值的,從唐朝頒布,到了清朝時期,這時候再正式刊刻《十三經注疏》,《十三經注疏》當中,《孝經》的註解就是有用唐玄宗所作的註,它確實是影響到了唐朝時期以及宋元明清以來後世之人,學習《孝經》都會參考他的這部註解。

  「且夫子談經」,「夫子」就是孔老夫子,「志取垂訓」,他是垂訓於後世,「雖五孝之用則別」,這五孝就包括像從天子到諸侯等等,我們要是看《孝經》的經文就會看到這五孝,就是說每個人在他不同的身分、不同的地位當中,對於孝是如何落實是有所差異的,「而百行之源不殊」,可是雖然在形式上有所差異,但是在實際上這個孝的精神上面,它們是「不殊」,就是沒有差別的,就是形式上有差別,而實際上它的精神是沒有差別的。所以一章之中就有很多句的經文,一句當中意有兼明。「今存於疏用廣????揮」,所以他在這個序文當中就用言簡意賅的方式,來給我們講清楚《孝經》的重要性,以及唐玄宗為什麼要作這部《孝經》的註解,他的用意和目的是在哪裡等等,為我們說明了這樣的一個問題。

  這段就是唐玄宗的經文《孝經》序。接下來我們介紹完了以上的註解之後,我們來看一下《薈要》(《四庫薈要》)。《四庫薈要》打開,請看《四庫薈要》的經部第六十七冊。關於如何查找,我們在前面都有分享過。因為像《薈要》這個書最開始第一冊它就有一個目錄,這個目錄是非常清楚的,就是把它的分類,以及每一類下面都有哪些內容,是在第幾冊第幾頁,這些都標註得很清楚。所以我們在查找《薈要》的時候,就可以先從它的第一冊的目錄當中去查找我們所需要的內容,然後再分冊來尋找。

  打開《四庫薈要》的第六十七冊,大家會看到這是孝經類,所以孝經類有好多註解就收錄在這裡。剛剛有介紹過的,像唐明皇的御註,就是在《孝經注疏》當中,這是在這一本書裡面就有收錄。此外,我們想要跟大家來分享的就是,清朝的時期還有三部註解,則是由清朝的君王所頒布的。通過這一點就可以讓我們體會到,就是漢唐以來,乃至於一直到宋元明清,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朝代的君王都很重視以孝來治天下。這點通過像唐朝時期的唐玄宗的御註,以及清朝的時代有順治、雍正以及康熙的御註,就可以很明白的顯示出君王以孝來治天下的這種本懷。

  在《四庫薈要》的目次這一冊,經部第六十七冊的目次當中,大家就可以看到,一目了然看到,首先是《御定孝經注》,這是在清朝的順治年間,由順治皇帝所作的御註,所頒布的。再來,《御纂孝經集註》,這是在清朝的雍正年間,是由雍正皇帝御纂的,並且頒布的一部註解。這部註解只有一卷,它非常簡單明瞭,讓我們學習起來就不至於卷帙太過浩繁,就是這部註它特別簡單,就是順著這個經文來註的。因此,雍正皇帝他也是能夠體恤到許多臣子和老百姓要學習《孝經》,如果是頒布一部比較簡單的註解,大家學習起來會比較容易,這也是他特別用心之處。再來,《孝經注疏》前面我們介紹過了,這是收在《十三經注疏》當中的一部註解。這一冊的最後一部註解,從六十八頁到九十一頁,這部註解叫做《御定孝經衍義》。相對於《御定孝經注》一卷,還有《御纂孝經集註》一卷,相對來說這部《御定孝經衍義》有一百卷,分量就比前面大多了。而這部註解是由清世祖章皇帝(也就是順治皇帝)下詔讓儒臣,讓這些大臣來編訂修纂的,一直到聖祖仁皇帝(就是康熙皇帝)的時代,又下令大臣進行編輯,也是前後經歷了很長的時間才最終把它完成,因此《御定孝經衍義》的分量就會比較多一點。這是從目次上面就可以看出清代的這三部朝廷所欽定、御定的,由皇帝所頒布的註解。

  首先來看一下御註《孝經》的提要,這個提要大家在《四庫》的總目當中就可以查到。這部御註《孝經》就是《御定孝經注》,這部註解是在「順治十三年」,由世祖章皇帝,這世祖章皇帝指的就是順治皇帝,這是順治皇帝御撰的,就是由君王所頒布的。「孝經詞近而旨遠」,我們看經文雖然簡短,淺顯易懂,可是實際上它的義理是無限深遠的。如果按照長幼尊卑,從天子到諸侯,乃至於一直到庶人,庶人就是指普通的老百姓,都是要落實這個孝道。雖然他們在行孝盡孝當中,他們的形式有所不同,可是內在的精神都是一樣的。

  「推而廣之。自閨門可放諸四海。」我們前面有介紹,《孝經》原本是有〈閨門〉這一章,〈閨門〉這一章的內容只有二十二個字,這是《古文孝經》所收錄的:「閨門之內具禮矣乎,嚴父嚴兄,妻子臣妾,猶百姓徒役也。」就是這二十二字,在《古文孝經》裡面是有的,《今文孝經》裡面則沒有。所以從閨門一直到四海之內,它的範圍是這樣的廣。

  「專而致之。即愚夫愚婦可通於神明。」即使是愚夫愚婦,這都是指普通的老百姓,普通的老百姓如果行孝盡孝的話,則可通於神明。這樣的例子在自古以來真是看到太多太多了,我們之前剛剛結束了《聖學根之根.百家姓》的課程,《百家姓》五百零四個姓氏,我們是講了一百四十多集,就有將近三百個小時,這裡面許多姓氏當中就有很多的孝子。你看,自古以來這些孝子通於神明,就是他的孝心可以感天動地,許多不可思議的故事,相當的多,我們在《百家姓》的課程當中也分享了許多孝子的故事。古時候因為有古聖先王的教化,所以你看即使是平民百姓,他們的孝心孝行有許多都是感天動地的。因此這裡講到,「愚夫愚婦可通於神明」,這是真實不虛。我們要是深入了解這些孝子的故事,真的都特別感動,怎麼能夠這麼感人,到最後連天地和自然界的萬物都受到他的感動,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都是在孝子的故事當中看到的。

  「故語其平易」,這個語言,經文的語言看起來是淺顯易懂,很平易近人的,也因此「人人可知可行」,無論你是什麼身分的人,看到這個經文,這個表面上看起來是淺顯易懂,所以一般的老百姓也很容易學習、很容易落實。「語其精微」,就是前面所說的,《孝經》是「詞近而旨遠」,就是你看它表面上的意思好像很淺顯,實際上它內在的含義、奧旨是無盡深遠的。所以這裡講到「語其精微」,說到精微之處,「聖人亦覃思於闡釋」,「覃思」就是深入的思考,即使是聖人要解釋這個孝的含義,他也要深入的去思考來解釋。

  這部御註的《孝經》,就是《御定孝經注》,是順治皇帝所頒布的,它大概有一萬餘言,所用的是石臺本,而沒有用孔安國本,他也是以此來「息今文古文門戶之爭」。就是前面我們談到,《孝經》這部經典有今文經跟古文經之間的這種爭論,是從唐朝用了今文經之後,到了宋朝又有學者來駁斥,他們之間就有這種門戶之爭,清朝所頒布的這個註解,也是希望能夠平息自古以來的這種爭論。也不用朱子的刊誤本,因為朱子的刊誤本存在改經這樣的一個問題,「杜改經之漸也」。因此它平息了今古文的門戶之爭,也避免了宋朝的讀書人,就是以朱子為代表的,他有一些改經的這樣錯誤的做法。「義必精粹。而詞無深隱」,就是它的義理雖然非常深刻,可是它的用詞也是希望能夠讓家喻戶曉,就是老百姓都能夠看得懂,這才能夠實現君王以孝來教化天下的目的。

  「考」,這是考察歷代的君王註《孝經》這部經典,在歷朝歷代都不乏其人,譬如說有晉元帝、有梁武帝等等的,但是可惜的是他們的註解沒有流傳到後世,而只有唐玄宗的御註被列在十三經的註疏當中。唐元宗就是唐玄宗,我們如果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會看到它用元來代替玄,這是為了避清代君王的諱,玄燁,所以這個玄字就不能用。《總目提要》是用替字的方法。我們看《薈要》,《四庫薈要》則是用省筆的方法,譬如說這個「玄」字可以省掉一個點,這也是一種避諱的方法。所以大家如果看到《四庫全書》、《四庫薈要》有的「玄」字省掉一個點,大家就知道這是為了避諱。

  只有唐玄宗所御註的這部《孝經》被列入了《十三經注疏》當中,它有流傳到後世,不但是唐朝時期頒布天下,就是到了後世唐玄宗的註解依然有流傳。「司馬光、范祖禹」,這就是我們剛剛所介紹的,這是宋代的註解,「以下悉不能出其範圍」,即使是司馬光先生所作的指解,其中有的很多經文他也都是用唐玄宗所作的註解。

  「今更得聖製表章」,這是很難能可貴的是,在清代開國的這幾位君王,也都很重視《孝經》這部經典,因此從順治皇帝開始,就有開始作《御定孝經注》。「使孔曾遺訓」,《孝經》的內容就是孔曾遺訓,「孔」就是孔老夫子,「曾」則是指的曾子。因為曾子是一位大孝子,身體力行孝道,是孝子的典範,因此孔老夫子關於孝的這門學問、這部經典才傳授給曾子。「無一義之不彰。無一人之不喻」,這就是講這部順治皇帝御註的《孝經》,它把《孝經》的義理彰顯得很清楚,同時它言辭又淺顯易懂,家喻戶曉,連老百姓都能夠看得懂。這是四庫館臣,當然他是生活在清朝的時代,對於清代君王所作的註,他也是倍加讚賞,一方面是情理之中,再來,這個五倫關係裡面,做為臣子來說,那當然就是對於君王是要有這樣一種恭敬和尊敬的態度。因此他就有提到,就是順治皇帝頒布的這個註解,比起唐玄宗的註解更好上萬倍,就萬倍都不止,是這個意思。

  不過我們在這個時代來看唐朝、清朝的註解,都是有它各自的價值,應該我們同樣都是以恭敬和讚賞的態度來看待這些古帝王的註解,因為他們為世人做出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君王重視孝道,這個影響力是很大的,因為天下的百姓知道君王崇尚孝道、行孝盡孝,天下的百姓都會效法學習。所以這個註解到底誰好誰壞,我們不在這裡做評論,但是我們相信它在歷史上都是有不可磨滅的價值。因為做為君王本身,他以孝德來治理天下,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典範,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這個就是關於這部《御定孝經注》,順治皇帝所頒布的。

  《孝經》當中就有說到:「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這是剛剛我們在這一段提要當中就有談到一段話說,「即愚夫愚婦可通於神明」,通於神明就是出自於《孝經》的,就是無論你是什麼身分,能夠把孝敬父母、友愛兄弟這個孝道和悌道做到圓滿的話,就會感動天地神明,通於神明。因此我們看歷朝歷代的《孝子傳》,這有許多感天動地的故事,這孝子的孝德連天地神明都為之感動,連自然界的這些動物、植物都被他感動,這種故事非常之多。光於四海,在四海之內就充滿了孝德的光輝、道德的光輝,沒有一個地方不受孝道的感化。這是《孝經》就有這樣的一段經文。

  這部註解,提要的部分就介紹到此地。接下來看同樣是《四庫薈要》的第六十七冊,我們來看一下在68-3,這一段就是《四庫薈要》的提要,大家會看到說,《薈要》當中的提要是比較精簡的,比起剛剛給大家介紹這段文,它可以說是言簡意賅。《薈要》成書比較早,所以會看到這個提要的內容,和我們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裡面所看到的內容,它的分量會有一定的差異,內容也會有一些差異。這個我們大家可以自己來看,這跟剛剛所介紹的大意都是相近的,可以說是剛剛這個提要的一個濃縮版的提要。這個大家可以自己來看,這個文就比較簡短。

  接下來再來看下一部要跟大家介紹的註解,就是《御纂孝經集註》。《御纂孝經集註》,是在雍正五年,是世宗憲皇帝,也就是雍正皇帝御定的《孝經》,它只有一卷。這部註解就比較簡單、比較簡練。

  大家看一下《四庫提要》這一段文。「書止一卷」,它只有一卷。「而虞淳熙稱作傳註者」,從魏文侯而下,到了唐朝、宋朝,就是為這部經典作註解有名可紀的,在清朝的時期,就是虞淳熙所說的,到唐宋可以數得出來的,給《孝經》作註解的有九十九部,二百二卷,「元明兩代不預焉」,這還不算元、明這兩代。「其書雖歲久多佚」,雖然古時候很多註解隨著時光的流逝,因為許多的原因,有一些註解後來就失傳了,但是到了近時,這就是在曹庭棟的《孝經通釋》當中所引的,還能夠找得到唐朝五家的註解,宋朝十七家的註解,還有元朝四家,明朝二十六家的註解,「國朝」就是指的清朝,清朝有十家的註解。

  但是宋朝之前的,能夠傳世的還是比較少。而宋朝之後,因為學者之間就有《古文孝經》跟《今文孝經》的這種爭論,還有朱子這個刊誤,又對《古文孝經》進行攻擊,就有存在這樣的問題。因此,這種學者之間爭來爭去,反而對於孔子和曾子想要在《孝經》這部書當中所說的孝道的義理就忽視了,就產生了註解雖然多,但是它離聖人的心、離經典的義理卻愈來愈遠。

  「世宗憲皇帝」,也就是雍正皇帝,他就覺得有的註解會有一定的問題,譬如說「病庸膚」,就是說有的註解它所講到的只是很膚淺表層的意思,「或傷蕪雜」,有的註解則是有點雜亂,「不足闡天經地義之理」,這樣對於要闡釋孝道這個天經地義的深奧的道理就會產生障礙。於是雍正皇帝又派大臣,從這當中「存其菁華」,就是選取它最菁華的義理,仿朱子集註的體例,就編輯完成了《御纂孝經集註》這部註解。

  而且雍正皇帝,我們知道在歷史上他是一個很勤政的皇帝。從前我們曾經到故宮博物院,看過展覽當中有雍正皇帝御批的這些奏摺,那個紅字寫得密密麻麻的,他是一個處理政務態度特別認真的君王,又很勤政。他頒布的這些經典的註解更是如此,你看這裡說,「凡斧藻羣言」,「斧藻」是修飾的意思,就是這部註解當中用的這些言辭,「皆親為鑒定」,雍正帝雖然是找大臣來編,但是他是親自抓這個工作的,他親自鑑定、修改、審核這裡面的註解用詞。於是這部註解就和順治皇帝所作的御註,能夠同時去發明孔子所傳的聖教,也就是《孝經》的義理。「齊曜儀璘」,這是一個讚歎,「璘」就是玉石的光彩這個意思,等於說這兩部經典同時是熠熠生輝。

  「蓋我世祖章皇帝」,就是順治皇帝,「四海會同。道光纘緒」,「纘」就是繼承的意思。「我世宗憲皇帝」,世宗憲皇帝就是雍正皇帝,「九重問視。禮備承顏」,他也是真正有落實孝道,這點在他的兒子乾隆皇帝,之前我們學過他這個序文,他也談到雍正帝是一個非常孝順的皇子,對於父親康熙皇帝還有他的母親都很孝順。「孝治覃敷」,「覃」就是延及的意思,這都是對於他的讚歎。「臚驩萬國」,就使萬國歡欣。我們想想看,這個時代之所以能夠有康雍乾的盛世之治出現,跟這三代的君王能夠以德治國、以孝來化導百姓是分不開的。「以聖契聖」,「聖」就是有指聖上(有指君王),也有指孔子,聖人和聖人之心才能夠相通。「實深造至德要道之原」,這就通過這個註解,把《孝經》當中孝之德,這種至德要道之根源闡釋得淋漓盡致。當然後面這些全都是讚歎的文,「故能衡鑒衆論。得所折衷」,才可以把特別是宋朝以來這些註解的一些缺失也能夠避免開來,可以得到這樣的一個好的本子。

  「於以建皇極」,「皇極」就是皇帝所建立的準則跟規範,「而立人紀」,立人紀這個「人紀」就是做人的綱紀。這個君王,其實我們通過學習《四庫全書》很《四庫薈要》的這些十三經的註解,會發現說在歷史上,如果是讀書人、儒家的學者所作的註解,和皇帝所頒布的註解,他在目的上還是會有一點不同。皇帝、君王所頒布的註解,他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實現經典經世致用的價值,也就是把經典如何治國平天下這個區塊能夠彰顯出來,他的目的和做為單純的讀書人或者學者來註經解經,在目的上還是會有一定的差別的。我們看這句話就體現得很明顯,「於以建皇極而立人紀」,他要把君王要建立的準則,以及他希望天下的百姓能夠達到的這種做人的綱紀,也就是倫理道德能夠建立起來,這樣為大清王朝可以治國平天下,就奠定了一個很好的經典跟理論的基礎。所以這點跟這裡所說儒生義疏,一般讀書人學者所作的這個註解,他的目的就是有所不同,可以說他是站在為經典可以經世致用的這樣一個比較高的格局跟角度來作這個註解。所以這個註解有它一個特定的歷史價值,同時也體現了古代的君王所謂「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可以體現這樣的一種精神。

  我們看到這是師父上人的墨寶,這裡就有談到五倫跟五常,這就是剛剛所談到的建皇極而立人紀。要建立的準則以及要立定起來做人的綱紀,就是五倫五常的道理。我們看師父上人的墨寶:「五倫存於心曰道。」這有解釋什麼是道、什麼是德,道就是五倫存於心,這就是道;五常行於事,這就是德。

  我們歸納起來也就是說,每一個人生活在家庭、生活在社會當中,人與人之間就存在著這五種關係,能夠把這五種關係,以及做為這五種不同的身分,他應該要承擔什麼樣的職責跟義務,都要搞清楚、搞明白,並且真正去落實,這就是五倫五常,也就是道德的教化。這五倫就是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是人在社會家庭當中,必定是存在這五種關係,就是父子、夫婦、君臣、長幼跟朋友,而他所必須要盡的職責就是親、別、義、序、信,這是表示他的職責跟義務,他所要具備的道德就是在這裡。

  「五常行於事曰德」,就是可以把這五常落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這就是德。五常就包括了仁、義、禮、智、信,這五種德行。這是師父在這幅墨寶當中,就把道和德的義理闡釋得很清楚。所以自古以來,這些明君聖主都是以道德仁義禮來治理天下,也就是用倫理道德的關係來教化天下的百姓。

  這段提要就介紹到這裡。下面我們會看到這裡有一段是〈御纂孝經集註序〉,這段就是世宗憲皇帝(也就是雍正皇帝)作的這部《孝經》的註解,他在前面就頒布了一段序文。這段序文大家可以在《四庫薈要》這裡面就可以看到,我們可以打開《四庫薈要》經部的第六十七冊,孝經類,打開68-17這一頁。為什麼是68-17?剛剛大家有看到目次,這一冊的目次,它把頁次就講得很清楚,所以大家就可以順著這個目次來查它的頁次。

  這段就是世宗憲皇帝所作的序,他說「孝經者」,就是《孝經》這部經典,是「聖人所以彰明彜訓」。這個「彜」字,大家在這裡所看到的是一個異體字,它有很多種不同的寫法,但是《四庫薈要》的這個彜字,這個是最常見的一個寫法,它有很多不同的異體字。這個字在《說文》當中是說它是「宗廟常器」,也作「法」,就是法則。所以《孝經》這部經典,是聖人「彰明彜訓,覺悟生民」,就是用孝來教導天下的百姓。

  「溯天地之性」,「溯」就是追憶的意思。「天地之性」,我們在《三字經》當中看到這「三才者,天地人」,人是萬物之靈,他是和天、和地並列為三才的,從這裡可以看出人的尊貴。但是人身為萬物之靈,他就需要具備這樣的德行,就是要具備道德,道德的根源就是一個孝字。「敘家國之倫」,無論是家庭還是社會國家,這當中的這種倫常關係,「則知孝為百行之始」,從這裡就知道孝是百行之始,所以它是萬德萬能的根源,人的一切德行都是從孝這個德所生發出來的。

  「人能孝於其親,處稱惇實之士」,「惇」就是敦厚、淳厚的意思。就是一個人能夠孝順他的父母雙親,能夠恭敬長輩,這樣的人就是一個非常厚道善良的人。「出成忠順之臣」,如果他有一定的德行與學問,他能夠在朝廷當中做官,他也能夠成為一位忠順之臣。這就是說明,忠臣是出自於孝子之門,就是忠這個字也是以孝來做為根基的。

  「下以此為立身之要」,「下」指的是身在下位普通的凡人,即使是凡人,也是要以孝來做為自己立身的根本。「上」則是指在上位者,他可以是指君王,也可以是指各級的官員,「上以此」,就是以孝「為立敎之原」。所謂「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處在上位者,他一定是要用聖賢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來教導百姓,同樣也是把孝做為他教化的根本跟根源,所以才把它稱之為至德要道。這也就是為什麼孝是至德要道的原因之所在。

  「自昔」,就是古時候這些古聖先王「宰世經物」,他們治國平天下,「未有不以孝治為先務者也」。就是看歷史上的古聖先王治理國家,都是以孝這種德行,「以孝治」,就是以孝來治國平天下,是把它擺在首位的。

  前面我們看到這個目錄,有介紹過順治皇帝和康熙皇帝所作的這些註解,就是關於《孝經》的註解,這也是康熙皇帝「纘述」,「纘」就是延續跟繼承,「述」就是述而不作的意思,他纘述、繼承了順治皇帝的遺緒。這是順治皇帝就重視《孝經》這部經典,這點康熙皇帝就有繼承下來,於是下詔讓這些儒臣、這些學者專家,來編輯《孝經衍義》這部註解,這我們後面會介紹到,它有一百卷。這是在雍正皇帝之前就已經有了這樣的註解流通到海內外,就是希望能夠頒布給天下的臣民,讓臣民都一起來學孝、來行孝和盡孝。

  但是《孝經衍義》這部書的分量很大,有一百卷這麼多。所以雍正皇帝到了當政的時候,他非常能夠體恤天下臣民,《孝經衍義》這麼大的分量,學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因為它「篇帙繁多」,就是它是卷帙浩繁,分量很大。就想到讀這部書的人,因為我們知道古時候並不是說每個人都有機會可以去讀書、去考取功名的,就是除了這些學而優則仕的讀書人之外,士農工商各行各業,每個人的文化程度、教育的程度都有所差異,這時候如果用《孝經衍義》這麼大部頭的註解來頒布給天下人,那肯定會有一些教育文化的水平比較差的人就沒有辦法來學習跟受持。這也就是雍正皇帝非常的細心,就考慮到了百姓的需要。

  於是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雍正皇帝就下令來重新作一部註解,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部《御纂孝經集註》。這個《御纂孝經集註》是「專譯經文」,直接來翻譯經文,就是可以理解成像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白話解一樣。你如果是看十三經的註疏,那可能是文言文要很好的人,他能夠讀得懂。可是像我們這個時代,如果這個經典翻成白話解,那即使是一般的老百姓,他也能讀得懂。這就是雍正皇帝作這部小註解的用意之所在,是「專譯經文」,它只翻譯經文,「以便誦習」,這樣它分量就少很多。

  這個我們看一下《薈要》的目次,大家就可以看到,《御纂孝經集註》的分量就小很多,它只有一卷。我們打開68-17,從這一頁,大家可以從這頁開始一直往後翻,翻到下一部《孝經》註疏之前,大家就會看到說《御纂孝經集註》分量真的很少,就是從68-17,等於說從十七頁開始,到68-28,就是到二十八頁,十七頁到二十八頁,這樣只有十頁紙,薄薄的幾張紙就把這部經解釋清楚、解釋明白了。這分量就小很多,只有十頁。如果是去掉前面序文,它就是將近十頁,是這樣少的一個分量,這樣如果要頒布給天下,它就容易得多。

  《孝經》這部書,「詞簡義暢」,它的語言雖然很簡潔明瞭,「義暢」,義理暢通。其實這部經典即使沒有註解,以清朝時代一般人的文化水平,他直接來讀《孝經》的經文都可以讀得懂,不需要很多註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誠使內外臣庶」,這是雍正皇帝所說的,如果在我大清國土當中,內外上下的臣子,乃至於普通的老百姓,「父以敎其子,師以敎其徒」,如果父親都能夠用《孝經》來教導他的兒子,老師也能用《孝經》這部經典來教導他的學生,「口諷其文」,就直接讀《孝經》的經文,「心知其理」,因為這個經文雖然它的義理很深,可是它的言辭是淺顯易懂的,「身踐其事」,我們明白了《孝經》的義理,無論你是什麼身分,無論是士農工商,從事於哪一個行業,每一個人都可以在生活當中去落實孝道,這就「身踐其事」,「踐」就是實踐、落實的意思。這是說到普通的人。

  「為士大夫」,士大夫可以指讀書人,也可以指做官的人,「能資孝作忠,揚名顯親」,就是他在家裡落實了孝道之後,就可以把孝進一步的提升,到社會、到朝廷當中去忠於他的領導、忠於他的職守。「揚名顯親」,你看就是變成他在做官的位置之上,可以去利益社會、利益百姓、利益國家,這樣是對於國家社會有貢獻的人,這祖宗臉上都有光,這就是榮宗耀祖的意思。「為庶人者」,這就是指的一般的老百姓,一般的老百姓能夠「謹身節用,竭力致養」,就即使說我並沒有什麼學問,我也沒辦法去做官,可是在家裡我可以盡我所能去養父母之身。「竭力致養」,就是父母親所需要的,我都盡心盡力的來完成、來提供。這是「為庶人」,就是普通的老百姓。

  「家庭務敦於本行,閭里胥嚮於淳風」,這就使得在家庭當中,每個人都能夠在五倫關係的本分當中去盡到他所應該盡的義務。而在「閭里」,閭里指的是鄉里的意思,「胥嚮於淳風」,「胥」就是皆、全。就是在鄉里當中,因為人人都行孝、盡孝,就會使得鄉里的風俗會愈來愈淳厚。「如此則親遜成化,和氣薰蒸」,就是和氣致祥。

  下面這個是「躋比戶可封之俗」,這個需要稍微解釋一下,「躋」就是攀登的意思。什麼叫比戶可封?這可以算是一個成語,這個成語的意思,「封」就是封爵的意思,比戶可封就是說,差不多每家每戶都具備可以受封爵的德行,所以這個詞它的意思就是風俗淳美。也就是我們通過去推行孝道,就是每個人在家裡都能夠落實孝道,這就會使得這個社會風俗愈來愈淳厚。

  「是朕之所厚望也夫」,這一點就是雍正皇帝做為君王,他最希望的就是可以做到這一點,就是以孝來治天下、以孝來治國家、以孝來教化老百姓,那就會使得社會的風俗趨向於淳厚,整個社會都是非常祥和、和諧的景象。這是在這篇的序文當中,雍正皇帝把他作這部小小的註解的期望就寫在了這個序文當中。

  師父上人也常常在講席當中勸勉我們,一定要落實孝道。其實孝不僅是儒家,儒家《孝經》是專門講孝的一部經典,儒家是強調「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就是重視孝道。其實儒釋道三家都是如此,道家的《太上感應篇》說:「忠孝友悌,正己化人」,也是把孝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而佛家則有《觀無量壽佛經》當中所說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句經文是記載在《觀無量壽佛經》當中,它是淨業三福最根本的根本,淨業三福的第一福。

  師父上人常常在講席當中講到淨業三福,這是佛就有談到淨業三福這三條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三世所指的就是過去、現在、未來,一切的菩薩修成佛道,都離不開這淨業三福的指導原則,它非常重要。而淨業三福第一福就是人天福,這是最基礎的,第一句就是「孝養父母」,第二句是「奉事師長」。所以孝是根,對老師的尊敬是本,尊師重道,這是世出世間根本都在此地。那我們看到淨業三福第一條所教的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就是教孝親尊師。

  所以師父上人常常勸導我們,一定要扎好這三個根,就是儒釋道的三個根。要扎好這個孝親尊師的根本,為什麼?如果沒有這個根本,無論是教什麼,到最後都是失敗的,就如同一棵樹一樣,它沒有根。就是不孝這是沒有根,不敬老師這是沒有本,就好像你種一棵樹,沒有根、沒有本,拿一個樹枝去插在地上,它插不活,怎麼教都是白費工夫的。

  這是師父上人常常在講席當中談到孝親跟尊師的重要性,這個義理跟前面我們談到雍正皇帝在序文當中所強調的,內容意思都是相同的。

  這篇序文我們再看《四庫薈要》,到68-18,這一頁當中,這一頁的提要也是一段簡短的提要,和《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內文相比,它就更加簡單。這個提要大家可以自己看,我們投影片當中都有把書影放在上面,這個內容跟剛剛所講的內容大致是差不多的,也就是雍正皇帝為什麼會重新下詔來編訂這部《御纂孝經集註》?就是因為他考慮到之前的註解的分量太多,就是怕流通起來不是那麼容易,沒有辦法達到家喻戶曉。因為這部經典,一個明君聖王要治理天下,就是以這個為根本的,因此他需要把這種孝道的精神,可以頒布到天下的老百姓,希望家家戶戶都能學習。為了達到這個家喻戶曉的目的,因此才作了這部簡單的註解,它是專釋經文,專門解釋經文,這樣讀起來、學起來就容易得很多。《四庫薈要》的提要就比較簡單,我們大家就可以自己來看這個內容。

  後面就是讚歎這部註解,「為之洵」,「洵」就是確實的意思,「洵萬古說經教孝之至極矣。」這是乾隆的時代,把這部註解編入到《四庫薈要》、《四庫全書》這個時候,這是乾隆皇帝的父親作的,這個時代頒布的,當然對它是相當讚歎。確實它也是很有學習的價值,而且最重要的就是說它是比較簡單,便於大家學習。

  雍正皇帝的這部註解我們就簡單的介紹到這裡。接下來,我們看同樣是在這一冊《四庫薈要》,就是經部第六十七冊當中,這裡還有收錄了另外一部註解,我們打開68-91,這是在我們投影片上面已經為大家列出來。這部註解就叫《御定孝經衍義》。大家看一下這個書影,在它的前面同樣也是序文,就是〈御製孝經衍義序〉,這篇序文則是在康熙二十九年所頒布的。也就是這部註解,前面跟大家介紹過,是從順治皇帝這個時期開始編訂,到了康熙皇帝當政的時期,又繼續來編輯,而完成了這部《御定孝經衍義》。而它的分量就比較多一點,前面在學習目次我們會看到,《御定孝經衍義》有一百卷。

  從這裡可以看出,這部《孝經》真的是,要是淺說,你看雍正的時期,就是用這十頁紙就可以把一部《孝經》說明白;可是如果要深說,康熙的時代,他是順著順治時代的這項註經的工程繼續來編輯,到了康熙時代用一百卷才把這本小小本的《孝經》說明白,可見得它的義理真的是無限的深遠。

  前面是這段序文,康熙皇帝的序文,到了後面,就是68-93這裡,這就是〈恭進孝經衍義表〉。我們看到這裡有一個大臣的名字,大家可能很熟悉,就是張英。我們在〈恭進孝經衍義表〉裡面就有看到張英的名字。張英的兒子就是張廷玉,在康雍乾的時代,這是漢族的大臣可以說是官位做到最高的。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關於這部《御定孝經衍義》,我們就留待下節課再來跟大家做分享。今天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