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保健講堂

  

周立英醫師主講  (第三集)  2021/4/17  英國漢學院

  成德法師:周醫師,諸位同仁、諸位家人大家好!非常感謝周醫師又在百忙之中來給我們教授中醫的課程。前面兩次我們都很有收穫,周醫師都是深入淺出,我們聽了當然也要不辜負她這麼用心教導。大家也要道法自然,要照著她講的去飲食、去作息,不要熬夜,能夠多按按穴道、通通經絡。尤其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修行人應該是從不敢毀傷,保護好身體開始做起。所以佛菩薩派周醫師來給我們上第一課,這一課絕對不可以跳過去。我們現在歡迎周醫師來給我們授課,謝謝!

  周立英醫師:阿彌陀佛!感恩成德法師!剛才成德法師也講了,我們的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成德法師從另外一個角度告訴我們,實際上愛惜身體不但是為我們自己,也是為我們的父母著想。如果我們真的是孝敬,那麼我們就應該好好的愛惜身體,讓父母安心。從而我們也可以完成無論是修道,還是傳播傳統文化的大業,感恩阿彌陀佛!

  那既然是一個課程,已經進行兩個星期了,那立英就有一個小小的要求,或者是我們可不可以討論一下。我們雖然見不了面,但是我們可不可以通過聲音來問一下家人過去兩周講的這些內容,有沒有哪位家人已經開始從中得到了一些好處,或者是您正在使用中,有沒有家人願意分享。比如有沒有回去梳頭,有沒有回去按摩穴位,有沒有按時睡覺,有沒有回去做深呼吸?

  雨詩:學生之前上了兩次課以後,感覺特別有收穫。記得當時第一堂課您講到關於呼吸還有頭部穴位的方法,然後學生回去以後有的時候就在中午的時候會練習一下深呼吸。感覺可能就只有幾分鐘的時間,但是練了以後感覺精神會更好一些,而且很神清氣爽。然後也有跟家人分享這一個頭部的穴位,還有一個就是呼吸的方法,都感覺特別受益。平常早起的時候也會去梳頭,大概是這樣子。

  燦燦:周醫師好,阿彌陀佛!聽了課程之後馬上在淘寶上為父母買了專門按摩的梳子,圓圓的,正好每個齒之間的間距是那些穴位,所以父母用起來是非常的舒服,效果也很好。家父常常是有頭悶、頭痛的狀況,用了之後就有所減緩。自己也是每一次洗浴完之後就開始梳頭,也是這樣子五分鐘神清醒氣爽,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所以很受益,謝謝您!

  周立英醫師:阿彌陀佛!首先隨喜燦燦的孝心,第一個想到的先給父母買相應的保健用品,告訴父母自己的學習體會,然後跟父母一起分享健康的心得。尤其能夠用到自己身上,得益於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中醫寶庫。我很感恩你,謝謝你們,阿彌陀佛!真的讓立英感覺到很有福報,那麼我們各位家人一起共同努力,立英也會認真準備每一次跟大家分享的機會,那我們今天就開始講第三講,做我們自己最好的醫生。

  前幾講我們都講了中醫的整體觀,有沒有哪位家人會記得一點中醫的整體觀都講過什麼,我們稍微有一點點復習。因為我們只有充分的認識了整體觀,才會真正的使用好穴位。實際上我們知道一個穴位很容易,但是我們只有充分認識到了為什麼要用這個穴位,因為中醫是理法方藥,我們先要懂理。就像我們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一直聽師父講經,我們知道了道理就會堅定不移的實施。所以中醫的理論實際上也是這個功效,讓我們大家在理法方藥的第一部分,知道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做。比如我們說人與天地相應,所以我們要十一點睡覺,子時要睡覺,所以因為有這些道理在裡面。

  我們上次重點講了經絡的整體觀,我們身體的每一個部分實際上都是經絡的一部分,它承載著我們陰陽調和的重要使命。這一次我們講,因人、因食、因地制宜,特別是因人非常非常重要。我們講某一個穴位很有好處,但是它對不同的人是不是起同樣的效果呢?實際上是不一樣的。比如有的人是濕邪體質,我們今天就會一起共同去探討這個。而有的人可能是陰虛體質,那麼實際上他們在用同樣一個穴位的時候,一個是手法可能不同,還有一個在選擇穴位的時候也不同,還有比如我們用某一種食物或某一種藥的時候也要去考慮,這種東西適不適合我們。大家都說好,好的東西是不是就一定適合我,適合我的才是最好的。像我們修行法門一樣,只有適合您才是最好的,我們現在已經知道適合我們的最好法門了,上西方極樂世界,那也希望通過健康之旅知道我們的身體,適合在什麼時間做什麼樣的保健。那麼這是因人,中醫非常講究因人,中醫的整體觀看病把人放在首位,這是非常重要的。即使這個人得病,我先要治得病的人,然後再治這個病,這是一個跟現代醫學的觀點非常不同的地方。

  那麼因時,我們就知道一年四季,實際上因時很重要。春夏秋冬有不同的季節,因為有不同的生長規律。比如春天是慢慢醞釀的時期,然後秋收冬藏,所以我們保健也要遵循。

  第三個是因地制宜,地域不同我們說南轅北轍就是講的因地的不同。你看中藥有地域的不同,有時候功效差很多,今天我們要共同分享的陳皮,廣陳皮在廣東生長的陳皮就是陳皮中的上品。那同樣我們人也一樣,通常如果你生活在海邊,他們經常吃海鮮的食品,所以會容易有一些長癰瘡之類的東西。那如果在北方,因為天氣比較寒冷,所以大家比較容易有凍瘡這些。因人、因時、因地制宜,是中醫的整體觀的三個部分。因為我們中醫理論其實非常博大精深,我們在這裡其實就是蜻蜓點水,那我希望家人能夠從這一點點的點水中知道,在中醫長河裡頭我們能夠瞭解到的這些最基本的部分。

  那今天我還想跟大家分享足太陽脾經,因為我們在上一個星期已經說到,我們一共有十二條重要的經脈,聯絡我們身體不同的臟腑。其中脾經跟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主題濕邪體質,剛才我們不說因人制宜嗎,那我們每一個人有人是濕邪體質,有的人是濕熱體質,有的人是陽虛體質,那足太陰脾經跟濕邪體質有非常大的關係。所以我們每一次理論的時候,都跟後面要講到的體質有關係。當然濕邪體質絕不單純跟脾經有關係,但是我們以它為主,因為我們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東西全部來講清楚。特別是立英在做這個方面的時候,我希望把中醫基本理論針灸部分都揉在一起。雖然我們在大學裡學的可能是完全不同,中醫基本理論,然後再有經絡學、疏血學,然後治療學、中藥學、方脈學。但是因為我們是一個普及課,那麼立英試圖把這些東西揉在一起,看看這樣可不可以。

  第三個部分我們今天就會講濕邪的體質,濕邪的臨床表現,為什麼會產生濕邪?特別是有人是寒濕、有人是濕熱,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們今天就開始探討,如果您就是濕邪的體質,那麼今天正好就講的是您。如果您不是,那也許你的家人或你的朋友是呢?所以如果您不是,那我很感謝您今天能夠耐心的聽下去,阿彌陀佛!

  第三個部分會講濕邪體質的中醫保健,我們會分動跟靜或飲食、穴位。比如說我們重點講按摩什麼穴位,吃什麼東西好,做什麼運動最適合於祛濕,什麼樣的情緒調節最有利於我們,這就是今天要講的部分。

  通常我們人分九種體質,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張琦教授分類的。九種體質最理想的是平和性,世界上有真人,真人就是陰陽調和的體質,但是大多數的我們都不是陰陽調和的。我們都會有氣血陰陽的不平衡,所以今天就大概講一下,比如講到氣會有氣虛體質,氣虛體質就氣短。陰虛體質就缺水,陰就是水類。陰虛缺水、陽虛怕冷、痰濕體質的人比較胖,宣胖不是那種很結實的、渾身肌肉的胖。所以我們就通過養生,然後讓我們達到不同的目標,氣虛就能夠氣足神旺,陰虛不足就可以滋潤生津,如果陽氣不足我們就可以把陽氣給旺起來,如果稍微有點肥胖可以讓自己身輕如燕,這都是我們可以做到的。

  還有一種類型就是濕熱的體質,濕熱體質長痘只是一個方面,通常這些人臉上油光光的。還有氣虛氣少了就會氣不足、少氣懶言,氣瘀最重要的是鬱悶、心情很不開心,肝鬱就是重要的一個特點。血瘀的體質張教士說是長斑,其實血瘀的體質還有一個是比較容易疼痛在某一個固定的部位,或者是皮膚顯得不太好,還有在血管裡會造成三高的症狀。第九種體質就是特異體質,是比較敏感的體質,這是九種體質的基本分型。張教授在這裡只說了痰濕體質,那我們今天重點講濕邪體質。濕跟痰有沒有區別呢?它們是互相互為因果,有濕日久化痰。痰分兩種,一種是病理產物,就是我們能夠看得見咳出來的,比如咳嗽產生的痰。還有一種痰又是一個致病因素,痰淤在體內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比如這次的新冠肺炎,我們知道很多人最後生命的衰竭是因為很多粘液淤在肺泡裡面,當我們有一天講肺臟的時候會仔細的講,最後發現氣管裡都被痰液堵上了,完全不能夠呼吸,所以他們就會窒息了。那麼這種時候的痰不是我們咳出來可以看到痰,但是它已經是一個致病因素,所以痰跟濕的關係就是濕邪可以進一步發展為痰,痰邪主致在那又可以進一步讓濕邪更加嚴重。那今天立陰的觀點是要先講濕邪,因為很多人都是先慢慢從濕邪體質,再發展成痰濕體質。

  濕邪體質的臨床表現,要想知道它的臨床表現我們就要知道濕邪的特點。剛才說過一年有四季,每一個季節都有不同,比如說夏季就是熱、冬季就是寒。正常情況下濕邪是常夏,夏天有一個長夏期,這個時期是比較容易有濕邪的,像梅雨季節這些都是有濕邪的季節,如果從季節上講。正常一年四季,如果風調雨順,那麼它的節氣相對應的風寒暑濕燥火是不會讓人生病的。可是往往現在都是比如說冬天的時候該冷了不冷,春天的時候該熱又不熱,我們這些年發現季節天氣變化的越來越失常。這時候的風寒暑濕燥火已經變成了致病因素,我們就管他叫六淫。濕邪我們談到它是一個邪氣而不是濕氣的時候,就是說它已經是一個致病因素了。這個致病因素有什麼特點呢?我們一想到濕會想到很沉,所以人就會很沉重,它很重濁。還有一個是濕邪很黏膩,黏糊糊的尤其當它化成痰的時候,我們說痰是由濕化成的,它更是粘滯。還有一個濕邪有個特點,你看濕正常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往下流動,所以它有往趨下的一個特點。

  濕邪可以引起來很多很多的問題,有一些反復纏綿的濕疹、關節炎、哮喘、皮膚的,很多都是因為濕邪引起來的。那麼濕邪最重要的臨床表現有什麼呢?第一個我們說它很重,所以我很懶是,很懶得動,身沉重、很懶。第二個是會覺得頭重如裹,會覺得頭好沉。什麼叫頭重如裹?就是腦袋老不清楚。因為它很容易引起來困疲,就會造成脾胃功能不好。同時一會我們講到濕邪產生的因素大多數是由脾的運化功能不好引起來的,所以通常伴有食欲不振,口裡頭總是沒有味道,口裡黏黏的吃不下飯去。

  還有一種是大便不成形,很容易掛壁。大便如果很成型,一坨坨黃色的一沖就走了,這就沒有濕邪。但是如果大便黏黏的,沖又沖不走,那一定有濕邪在裡頭,有時候可能還伴有痰濕。再一個是會有虛胖,本身顯得腫腫的胖胖的。濕邪最重要的一個從哪里可以看得到呢?從我們舌苔上。

  剛才我講了六淫,正常情況下風、寒、暑、濕、燥、火是自然界的氣候變化,如果太過或者不及,雖然是正常的天氣,可是你的身體很弱,比如說我們出到外面去健身了,有的人很怕風,那是因為他體內的正氣不足了,抵抗力下降,那麼正常的寒氣也會變成寒邪了,就是對他來講。所以六淫一個是季節氣候異常會造成的,還有就是你自己身體體質太弱了,那麼相應的風寒暑濕燥火就從原來的六氣變成了六淫侵犯我們。濕邪的病機我剛才講到,濕邪是怎麼影響到剛才我們說的那麼一堆症狀。那我們就要看正常濕邪分兩種,一個是我們剛才講了外濕,來自於外面的梅雨季節。還有一個,如果我們久居一個濕地,那個地方很潮濕,你常年在那裡住一定會對我們有影響。是不是我住了一兩天就會濕?不會,我們說久居濕地,所以有一些環境對我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所以如果你長期住在一個潮濕的地方,就一定要想辦法,或者家裡放抽濕器,或者自己要用下麵講到的方法去儘量讓身體排濕。

  還有一個就經常淋雨,通常來講家人們我想都會比較注意打傘,但是在澳洲很多人就在雨中跑步。雨中散步漫步好像是挺浪漫的,但是雨中跑步實際上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當跑步的時候毛孔都開了,雨要進去很容易有濕邪引起。這些濕邪會影響脾的運化功能,一會我們講什麼叫運化。脾有一個特點,就特別怕濕的東西,就像很多的水把它困在那了,它工作就不好了。所以外濕我們通常叫濕邪困脾,濕邪困住脾胃了。

  那麼還有一個就是內濕,內濕是由於脾胃的功能運化失常產生的,我們下麵要重點講脾胃功能失常引起來的內濕。通常我們說消化系統,脾胃連在一起說,其實它倆個性不一樣。就像它倆是一對夫妻,互相是搭配得很好,胃主收,脾主運化傳輸。可是它倆的特性不一樣,就像夫妻之間個性不一樣,胃是喜歡潤一點的,不喜歡太燥的東西;而脾正好相反,它是喜燥而勿濕。所以說為什麼不太建議長期吃辣的東西,因為我們知道辛辣的東西是燥熱的,會傷到胃黏膜,這就是考慮到胃的特性。

  那麼脾是最怕濕了,所以如果久居濕地,長期在雨地裡跑步,或者是經常淋雨,那麼就會讓濕邪受困。其實脾的功能非常多,我們不可能在一天內講完,我們重點就講一個部分,就是脾的運化功能。運化是什麼意思?首先我們解釋什麼是運化,運就是輸送,我們運出去,化就是吸收。那這兩個功能結合在一起就,我們吃的東西水穀,水穀包括喝的水,穀就代表我們所有吃的東西。那麼胃接收以後,脾把它轉成精微,就是營養物質。然後把這些精微物質吸收,傳送到全身的各處。很重要的一點,它有一個叫升清降濁的功能,把好的會送到全身各個部分,不好的會從體內排出去。這個功能叫升清降濁。

  通常脾胃功能運化失常,生清降濁的功能就會失常了,那麼好壞都混在一起,要不然就腹瀉,要不然就是便秘。我們說喝的水也是通過脾的功能來完成的,第一個概念它可以運化水穀精微,第二個運化水濕。當然脾的運化水濕功能不是由一個臟器完成的,它是由肺、脾、腎三個臟共同協調完成的。很簡單的一個道理,比如說我們肺是水道的上源,它有個重要功能叫通調水道,脾是中交,腎主要通過膀胱的氣化排出去。為什麼肺是水道的上源?大家知道就算我們一天正常的什麼都不做,生存一天,從皮膚蒸發出去的水分,中醫講叫宣發疏布的水分,毛孔出去的就有500毫升。所以說我們是不是要喝水?我們一定要喝水,早晨第一杯水要喝。所以說肺實際上是參與水濕運化的,這很重要的,肺、脾、腎三臟共同完成運化水的部分。

  那麼還有一個是講到脾的運化,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脾胃的吸收不單純是脾,肝臟的功能也在裡面。我們講肝主疏血,有人消化功能不好,實際上有個例子,我們精神壓力很大的時候,很stressful的時候,或者是狂吃或者是不吃,為什麼?因為就是肝主疏血,肝是木克土,我們知道脾胃在中醫的五行裡面是屬土,土是長養萬物的。我們所有五臟六腑需要的東西,都要由脾來吸收傳輸給我們,那麼這個功能就是土。所以中醫又把脾叫後天之本,後天要發育好必須消化功能好,就是脾的功能必須工作好。

  舉個簡單的例子,有的小嬰兒生下來挺大的,可是他就不能吃,很快他長得就落伍了。有的小孩是早產兒,可是他脾的功能很好很會吃,長得就很大。這就是為什麼說脾為後天之本,就是這個意思。很大的一部分就取決尤其是現代社會,因為現在社會人的壓力很大,最主要是人太多的需求,要太要太多的東西。然後就會造成木克土,所以我們中醫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說,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食脾。如果你壓力很大的時候,你就一定要好好保護你的脾胃,要不然你的脾胃一定會受傷。

  這一張我們看看脾的循行,它從腳的大拇指頭,沿著腿的內側來一直循行到腹部,一直到整個腋下的部分叫大包。下堂課會講一個運動,就是專門肝脾一起做的,最後做在大包穴上。從動態圖上我們也看到有一些穴位,你看這些穴位都是很有意思的,我們今天會講陰陵泉,是排濕的第一要穴。

  下一張圖會從透視的角度,整個經脈循行沿著動態走脾胃,通常一個經脈走形一定是跟它的臟器連在一起的,它要於它的臟器相表裡的,它的表裡經就是胃經,胃臟器也是聯繫在一起的。那麼以後就到了腋下,我們為什麼要看這張圖?家人要記住,當我們要健脾胃,拍打脾經的時候要怎麼做呢?要從大腳趾,如果我們不方便至少拍腿的內側,那慢慢慢慢這樣拍下來,然後到我們恰骨地方上面不方便了,那我們再做斜部結束,這就是脾經的運行。

  其實在足的內側一共有三條經在走形,脾經、肝經還有腎經,肝脾腎三個經都走內側。所以當我們敲這三條經的時候,要從腿的內側慢慢從腳、從小腿,慢慢在內側敲上來。你看它的學名叫足,是從足上來的,太陰是講它是陰的,所以在腿的內側脾經。在我們祛濕健脾的時候,是可以敲打脾經的,別敲反了,因為脾胃經陰陽經是的走形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想補最好是順經走,敲打的時候也是順著經敲上來。

  濕邪可以分寒濕、濕熱,寒濕顧名思義就是濕伴有寒,因為寒會讓濕更加凝固,所以有什麼表現呢?第一個從舌頭上可以看出舌苔是白厚的、有齒痕。而且剛才說除了有食欲不振、口黏,而且比較容易水腫,大便也不成形,最重要的是寒就冷,手腳都很涼。但如果是熱,舌苔就變成黃膩了,很容易口乾、口臭。有時候皮膚還容易出油,油性皮膚,大便比較沾廁,所很黏膩。手腳有容易出汗,而且汗通常出的顏色都是發黃,有點黏黏膩膩的,怕熱。從出汗的性質我們也可以知道,如果你出冷汗,那通常都是虛症;如果出的汗有味道,而且有又黏又膩,那通常都是濕熱。

  那麼我們接下來要看舌了,怎麼看舌,首先舌體有齒痕舌,舌體比較紅,有苔黃,不管是薄和厚都是有苔黃。那麼寒濕的體質,舌頭是淡的,有的也有苔,有的是厚的或者薄的。有的有種叫水滑的,舌體滑滑的那種,那麼有時候也是一個寒濕的舌像。

  這個舌體是有齒痕的,他不單純是有寒還有瘀了,因為有些瘀斑,寒邪造成他血液凝滯。除了有濕、有瘀、有寒,這個舌苔是不是有點水水的滑滑的,所以這種就也是一種寒濕苔的表現。

  下一個濕熱苔,明顯的舌體比較紅,舌苔又比較黃,我們可以看到後面隆起都是一些瘀滯在裡頭。上邊是有一點紅,但後頭都是白的,那是已經有很多的濕困住脾胃了。脾胃功能,後面的腎,下交的部分也已經有很多的寒濕在體內。所以相比較一個屬於偏寒濕,要慢慢化熱,另一個已經完全化熱。有的時候我們會講寒濕是怎麼化熱的,一個是你吃的太多辣的東西,本來胃就不喜歡辣的東西。可是如果有人說我就喜歡吃辣的東西,無法辣不歡,那慢慢如果再有點濕氣,你就把自己變成濕熱了。

  還有一種是因為我們用藥或者是自己一些保健方法不得當。本來有寒濕的人,他艾灸灸的很大量,還有吃些補藥,慢慢的也就化成濕熱了。我們一定要知道你的身體是偏寒濕,還是偏濕熱,因為這樣我們在穴位按摩,還有在飲食、運動上都有差距。

  除了看舌苔以外,我們剛才也講過了大便黏黏的,有時候是很乾結的。但是說到一點有時候有濕熱的人,肝瘀造成的脾虛,然後又化熱,所以他大便有的時候是便秘的,有時候也不便秘,有時候大便不規律。寒濕的人通常大便比較不成形,而且黏黏糊糊的,有時候會有一天一次,有時候會有兩次。濕熱我們剛才說出汗都是發黃的,那麼當然他的尿也一定黃。寒濕的尿比較白,所以通常寒濕的人就喜歡吃熱飲,不喜歡吃涼的。

  那麼濕熱的人就是喜歡吃涼的東西,這樣好像特別是濕熱的人就很容易產生誤區,因為他覺得我這裡很熱,所以我就吃很多涼的東西。可是脾是最怕寒濕的最怕涼的,很多涼的東西進一步傷脾胃。雖然你舒服的只是濕熱好像去了一點,但是最後還是傷了脾了,一會我們會講。所以基本上對於寒濕跟濕熱的體質,我們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舌苔一伸出來我們是可以看得見的,大便我們是知道的。我們要鍛煉對自己身體的覺知性,剛才成德法師也說了,我們受之於父母的髮膚,我們要好好愛惜,更要用它成道完成大業,所以請好好的觀察自己,阿彌陀佛!

  那麼中醫保健從幾個方面呢?一個是穴位,飲食調理運動,加上情緒。有一點我特別強調的,就是當我們是濕邪體質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來調整我們的體質。因為中醫有一句說法叫千寒易去,一濕難除。我們剛開始說濕邪的體質非常黏膩,好就像粘上你一樣,像油和在面裡一樣,非常難去。所以我們下面的這些要持之以恆,很實話實講,您形成了寒濕體質也非一日之功。經常我跟我的客人說,其實你知道你這個體質要養多長時間才能養出這些病來嗎?基本上都要五年以上。

  所以當我們開始進行中醫的保健調理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我們要持之以恆。今天大家在這裡的目的就是要知道我們是什麼身體,然後持之以恆的做,每天不要一次做太過,也不要好多天都不做。如果你能保持一個禮拜做三天,如果不能保持天天的話,那也是很好的,如果你能天天做那當然更好了。

  我們現在開始講一講我們的足三里,四大要穴之一的足三里,我相信家人基本上都知道這個穴位吧,但是有的時候確實可能取的不是很準確。這個穴位是一個非常好的,不但是調理脾胃,也可以扶正培元。我們知道身體的免疫力是需要正氣,這正氣來源於哪呢?首先我們說脾胃是後天之本,而足三里是胃的一個和穴,它又是有很多的保健功能。可以這樣講吧,它基本上沒有不可以治的病,這句話不是武斷,只是想說明,因為任何一個事情可能就是有例外,但是足三里真的是有很多病都可以用它治療。

  你按摩足三里或者是艾灸足三里,敲打足三里,都是很好的。因為已經有一個數據證明,evidence實驗的針灸,發現針灸足三里以後可以很快的提高人體免疫力。那我們都知道這次的新冠,其實如果你免疫力提高那你就一定不會得新冠。那引起免疫力不足的原因其實是不一樣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沒有一個固定的方能夠治療新冠,因為有的方藥實際上是對新冠好,但是它適不適合你使用。也許你的體質是比較濕才引起來的免疫力低,或者是你的氣血不足引起的免疫力低,或者是你陽氣不足也會引起來免疫力低。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免疫力低下是由不同的原因造成的,那麼我們也要不同的穴位按摩和中藥,特別是中藥,我們是要有非常針對性的,要因人制宜,就回到我們剛才說整體論上了。

  可是穴位足三里它真的是基本上可以適合很多人,比如說我很強的體質,我很燥,但它也可以通過手法比如往下推,它也可以清熱利濕,所以它是一個非常好的穴位。那麼說了這麼多,它到底在哪呢?首先小腿前側,如果我們坐在那摸我們的膝蓋,會發現兩個叫膝眼的地方,外膝眼學名叫犊鼻,為什麼叫三里呢?它是從犊鼻这个地方三寸,三寸一定要知道是四個手指頭。而且它在脛骨前面前脊一個中指的地方,這就是足三里。

  足三里在現代社會中能治很多的病,我們看看是不是好像什麼病都可以治。記得我們上一講課講過,一個穴位能治的病取決於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第一個它屬於哪條經,它屬於胃經,所以它能治所有脾胃功能消化不良引起來的問題。那麼還有一個,它還可以治膝關節疼痛,因為这个穴位就在這,所以它也是可以的。那麼它還可以治肝炎,所有肝臟的疾病,什麼三高症,什麼痛風、生殖系統的問題,只要是辨症有脾胃功能的失常,無論是因為脾胃功能虛或者是有實質在裡面,那麼都可以用足三里來治療。

  下面我們講陰陵泉,陰陵泉是祛濕第一大要穴,因為它是脾經的和穴,是脾經的一個很重要的穴位。從名字我們看陰就是內側的意思,凸起的部分就叫陵,泉就是證明穴位慢慢由小到大在這個地方形成了一個泉水。那麼因為它在小腿內側,我們叫脛骨內側髁,就是陵的意思。陰陵泉有很多的功能,化濕是第一個,它能夠治療脾胃功能,中交就是脾胃,所以通中交。它可以調膀胱,因為它參與水道,還可以去風冷,所以它可以治療很多的問題。

  除了經脈所過,主治所及以外,它還可以治療很多的部分。比如它可以治陰部痛、膝蓋痛,因為它本身經脈有走形那個部分,所以它是可以主治這個部分的,這是陰陵泉。

  我們沿著脛骨往上推,推到推不上去了推不動了,這個地方就是內側髁,這個髁的地方就是陰陵泉的部位。其實我們每天如果能夠沿著脛骨從下往上推,這個就是推我們的脾經了,推到陰陵泉。

  我們講另外一穴位關元,我相信大家對關元太熟悉了,從它的名字來講我們就知道它真的對我們生命非常重要。關乎於我們身體存亡,男子藏精女子蓄血,所以它是人身的關要,真元之所存。真元就是為什麼中醫不贊成剖腹產,因為會洩掉真元之氣。它的功效太多了,最重要的功效可以回陽救逆,因為在下交可以利下交,可以益腎氣。

  它在哪呢?我們從肚臍開始,到恥骨聯合這個部分,正常情況下是五寸。為什麼我說正常情況下呢?因為有一些我們女性的家人,如果是已經有過生產,有時候就不是五寸了。這時候我們就分成五部分,從肚臍到恥骨聯合上緣分五部分,其中一部分就作為一寸,這時候這些媽媽們的一寸是大於一個自己同身寸的拇指的。所以這是它取穴比較有特點的地方,要注意的地方。

  通常情況下,一般情況下從肚臍,這個穴位叫神闕穴,用我們自己的手指頭量四指,在正中線上這個就是關元穴。一會我們還要講到氣海,氣海就是它的一半,因為它是臍下1.5寸,這個是臍下三寸。如果你從恥骨聯合算,就是恥骨聯合上面兩寸。在現代社會,它最重要的可以治療休克,就是突然有人暈了,這個可以治療休克的。

  它可以治療很多下交的問題,就是泌尿系的問題,為什麼我們去濕要用關元穴呢?那我們可以理解去濕要用脾的穴位、胃的穴位,特別是用陰陵泉,為什麼我們要用關元呢?因為我們知道實際上人的正氣是很重要的,無論是哪一種的病邪,它都會造成正氣的損傷,但是我們下面就要講一點,我們在做保健的時候,有一點不要造成反向。

  比如說保健的方法,用溫灸按摩或者貼膏藥,這個關元真的很好,可以適合很多情況。尤其你是寒濕型體質,你用溫灸是很好的,如果你可以溫灸的話,那麼你可以每天灸個十分鐘、十五分鐘,一個禮拜三天,也不用天天做就很好。但是如果是濕熱的,那你一定要慎重了,濕熱型的艾灸往往容易注熱。這個時候你就要用按摩是最好的,因為艾灸那種熱力,會讓熱氣上上揚,造成你咽喉不舒服、牙齦出血這些現象。所以艾灸通常也有適應症,咱們找一天我們重點講解艾灸,但是一個最重要的問題艾灸什麼時候不可以用。陰虛的人,很瘦體質又很缺血就少用艾灸。還有一個就是濕熱型的體質,如果我們是濕熱型的可以按摩。

  按摩可以用震顫法,大家可以試一試,雙手交叉放於關元上稍加用力,然後快速小幅度的震動。 做的時候注意不要用力過猛,這個按摩的時候不要用力過猛,因為它是靠你的震動去震動真氣,所以如果你真氣一旺以後,那麼它就可以幫助排濕,尤其是寒濕型的,可以加灸。但如果是濕熱型的,如果你也覺得偶爾有點涼,真的有的人身體是錯綜複雜的。比如即使我們說這種類型,他可能還伴有其他的問題,那你灸的時候也要慎重,不超過五分鐘。

  下面我們講氣海,為什麼我們要用氣海呢?因為我們知道濕邪很黏,那麼如果我們再給它推動的時候,是不是要推動一把力氣給它,就是讓氣全身的精氣都有一個推動力,那麼這個時候要用加上氣海。剛才已經看了,氣海是在肚臍下1.5寸,其實就是在肚臍和關元穴的中間,這個是很容易取的一個穴位。

  它有挺多的功能,尤其對氣的調節效果不錯。它不單純可以補氣又可以理氣,補氣跟理氣是兩個概念。比如氣虛了我給你補,還有氣凝在那了我可以給你推動。因為它在下交,所以對男性方面的問題還有對女性的子宮卵巢一些問題都很有幫助。推小孩發育不良,特別是夜尿的效果很好。我們剛才講的關元,如果小孩子尿床你就可以在關元上給他震動,可以加灸。因為如果有濕熱型的,有小孩很容易有熱,因為特別一些小男孩可能很容易有虛火在裡面。小孩有的是純陽之體,所以你那時候去給他震撫有效果,對小孩發育不良和夜尿症效果都非常。女生的月經不調也非常好,如果你痛經的時候用震撫也會非常好,那當然我們要加上以後會講的三陰交這些穴位。

  那如果你是濕熱的體質,我們剛才講了這麼多利濕的、有寒濕的,那麼如果我們是濕熱的就要用曲池。曲池這個穴位還是比較好找的,我們把彎軸彎下來以後,曲池就很容易找。这个曲軸不有個紋嗎,紋的外側凹陷的地方就是曲池。我如果一彎這不有一個紋嗎,就是曲池這個地方,我們一彎起來橫紋的外端。曲池穴位還是蠻有用的,尤其對有濕熱型的鎮熱。而且上次我記得有一個家人也是為家父母問血壓高,上次就講的這個穴位,對血壓高還有一些其他的發熱、大便秘結,因為它屬於大腸經,那效果都是很好的。所以取出這個穴位,家人可以也經常使用一下,尤其如果你有濕熱或者是有發燒都可以按這個穴位。因為它可以清熱、可以利大腸,壓這個穴位還可以降壓、祛濕很好的一個功效,阿彌陀佛!

  我們應該已經講了這些基本的穴位,那濕寒和濕熱的飲食建議。第一個講講黨參跟陳皮,黨參跟陳皮這個藥實際上也是食物,因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非常廣泛。我記得我有一次講過,參分人參、紅參、白參還有黨參、太子參、西洋參。相對來講黨參是一個比較平和的、健脾胃的中藥,所以被應用的非常廣泛。但是任何一個事情都有一個度,如果你黨參用的太多,或者是比如你濕已經有化痰,舌苔比較膩,或者你已經有濕熱了,那麼這個時候我們也是可以用黨參的,如果你覺得他是脾的運化功能出現失常,但是我們通常都配一點陳皮。

  說到陳皮可能家人都知道,陳皮的功效除了健脾以外還可以好理氣,尤其是剛才我們講過,不同地域的陳皮也不一樣,新會陳皮是最好的。因為新會陳皮產在廣州,所以有時候叫廣陳皮。我在診所有人會問,其實陳皮不就是橘子皮曬乾了嗎?那我們如果沒有陳皮可不可以用橘子皮代呢?通常情況下不太好。因為如果你要取其藥用的話,還是以陳皮為好,因為陳皮用固定的一些產地的柑橘,它不是很小的是大一點的柑橘。而且如果剛剛出現的我們吃那橘子的皮,很新鮮有的樹上結的,實際上那個皮裡頭有一種很強的揮發油,這揮發油經常喝是對胃有刺激的。而且最重要陳皮的藥理有一種同類的產品、同類的因素新鮮陳皮裡很少,所以說還是以藥用陳皮為好。

  陳皮可以配黨參,剛才說我們用穴位的時候,用氣海來推動濕氣,陳皮就跟黨參相配來推動黨參補氣的功能。當然有一點,如果你有新鮮的橘子皮以後,把其中白色那個部分叫橘絡可以留下來,橘絡是一個很好的化痰藥,如果是有機的把這些橘絡給收藏起來以後泡水喝,那絕對是非常好的,要比陳皮好。就是吃橘子不要把橘絡扔掉,白白絲絲的那叫橘絡,留下來是很好的。

  還有一個就是紅豆和薏米,是一個經常用的煲湯的用品,基本上大家都在吃紅豆,很多人就紅豆煲薏米湯。其實我要先說的是,紅豆和生薏米適應於濕熱型的體質,寒濕性的體質是不可以用紅豆跟薏米的。因為紅豆其實是一個清熱的,我們都以為紅豆單純補血,不是,根據千金藥方紅豆實際上是清熱的。它和血,你說它有沒有一點補血功能,可能會有,因為它是紅色的,我們說以色來補的話,黃色是健脾的,紅色是補血的,那麼這有可能。但是真正的紅豆是清熱的,而且生薏米是涼的,所以如果你用紅豆跟生薏米經常熬,你是寒濕型的體質去濕,那你會雪上加霜。

  所以如果你是寒濕體質,那一個是要把薏米炒熟,炒熟的熟薏米仁,這叫薏米仁,白白的不是單純那種小的薏米,叫薏米仁,中藥的薏米仁。那你炒熟了以後,它的寒涼性質就會去掉。不管你是白膩胎、濕膩胎,如果是白膩苔就用炒過的,如果是黃膩苔就用生的,都可以用薏米,但一定不要用錯。

  第二個就是吃薑,我們知道很多寒濕的人都喜歡吃薑。第一個時間性,最好是早上吃,因為早上我們要戒食,陽氣開始慢慢升發,所以吃薑早上吃最好,就不要太晚了。正午的時候,午餐很多薑炒飯是不合適的,因為薑很有辣氣,尤其如果你是濕熱的體質是會火上澆油的。還有一個其實薑皮跟薑肉是有區別的,薑皮實際上是涼的,有很多廣東人坐月子的話他們是把薑皮給刮掉,因為薑皮是涼的,它有瀝水的作用。薑肉是熱性的,所以如果你是寒濕型的,那你要想煲水喝最好去掉皮,就吃那個薑肉。薑皮可以綜合性的給一些濕熱性的體質吃,所以它倆是有區別的。

  那麼很重要的一點,我們要知道薑其實很好,但是它一旦爛了千萬不能吃,它會有毒性。第三個就是吃南瓜,濕熱型體質的人,南瓜是最好不吃的,因為南瓜是偏溫性的。南瓜其實非常好,南瓜是個非常健康的減肥食品,但是可以降血糖。如果你是寒性的體質,那麼你一定要多吃點南瓜,無論是煲湯、打成汁、做成粥,或者是單純蒸都是很好的一個選擇。但是萬事都要有度,不能太過,我們不能說好東西我一直吃,因為它畢竟是溫的,如果你一直吃下去它還有點偏濕,就會讓你的濕加重。所以說好東西也要適度,中醫的中就是一定要中庸之道,一定要有度,太過的不及。

  對於濕熱型的體質,我們建議吃冬瓜,冬瓜可以利水、清熱,那麼吃冬瓜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包括苦瓜,這都是很好,炒著吃包著吃,但是也是建議你說這東西好我每天都吃,吃的過量也是不可以的。特別是如果你有家人,一鍋飯做出來的這個能吃這個不能吃,有時候夫妻倆是完全不同的體質,但你也可以再調節。比如冬瓜比較涼的時候,你可以加點薑,就可以綜合這種涼性。

  飲水的建議我已經講過了,飲水最主要的就是早上的水一定要喝,這很重要。因為我們知道不喝我們的皮膚也會發水分,你不喝身體功能會差很多。但是你有濕了以後,也不要達到兩升的建議量,所以經常喝水,不要一下喝太多,尤其那些濕的人不愛喝水、想不起喝水,所以就建議一定要喝水。你有濕不渴也要喝,但是不是建議你喝兩升,而且什麼時候的水一定要喝,就早上起來第一杯的檸檬水或者一點蜂蜜水都可以,然後七點以後就不建議喝太多水了。

  最後濕邪體質的保健,我們要動起來,拜佛是最好的一種運動了。我們要動的時候,是不是可以說飯後百步走,這種動行不行,可不可以祛濕?答案是不可以的。要一種能出汗的運動,比如我們拜佛拜兩下行不行?不行。要多拜,當我們拜下的時候我們懺悔自身,同時禮佛也調整了我們身體,然後要敲打足太陰脾經。有氧運動就想去跑步還是快走呢?快走最好。因為快走可以甩開了膀子走,你全身心的都在運動,這樣是好的。你跑步的時候不可能甩起來跑,但走的時候可以手臂大甩的這樣快走。走什麼樣的頻率呢?大概兩個人說話如果一起快走,說話有點急,不會像我這樣慢條斯理的講,這就是好的。

  也可以唱歌,唱歌你要多練,因為唱歌通常可以使用丹田氣唱,這是真正的唱歌。動和靜一定要相宜,靜就是從我們思想上放下這些東西,最好的養生,讓我們肝經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一部分作用。那麼在靜下來的時候,身體就會按照它自我的規律在運行,如果實在就是靜不下來,呼吸,因為最好的靜的方法是念佛,如果你實在靜不下來就用呼吸。呼吸真的會很快讓我們的神識回到,讓我們那個飛的思緒雜念會專注一些,專注是一個最重要的。所以任何一個保健都要動靜相宜,靜是心,讓身體動起來,讓心靜下來,我們就健康了,阿彌陀佛!

  下面風池這是我們上次沒有講過的穴位,上次講了我們脖子後面有條大筋,這大筋就是斜方肌,因為太多的術語了,所以大家只要記得脖子這裡有個大筋就行。那用我們的手掰對側的大筋,往上一點就可以掰到,我們後腦勺的地方枕骨,枕骨最下面斜方肌就是後面大筋的上源和這邊有個胸鎖乳突肌,之間有凹陷。它和風府是平齊的,這個穴位好,可以治脖子頸項的所有問題。還可以對眼睛非常有好處,因為風池通道腦裡的血管就是動脈和後面我們頸部動脈,所以它可以利五竅、清明目,所以這個穴位大家要經常揉,揉的越多越好,尤其你受風脖子緊了就多揉一揉。

  這個部分其實也在兩側用大拇指頂住這個地方壓,最好的方法可以坐椅子上讓家人這樣大拇指頭往上按,這樣增進感情又可以治病,家人給壓也很好。風馳顧名思義是對受風的效果很好,治療風正之要穴,風正包括外面的風,我們以後也會講,包括身體中的風都有很好的效果。如果您真是受風了,除了按摩這些穴位,你看我們正中是督脈,然後就是膽經,我們上次還講過一個肩頸,膽經在這裡。所以我們這樣按摩對三條經都會有充分的按壓,如果脖頸不舒服的話也會很好。還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如果你突然受了寒風,最快的方法第一個就你拿吹風機對準風池穴吹熱風,其實這有個大椎穴,通常受風都是在這。為什麼我們老人說小嬰兒抱出去的時候一定要有個斗篷,保護後脖子不要受風。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把衣服領立起來?尤其如果你的脖子有過受風,你要好好保護脖子,讓你的頸部會很健康,阿彌陀佛!

  現在我們取足三里,量足三里之前我們知道它是在外膝眼,膝關節如果我們立起來的時候會發現這有兩個很凹陷的就是外膝眼,內側叫內膝眼。我們是說從外膝眼下面量四個手指頭,三寸就是四指,然後這有脛骨前肌的一個橫指。三寸我們都知道要手指同身寸,我就要量一下我們倆的手指是不是一樣的。那麼量起來我的手指稍微有一點點窄,所以我在量她的穴位的時候就要讓出來寬一點。

  我從膝眼下三寸,微寬一點大概就在這個位置,這是它的橫線。還有一個在脛骨的前肌一個橫指的位置,大概的位置就是在這裡,這就是足三里。如果我們自己取就用我們自己的手,如果我們給對方或者家人取的時候,要跟他比一下手指的寬度。如果他的手指很窄,那麼你用你的手量的時候就要稍微比你自己的寸稍微高一點點。

  風池穴,通常脖子一轉這有一個大筋叫斜方肌,在斜方肌跟胸鎖乳突肌的凹陷裡頭,這個位置和耳垂是相齊平的,這條經就是少陽膽經的。

  那麼跟它平行有一個位置是在督脈這,在我們枕骨下頭有一個凹陷地方就是風府,風府這個位置是跟風池和耳垂平齊的。

  風府下面0.5寸,就是我們指頭的一半,在這個位置就是啞門,從發際線算,入髮經線0.5寸,這一條經就是督脈。

  我們剛才講風池是少陽膽經,那麼還有一個叫膀胱經,膀胱經是去督脈的1.3寸。

  正常我們兩個手指頭應該是1.5寸,跟正中線相隔實際上不夠1.5,大概是在這個地方實際上是跟啞門相平的一個穴位,就叫天柱。這四個穴屬於膀胱經的四個穴,天柱、啞門、風府還有風池,都是治療頸椎脖子不好很重要的穴位。